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从来没有坏孩子,多的是缺少爱的孩子

2020-11-17 02:51苑颜如
关键词:父女角落朝阳

苑颜如

近日,网剧《隐秘的角落》爆火。镜头语言、画面质感、节奏配乐、服化道具无一不精,甚至连片头都画风清奇,里面对人性的善与恶、原生家庭问题、现代夫妻关系以及青少年成长等方面的探讨,都是特别大胆的尝试。它根据紫金陈的悬疑小说《坏小孩》改编,以三个小孩目睹了一场凶杀案开始,讲述了一个“以爱之名行恶之实”的故事。在悬疑剧情的背后,此剧也剖析了原生家庭和不良的教育模式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剧情悬疑丛生、酣畅刺激,也让人有一丝丝的不安从心底冒出来。傍晚散步,看着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小学生拿着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在街道上放肆大笑,一股“青春在手,天下我有”的青春活力气息迎面而来。这让我心有余悸,现在的信息消费者不止是我们三观基本定性的成年人,还有更多需要引导、需要正面向上行为示范的未成年人。

其实,剧中的朱朝阳、严良和普普并非个例。“坏小孩”内心罪恶的滋生与其成长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良的成长环境使得扭曲的情绪不断在孩子们心中累积,促使他们偏离轨道一步步走向深渊,也容易对其成年后的生活带来不可预期的伤害。

由Kaiser Permanente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开展的不良儿童经历研究(Th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介绍了儿童创伤对成人生活的影响。17,337名研究参与者拥有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医疗保健,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7岁。该研究表明,尽管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生活充满希望,但与没有经历过任何不良儿童经历(ACE)的人相比,经历过超过四次ACE的参与者的酗酒率增加了7倍,经历过超过六次ACE的参与者的自杀企图增加了30倍。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指出,孩童的人性是需要培养的,人在幼年期其实更接近动物的本能,在成长过程中,早期喜欢征伐杀戮,到了中年再慢慢变理性。人出生以后需要被抚养,在这个需要和满足的过程中形成人的情感,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在12岁之前需要至少六年的稳定抚养,否则就会错过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机,一个从小不被善待的人,长大以后是不会善待这个社会的。

或许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隐秘的角落,有着对挚爱的人都说不出来的秘密。破碎的童话背后,是失调的家庭和支离破碎的个体,是对爱的渴求和与恶的抗争。如果我们的社会对这些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关心,对情绪教育多一些重视,他们也许更容易与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和解。这一道光能够指引他们更好地直面自身家庭面临的问题,为有着相似境遇的孩子们提供积极的引导,并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注入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在“这个社会应该如何对待青少年”的方面,紫金陈的叙述已经给这个故事的基底营造出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感氛围。

其实,我们很难定义这部剧真正的调性。当然,它无疑会是一个好故事,悬疑感足够,剧情走向也可期,但案件本身并不是整个故事想要表达的重点。相比其他那些烧脑、惊险、刺激的故事来说,《隐秘的角落》讲述的更多的是三位少年的成长故事。

这个故事里不仅交织了人性的善与恶,也更是点出了“选择时的毫厘之差,将导致截然不同的人生发展方向”这样的道理。整个故事里抛弃非黑即白的简单是非观,展现了人性深处暧昧的灰色地带。剧中的每一个人,哪怕是多条命案在身的杀人犯(比如张东升)都有自己的解释机会,向众人解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前半生又是怎样的?经历过什么让他成为这样一个恶人?

