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打造净美村庄 共同走向美好生活

2020-11-16 08:41
湖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示范村厨余陈家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盛夏时节,走进宁乡市陈家桥村,屋舍俨然,绿树成荫;花开满径,路面干净;田园阡陌,彩绘满村。谁能想到这个几年前还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偏僻村落,如今已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长沙市两型示范村、长沙市垃圾分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家桥,探访其中的蝶变奥秘。

党建引领+全民参与,走出乡村建设新路子

雁飞千里靠头雁。陈家桥村党支部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垃圾分类、小微水体整治、改厕工作中,一个个党小组变成了一个个专家组,给村民们普及环境知识、传达政策时讲得头头是道,群众听得津津有味。老党员杨志强为了村里的道路建设,带头拆除了自家围墙,说“围墙里面是小家,围墙拆了是大家”;老党员付立秋免费为村里的公路做绿化、除杂草;老党员谈绍清听闻家乡建设一次性捐资71万元……

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村民紧跟其后,积极参与村里的人居环境建设工作。近几年,陈家桥村的群众自发捐款2000多万元、贡献劳动力5000多人次,垃圾分类的群众支持率和参与率100%。陈家桥村村支书黄立平说:“现在村里说做工就做工,说出力就出力,形成了党员喊得应、群众跟得上、人人干得好的良好氛围。”

建章立制+创新路径,探索垃圾分类新门道

陈家桥村有了全民发力后,垃圾分类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根据村里的“两袋两桶(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单独装袋,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放入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四定处理(定人负责、定时收集、定点储存、定时处理)”“六点减量(填一点、沤一点、卖一点、处一点、兜一点、运一点)”垃圾分类处置方案,陈家桥实行片区网格化管理,将整个村划分为8个网格,分别配备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并制定评比制度。

陈家桥村创新厨余治理方式,在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创设了一个农村厨余垃圾综合处理设施,附近的群众集中定点将厨余垃圾投放到这里,经隔油池隔油、沉淀池沉淀、发酵池厌氧发酵后,进行相应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

生态为上+样板打造,开出污水治理新良方

“以前这口池塘垃圾堆积,异味熏人,大家洗拖把都不愿意去里面洗。村里进行污水处理后,池塘的水变清了,心情都好多了。”陈家桥木家湾屋场的蔡雪荣大姐热情地与笔者分享村里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后的感受。

陈家桥村在污水处理上有良方,在皂家湾、木家湾等地新建四格小型湿地和中小型人工湿地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打造小微水体治理示范区。村里的环卫专干谢胜奇领着笔者来到木家湾屋场的“小型组合人工湿地建设示范项目”,指着旁边长满了绿油油的狐尾草的3个小池子,跟笔者介绍道:“这是我们村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它在传统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三格化粪池)的基础上,对初次处理后的污水先通过管网集中收集,然后经过细沙、石砾沉淀和过滤,再经过微生物颗粒分解、转化,最后通过植物吸附、吸收,就能对污水进行有效净化,净化后的水可以直接排到沟渠,灌溉稻田或用来养鱼。”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排水口,果然见一群小鱼儿游得正欢。

陈家桥的“美丽屋场建设”正在逐步实施,无害化厕所改造已全部完成,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有序进行,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相伴,黄发垂髫,怡然自得。这是中国众多乡村建设的一份生动样本,既彰显了乡村振兴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也体现了老百姓走向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

猜你喜欢
示范村厨余陈家
PbI2/Pb5S2I6 van der Waals Heterojunction Photodetector
超250 亿!广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来了!土拍规则有变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厨余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关键问题探讨
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工程接种过程研究
厨余垃圾水热炭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粉墙黛瓦下做强“黄桃IP”吴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我喜欢的季节2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