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中的研究

2020-11-16 00:48林建飞翁威奇
艺术大观 2020年26期
关键词:景观受众环境

林建飞 翁威奇

摘 要: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中的研究与创新运用是当今城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未来城市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旨在使城市发展具有持久、创新、独特的城市价值和生命力。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公共环境中场景的意态影响与公共环境中受众的情态影响。结合地域文化在公共景观艺术表现中呈现出多元建构、层次丰富、创新融合的设计语境和艺术手法,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及提升城市的文化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公共景观;构成元素;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6-0-03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多地出现了城市景观风貌同质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在城市建設的过程中忽视了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地域文化是指不同的区域地理位置,地理环境长期形成并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生态、传统、信仰、生活方式、行为活动、存在状态等人类活动及文明形象的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此地域文化具有多元性、差异性、稳定性、更迭性、持续性的特点。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城市公共景观的存在状态

公共景观艺术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1]文化的过程即是让从原本只具备最基本动物属性的人逐渐成了具备创造的人、具备思想性的人、具备了计划性的人。因而全部人类社会与历史生活的内容都可以是广义的“文化”,又称为大文化。它包括了物质层面、轨制层面、行为层面、思想层面,由物化的知识力量、各种社会规范、民风民俗、价值、审美、思维方式等构成。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的存在状态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两种方式,即物质的意态影响、受众的情态影响。物质的意态影响是指地域文化作用于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中的物质环境和物质媒介所产生的形态特征、表象符号、构成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所呈现的结果和艺术特色。受众的情态影响是指地域文化通过城市公共景观艺术内涵呈现的情感方式、审美趣味、行为引导、文化价值认同的影响,这种影响关联到对地域性、文化性、持续性、未来性的影响,是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中的重要存在,例如图一,瓦伦西亚城市的公共景观艺术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元素。

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的两种存在状态的影响,是城市公共景观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的灵魂,是构建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文化内核和系统,对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创作及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二、城市公共景观的概念及地域文化在公共艺术表现构成要素

城市公共景观是某个城市地区内创造出来有明显状貌、形式要素构成并且具有特定文化内在及审美价值的场景和活动场所。城市公共景观提供给人类城市生活环境体验的场景,使人们的活动具备了多元复合的方式,它是受众的行为状态、情感认同、文化思想的综合体。城市公共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其艺术构成要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城市公共景观与城市生态景观艺术环境要素的建构;第二,城市公共景观与主题艺术场景要素建构;第三,城市公共景观与城市空间物态美学要素建构;第四,城市公共景观与城市景观功能要素建构;第五,城市公共景观与城市交互艺术媒介要素的建构。这五个要素构成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艺术上的认知介质及文化艺术意识形态的丰富载体,成为影响和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的表现和语境。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的现实意义及实现方法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的现实意义主要是对城市人文记忆以及文化传统的保存和传承。提高城市环境人文特色,创造城市文化特色,增强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公众对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亲切感。例如图二,在马拉加毕加索故居门前小广场中的公共景观设计运用了毕加索的铜像与城市家具相结合,既有休息的功能又艺术化地融入了亲切的人文记忆,是非常有意义的表现方法。从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让地域文化植入城市的生活环境、行为场景、身心体验的实景,从而起到提升城市空间艺术品质、启发和诱导公众审美情趣,实现公众对生活品质美好追求的愿景。

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充分了解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充分展现区域内的客观信息,满足自然社会以及群众的诉求。[2]通过创新的互动手段和科技手法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中把地域文化元素、符号、人文内涵融入城市现实生活环境和场景中,让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中通过活化、蜕变、演绎、重构、置换,在创新中体验多元的生活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城市价值、社会价值。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的实现有七种方法:一是文化元素创新功能的植入与并置;二是建筑及空间形态的叠加与递减;三是场景关系建构的包容与重构;四是场景记忆与交互体验设计;五是新业态与智慧生活相结合;六是新经济与新媒介相融合;七是场景特色呈现与多元建构相统一。通过以上七种方法力求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的实现。

四、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呈现的美学原则与表达语境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中的呈现主要把握三个层面,一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宏观层面,二是环境主题场景的中观层面,三是场景中的界面、城市家具、城市功能元素等载体的微观层面。从以上三个层面理解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中所呈现的六个美学原则,包括了自然美、适宜美、艺术美、生活美、构成美、创新美。

自然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的艺术呈现中对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客体要素的尊重,自然美的自然性是指自然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是人的感官所能感觉到的自然原有的感性形态和客体要素,是自然物态、肌理、元素等,充分体现的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事物中的感性与理性的认知,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另外,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中的自然美还表现在与城市及环境受众生活需求、审美追求及身心的体验中。应通过环境和场景的打造让地域文化的思想内涵、审美趣味唤起受众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与认同,使地域文化思想艺术之美潜移默化为生活行为的自然场景美,让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公共景观及生活中。

