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变监控终端(TTU)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与优势

2020-11-16 06:08张斌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应用

张斌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随着时代快速的发展,各行业都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我国的电力配网自动化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通过加大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完善我国的电力配网。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在电力配网自动化;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配电网是未来配电网的发展方向。SDG技术较新,与传统配电网具有较大区别。通过建设和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将为传统配电网向智能配电网的转变打下基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配电自动化方向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而我国配电自动化的起步较晚,当前建设程度并不高。同时,由于每个地区的配电网的规模、环境、用户、管理等都有所不同,对于配电自动化最佳模式需认真研究。本文对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和建设方案展开了研究,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原则,并提出分阶段建设的方案,以切实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水平。

1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发展历程

1.1功能方面的发展进程

一般来说,可将配电终端功能的发展划分为监控功能阶段、故障诊断功能阶段和面保护功能三大阶段,这几个阶段分别对应的是配电远动设备、集中式配电终端设备和分布式配电终端设备。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些电力自动化企业按照配电网监控的基本要求,开始投入配电远动设备的研发之中,该类自动化设备的核心技术主要从RTU转化而来,其最为典型的功能就是“三遥”功能,但是,配电远动设备尚不具备馈线自动化功能。在步入90年代末之后,伴随配电自动化试点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开始逐渐从利用重合器时序整定配合的模式转变为利用馈线自动化终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进行故障检测与隔离的模式。一些电力自动化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具备故障检测与处理功能的配电终端设备的研发,从而加快实现集中式处理的馈线自动化功能。进入21世纪之后,配电终端的馈线自动化功能开始逐渐从集中式处理模式转变为分布式处理模式,具备故障检测、隔离与处理功能的面保护技术开始成为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这种功能更加强大的分布式配电终端设备也在通信速度、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1.2通信方式上的发展进程

站在通信方式的角度来看,配电终端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串行通信系统和网络型通信系统两大阶段。2001年,利用光纤以太网进行通信的配电终端设备开始面世,这就使得配电终端开始步入网络型通信系统的发展阶段。与以往的通信方式相比,网络型通信系统在通信速率上要高得多,而且,由于信息路由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便于操作,使得通信组网的灵活性也大大提升,这样就为配电终端对等通信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面保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通信环境。

1.3嵌入式软件方面的发展进程

站在嵌入式软件应用的角度来看,我国配电终端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中断加循环的软件结构阶段和应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软件结构阶段。以往的配电终端由于受到处理效率、存储空间、CPU等的制约,嵌入式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只能选择一般的中断加循环的处理模式。但伴随ARM芯片以及更大位数的CPU的大面积推广和使用,使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软件逐渐具备了应用条件,其在配电终端中的应用,使得终端设备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响应能力等都得到了大幅改善和提升。

2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

2.1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

在电力配网自动化过程中,一些故障问题对在电力配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其中,短路故障的危害性最大,单项接地故障出现的最为频繁。所以配电自动化要针对不同故障采取不同措施,对故障加以排除。主要是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进行检测,采集数据。将得出的数据分析汇总,以达到快速判断故障位置以及故障的性质,为提高排除故障的效率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在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中,要进行两个小时的正常供电,并在两个小时中采用合理的方法解决故障。从而保证配电网的正常稳定地运行。

2.2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故障自动隔离技术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故障自动隔离技术,为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能有效提高电力传输的和通信系统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故障自动隔离技术运行方式为断路运行,并加以匹配相应的检测设备,采用负荷开关作为出线设计。当故障发生时,能达到良好的检测和控制效果。及时上报调控中心,发现故障的明确位置和故障的类型。使在电力配网自动化过程中能加强故障处理效率。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力行业也逐渐引进自动化技术,以促进电力领域的进步。在电力配网的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有较好的应用,能够有效检测故障,实现开闭所故障的自动隔离,也能够自动隔离故障,有效保障电力运行的安全。

3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通讯技术

3.1配电终端自动化联调功能

将配电终端的数据分为遥信、遥测、保护遥信和保护遥测四类。根据调试规则,进行信号上送,记录是否调试成功。(1)遥信数据:列表中的点号和遥信名称根据设备模型信息生成,每一个开关设备都对应有一条记录,状态和时间信息从实时数据中获取,根据调试规则上送开关信号。此外,将实际调试顺序与开关间隔顺序作比较,可用于判断接线是否有误和是否漏信号,其中,间隔的顺序号根据对应的点号从小到大依次生成,实际调试的顺序号根据收到遥信变位的时间先后生成。以间隔为单位进行调试,遥信数据的极性需人工核对。(2)遥测数据:遥测数据主要指有功、无功、电压等所有量测信息,列表中的点号和遥测名称根据设备模型信息生成,每个遥测模型对应一条记录,遥测值和时间信息从实时数据中获取。电流和电压值根据前期定义的标准判断数据的有效性,其他类型的遥测只要有數据上送就认为是正确的。规定A、B、C三相电流送固定的值,用于验证遥测值及相序是否正确。(3)保护遥信数据:列表中的点号和保护遥信名称根据设备模型信息生成,每一个保护模型都对应有一条记录,状态和时间信息从实时数据中获取,根据调试规则,保护信号的调试要求是:合→分。

3.2规划流程

配电自动化终端布局与规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从规划布局流程上来看,首先,应当把相关数据输入到系统之内,包括所有编码后的数据信息。其次,应当严格按照标准的设定程序开展计算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对配电终端以及开关进行严格的可靠性评估,并以此作为基本参考依据开展适应度计算工作,充分发挥出所有布局规划数据的作用。再次,应坚持精英保留的基本原则,对相关种群进行变异操作、分段交叉操作、选择等,然后对符合标准条件的数据加以筛选,使之进入下一代的种群之中。最后一步就是按照计算出来的数据结果,选择最为适用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电力资源的优质量提供也越发的被重视。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力行业大力的自动化技术发展,以促进电力领域的积极进步。在电力配网的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较好应用,不仅能够对检测故障,实现开闭所故障的自动隔离、自动隔离故障,还能够有效保障电力运行的安全。国家电力局也在积极强调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作用。这也预示着,我国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电力时代。

参考文献:

[1]陈炯.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0(10):279-279.

[2]梁成.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0(31):64.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