稻田综合配套耕作技术(3)改革施肥技术

2020-11-16 08:41
湖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大力推广基肥氮肥

(续第9期第14页)

不合理施用化肥是导致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要按照平衡施肥原则,坚持以有机肥为基础,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一是坚持测土配方施肥。根据水稻种植区域土壤供肥能力、水稻季别、目标产量等,细化、实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因地制宜,确定有机肥、氮、磷、钾等肥料的施用量(见表1),科学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加强农企合作和产需对接,推广水稻专用配方肥,落实落细“大配方、小调整”施肥方案。

二是调减施肥总量。根据水稻目标产量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不断优化施肥方案中各元素的使用量,实行氮肥总量控制(见表2)、分期调控,磷钾养分恒量监控,中微量元素肥料因缺补缺,防止过量施肥,避免盲目“减肥”。

三是提升肥料品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易挥发、易淋失的低品位化肥,大力推广高浓度的优质专用肥料;示范推广缓控释肥、精制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

表1 湖南省水稻推荐施肥量表

四是优化施肥结构。根据配方肥养分配比、基肥用量和水稻需肥规律,调整优化有机肥、大量元素肥和中微量元素肥的养分配比。根据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全生育期养分需求,调整肥料品种,对酸性土壤,选用硝酸钾、硝基复合肥等生理碱性肥料,同时改施氯化铵、硫酸铵为尿素、硝酸铵,改施过磷酸钙为钙镁磷肥等;对强酸性土壤,在推广碱性肥料的同时,适量施用石灰,防治土壤酸化,提高施肥效果。大力推广溶解性好、作物吸收快、养分利用率高的水溶肥。因地制宜恢复紫云英绿肥种植,减少氮肥用量。大力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肥料化利用,在无污染或轻微污染的优先保护区和轻度污染的安全利用区,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覆盖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提高秸秆资源肥料化利用水平,科学调减钾肥用量。坚持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堆腐还田,将畜禽粪便变废为肥或采用“稻—沼—畜”生态种养模式就近就地还田,力争有机氮达到总施氮量的40%以上。

五是调整施肥时期。根据土壤质地和水稻需肥规律,合理确定基肥追肥比例。在坚持合理密植的前提下,倡导增苗减氮,减少基蘖肥的氮肥用量,推广氮钾肥后移技术,减少前期肥料损失。

六是改进施肥方式。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坚持根际施肥与根外追肥相结合,大力推广叶面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待续)

表2 湖南水稻产区氮肥定额用量表

猜你喜欢
大力推广基肥氮肥
氮肥市场月度分析
氮肥市场月度分析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氮肥市场月度分析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语文教学时普通话推广研究
四川泸州大力推广高粱漂浮育苗技术
不同基肥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
基肥减施对不同棉花品种养分吸收差异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