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汉语言文学的运用研究

2020-11-16 06:55李政辉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8期
关键词:运用研究汉语言文学小学语文

李政辉

摘 要:汉语言文学是彰显中华文化艺术魅力的重要课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鲜明表现文字艺术的一种独特体裁。汉语言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开拓艺术视野,提升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语言故事、古诗词、文言文等文体,将不同种类、不同主题的文学内容以别样的方式展现在课堂上,提高了语文课堂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运用研究

以史为镜,以哲思辨万物,以文心立言不朽,针砭时弊,论溯古今,汉语言文学作为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内涵,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道德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汉语言文学,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拓宽学生的视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思想价值观讨论激烈,人们的德行和价值观导向逐渐突出,学生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现阶段,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汉语言文学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进教学课堂当中[1]。

一、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通俗化

小学语文知识以基础为主,一方面是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积累,并未深入地研究文学作品,而是以熟读认字为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从简单的知识应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文化意识。汉语言文学以文字精美、内容精炼、韵律流畅的作品为表现形式,能够与教材课文中的白话文区分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汉语言文学的题材分类也涵盖丰富,教师在教学方面也能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将故事内容本身与所代表的寓意分开,让学生单纯从故事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主人公的行为和心理,转变课堂教学主体,让学生自主思考,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再结合文章主旨进行互动交流[2]。教师通过将汉语言文学本身的内容进行转化,把内容拆分组合,使其变得更为通俗,让知识点更加容易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积累知识素材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调节压抑、沉闷的学习氛围,放松学生心情,将课外书籍和趣味绘本融入教学中,比如,把《三字经》或是一些内容精炼的文言文故事来作为教学题材,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汉语言文学的认知和理解。相比较教材文章,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课堂参与度。以《诗经》为例,教师可以选择具有故事性的诗词,在賞析学习之前,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播放相关故事片段,或者为学生讲述对应的情节,来提升课堂亲和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畅所欲言。又比如,论语中的《两小儿辩日》两个孩童对于争辩什么时间太阳离得近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预设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相似的情形,去分析谁对谁错,引导学生说话做事要遵循事实依据,同时对待具体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逻辑[3]。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名家著作,诸如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鲁迅的《呐喊》《故事新编》,钱锺书的《围城》等等,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在课堂上选择佳句段落重点讲解,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借由课外书籍的内容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和应用汉语言文学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对后续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设计。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学习语文逻辑,并积累知识储备,加深理解与记忆。汉语言文学中大量的教学课题都能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选用汉语言文学内容,能够巧妙地结合语文知识点,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比如,在学习《狐假虎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老虎和狐狸的立场上进行辩论,让课堂活跃起来,讨论老虎和狐狸在同行过程中发现其他动物都落荒而逃的原因,让学生针对这一事实进行探讨,深入故事的本质内涵[4]。抑或是转换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讲述故事,加强情感教育,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经过思考和领悟,懂得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类似的主题还可以选取《精卫填海》《亡羊补牢》等故事进行教学。

四、重视课堂预设,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汉语言文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作者情感寄托和精神向往的思想传递,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课堂反馈,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再以《老子》《论语》的阅读教学为例,除了内容翻译和注释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孔子、老子根据不同事件、问题的言论、观点和立场,代入情境,假设由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会做出如何判断。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增强感悟和认知,让学生基于所感所得,再来对待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和思想在课堂教育中渗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课堂预设可以从课前导读、课中赏析以及课后延伸中设置具体的问题和铺垫,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问题的复杂性与教学的典型性的关系,汉语言文学教学很容易产生知识内容的联想与迁移,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的过程,不拘泥于一课一题,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为其提供线索和指引,让学生逐渐深入,从为什么要学习的初衷转变成我学会了要怎么用的想法,尽可能让学生做多方面的探索,从而构建起具有独特个性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

文学是通往心灵的桥梁,是与思想对话的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汉语言文学,能够让学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精华,体会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积极正面的“三观”,能够抵御不良文化和消极价值观念,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考深度,为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素养的新时期全面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木牙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汉语言文学的运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9(49):141-142.

[2]王佳豪.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书文摘(中),2018(6):196.

[3]谢继光.浅谈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6):103.

[4]许晓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汉语言文学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9(21):57.

猜你喜欢
运用研究汉语言文学小学语文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