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作业拓展小学生数学思维

2020-11-16 06:55张健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8期
关键词:拓展数学思维

张健

摘 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微课堂、微课程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青睐。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每天所教学的内容,通过专门设计某一具有价值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精致而微小的作业,来拓展练习的途径以及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微作业完成过程中不断地挖掘自我的潜能,将新旧知识加以迁移,充分调动自我的发散性思维,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微作业;拓展;数学思维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微课堂、微课程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青睐。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每天所教学的内容,通过专门设计某一具有价值且具有针对性的精致而微小的作业,拓展练习的途径以及学生的思维。这一新时代的新名词——微作业,同样也能带给学生别样的体验,促进学生主体性彻底发挥。学生在微作业完成过程中不断地挖掘自我的潜能,将新旧知识加以迁移,充分调动自我的发散性思维,对作业中的问题进行操作、分析、探究、实践等等,集合各种数学技能,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趣味性微作业,寓教于乐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微作业,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这一作业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那么学生就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参与和体验。通过参与完成趣味式的微作业,学生在体验参与趣味性的同时,学会了在做中学以及在学中玩中,最终获取新知识。比如说,现在不少小学生都有画画的能力,在教学完“旋转的图形”一课后,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画笔画一画三角形、柳树叶儿、圆形等等他们最喜爱的图形。让他们根据课堂所学进行绘画,即让这些所画的图形能够围绕某一个确定的点,沿着顺时针的方向或者逆时针的方向,并且连续三次转动90度,最后形成图形。鼓励学生就形成的图形进行色彩填充。学生所画出的既有轻盈转动的风车,还有色彩艳丽、漂亮美丽的小花儿。趣味性的微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拓展他们知识面的同时,还能让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情感。有的教师设计学生在课下读一读的微作业。如,读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文章,来了解某一数学规律的发现历程。教学“圆”之后,学生也了解了圆周率是怎么来的。教师让他们在课后继续进行深入了解,从千年前祖冲之的圆周率,再到鲁道夫是如何将π值最后推到小数点后第35位。学生在了解这些与数学有关的文章的时候,对我们博大民族文化有了一个了解,还能认识到数学之奥秘无穷尽,从而对数学产生一种持久的求知欲望。

二、实践性微作业,生活味足

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学资源都来源于生活。因此,为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当中发现数学,从中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具体的应用价值和魅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去参与一些实践的数学活动,真正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如,在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课之后,所设计的微作业就是让学生记录并讲述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如何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生活问题案例。在讲述中,有学生记录了自己是如何计算出苹果的体积的。刚开始学生也打算按照长、宽、高的数据来解决苹果的体积的问题。可是打算进行测量时发现,苹果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圆形,更不是正方体。究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阿基米德洗澡的画面给了学生启示。他开始进行了这样的操作:在家中长方体鱼缸中放入水,先记录此时鱼缸中水的长、宽、高。再将苹果放入鱼缸的水中,水面上升之后,再量出水面上升之后的高度。最后水面上升的高度实际上就是两次测量高度相减的结果。苹果的体积就是把苹果放进鱼缸水中排出的水的体积。学生经过亲自动手测量,学以致用,真正解决了生活中的这个实际问题。这一带有实践性的微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也促使学生通过学以致用深化所学,同时还真切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与趣味。

三、灵活性微作业,自主选择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事情,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各种兴趣和爱好有时候难以持久。而一些简单机械的课外作业容易让他们缺乏兴趣。为此教师在设计一些微作业的时候,实际上是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的,目的在于讓学生能够自发地进行动口、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多角度、多方向、多层面地尝试和体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经验。如,在“观察物体”一课学习之后,教师发现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是比较弱,就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总是难以准确地将其画出来。那么在课后微作业中,教师要求学生可以试着在家中将胡萝卜或者是土豆等切成一些小正方体,利用这些小正方体进行立体图形的拼摆,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如侧面、正面、下面、上面进行观察,经过一番观察之后,再将自己所观察的平面图形画出来。而学生经过这样的一番练习之后,课堂中,学生凭借自己的判断,能够对教师所出示的多种立体图形进行准确绘画。也有教师在学生学习“倍的认识”之后,布置的微作业是让学生在16宫格中利用彩笔画几组有关倍的关系,并且学生要用文字表述出来。基于作业要求,学生开始多角度思考问题并进行发散思维,各自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最终体验到了成功。

总之,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性的微作业,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真实与价值,并加强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和运用。其数学视野不断得到拓展,数学思维也变得更为灵活,富有情感的微作业更接地气,让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实践,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俊燕.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性作业实例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1).

[2]石淑颖.小学数学高年级拓展性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

猜你喜欢
拓展数学思维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