适宜美,指的是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呈现中必须关切城市景观环境的物质要素和文艺要素与受众和地域的契合度。适宜美应体现时代的特色、地方的特点、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化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生活品质。

艺术美,所体现的是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美源于城市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受众的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及有机统一。地域文化作为城市公共景观的艺术灵魂,必须具备和谐的环境要素、场景要素、情景要素,通过相关美学法则呈现,例如:对比与统一、重点与主从、对称与均衡、显性与隐性、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秩序与抑扬等美学形式法则,让地域文化通过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物化手法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生活美,是指城市公共景觀艺术所要呈现出的受众在生活上的功能美,无论是在城市宏观的生态景观、城市中观的体验场景、微观的景观配套设施,都体现出城市景观与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生活关联,反映着城市受众的物质与精神的生活需求与艺术体验的追求。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中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美应融入与贯穿在受众生活的情景和行为体验中,通过对生活环境功能美的点滴感知和认识,提升对地域文化的学习与共鸣。

构成美,是指城市公共景观在物化的过程中通过多元、复合、灵活的艺术手法和物质媒介让场景造型载体呈现出多元建构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场景与城市环境的和谐美、场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美、造型物体与场所之间关系美、界面与界面之间的材质美、尺度比例与细节构成之间的组合美。总而言之,构成美是情态美与意态美的综合建构与多元呈现,体现城市公共景观对比与统一之美。

创新美,是指随着社会生产环境的进步以及受众对当下创新审美体验需求的提升,促使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呈现方式、呈现语言、呈现手法、呈现技术都发生了不同变化。通过场景打造的材质运用、环境氛围的灯光呈现、虚拟空间的多媒体运用、人工智能AI、机器智能MI、人机交互的情景结合、科技与艺术结合,实现多元复合智能艺术场景的打造,处处体现出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中艺术手法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反映的是城市受众全新的认知感觉、生活观念、审美模式及方向。

五、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中的创新运用

公共艺术与城市是一个相互共生的统一体,城市带给公共艺术创作的依据和空间,公共艺术彰显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质。[3]随着城市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更迭及发展,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的运用形式上发生了变革性的突破,这种运用形式的变革与当下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受体验经济潮流驱动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在不断地提升,尤其反映在对地域文化的认同需求与环境的创新体验需求上。如何满足这种需求其关键点就是进行公共景观设计时怎么在艺术表现中进行创新和运用,公共景观艺术表现中的创新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运用:

一是城市公共景观通过地域文化的融入,改变与影响了城市的微观文艺环境,从环境的细节中呈现出的城市品质与特色。广州近二十多年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意识发生改变,特别是城市的历史街区本身就是具有浓郁人文与地域特色的“城市景区”,这类城市中的街区更多是采用“微改造”和修护保育的方式去呈现历史风貌与文化特色,在公共景观的艺术表现上也融入了与其相符的地域文化,从而留住“乡愁”。例如:广州“永庆坊”“荔枝湾”“北京路”的改造。

二是城市公共景观在艺术设计上,地域文化在城市空间的融入过程中更注重城市服务功能、城市发展价值、城市生活价值的体现,让地域文化在城市生活环境中真实而有意义。受众在面对城市的生活场景与生活设施时,通过公共艺术去感知、认知、传播、传承地域文化,唤起内心对地域文化认同感及城市归属感。

三是城市公共景观的艺术技巧是公共艺术家的创造和表达手段, 地域文化在当今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表现中所使用的介质、手段、技术及传播方法日新月异并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交互场景设计的运用,为地域文化在城市环境和城市公共景观的呈现方面产生了更多可能与改变。另外,自媒体和多元传播手段的创新,5G网络的使用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无论在高度、深度、广度、时空转换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六、结束语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中涉及和关联到城市生活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关联并置的内容之间会相互联系产生影响。基于地域文化的新时代公共艺术,有利于拓展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改革与创新的新思路。[4]通过地域文化的催化作用、贯穿、融入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生态、情态、意态的场景及城市受众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审美价值、文化认同等物质与精神的状态中,从而推动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更高水平发展。因此,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表现研究应契合当下地域文化的内容,从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存在状态、构成要素、实现方法、表达语境、创新运用,这五个方面思考如何使城市公共景观艺术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孙振华.什么是公共艺术[J].雕塑,2002(04):32-35.

[2]严玉菲,黄海波.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公共艺术设计探究[J].艺术大观,2020(18):34-36.

[3]蒲江.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文化价值的实现[J].包装工程,2011,32(16):144-146.

[4]邱可新,王铁军.新时代公共艺术表达的地域文化特征[J].文艺争鸣,2020(05):182-186.

猜你喜欢
景观受众环境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环境清洁工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漫观环境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