那么,朱朝阳的未来会怎样呢?他会成为第二个张东升吗?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基本上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对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来说,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满足孩子在书本之外的对其它事物的求知欲。父母和老师的所作所为以及对待事物的认知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在《隐秘的角落》中,单亲家庭里的朱朝阳,孤单而心思缜密。重组家庭里的朱晶晶,由于父母溺爱而飞扬跋扈。从福利院逃出来的严良和岳普,由于缺乏引导,所以在事物的认知上是有缺陷的。而叶军父女,反而是剧里最显柔和的一家。

朱朝阳从小父母离异,母亲也常年不在身边,导致他个性不健全,加上他身材矮小,还会被女同学欺负,他的愤怒从身体上表达不出来,就会全都回到心里去计算仇恨。直到他遇到一个比他更弱的朱晶晶,看到这个夺走自己父亲的人,他第一次爆发了攻击的冲动。

滋生朱朝阳心中的恶的土壤,正是父母离异之后失落、屈辱的成长经历。在同父异母妹妹跌落窗台的一刻,他是助推了一把,还是仅仅未施救?该剧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可以推想的是,如果朱朝阳希望妹妹坠楼,哪怕这个念头只占据了他头脑的一秒钟,也足以让他今后的人生堕入深渊。但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朱朝阳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这或许才是严肃的现实问题。放眼望去,几乎所有问题少年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

所有问题,其实都是他们用力撞向原生家庭时受伤溅出的血液。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我们的生活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世界总是大人在犯错,孩子在买单,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便要先解决家长的问题。父母离婚本身对于朱朝阳并没有毁灭性的杀伤力,真正带给朱朝阳巨大创伤与终身阴影的,是缺少父母的爱。所以,对孩子真正的富养,不是给最多的钱,而是给最多的爱和陪伴。

对于从福利院里逃出来的严良和岳普,其自身缺乏父母的爱,逃出福利院后缺乏管教和引导。所以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处理方式办法还处于一个很简单的阶段。以至于在拍到张东升犯罪过程之后,竟然选择去警告一个杀人犯以及后来的和杀人犯做交易。对于像这种游走在社会边缘的孩子来说,变坏是很容易。好在有像陈冠生这样的警察,引导着、约束着、影响着他们。然而在人口基数大的中国,“孤儿”绝不是少数群体的存在,他们或许无法得到来自父母的偏爱,也无法遇到属于自己的“陈冠生”,在大集体中也要时刻隐藏自己的锋芒,长久的压抑与渴望得到爱的心理,难免会让一些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孤儿院面对数量庞大的孩子也不免会有心无力。但即便这样,福利院也该撑起这片天,“定期聘请心理教育专家开办讲座带领孩子积极参与”“创设各种心理健康小游戏及时观察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每周一次与孩子们敞开心扉诉说彼此的心里话”等等诸如此类的活动,从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出发,从细节入手,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引导。

但当剧集里每次叶军父女出现时,紧张的气氛总是会缓和一下,这对父女,是这部剧里为观众提供的避风港。这对父女之间的爱,与朱朝阳和父亲、母亲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对比。这对父女提供了一个样本,当单亲父母照顾孩子时,更好的选择是怎样的。叶军虽然工作繁忙,却总是在想办法陪女儿;尊重女儿的喜好,陪她一起看《还珠格格》;正视女儿的情感宣泄,以健康平等的地位、方式解决生活中的摩擦。父女之间总是存在一种和谐的交流,也只有这对父女之间爱的互动让人觉得不压抑,给人一种普通家庭的那种温馨与欢乐。一个纯真而快乐的童年,才是一个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父母的令人窒息的爱,也没有一堆不能说出口的秘密。这样的孩子,最后才能够自由生长,成就一个健全的人格,才能更加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试图掩藏自己的错误,最后误入歧途。

叶驰敏的存在,正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通孩子的真实写照。她是现实生活的坐标与锚,告诉观众们,剧中的三个孩子,是否已经偏离了航向。

犯罪学中有一个词叫“一级犯罪预防”,也就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防止今時的幼童变成来日的罪犯”。

不管是剧《隐秘的角落》还是小说《坏小孩》,其实都向我们这些大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作为成年人,在向孩子提供怎样的行为示范?”

毕竟,大人如何生活,孩子如何模仿。

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有直面黑暗的勇气。

不要假设,孩子就不可能有心机去作恶;也不要假设,看上去那么温良恭俭让的人,就不会犯罪、施暴。

要知道正是因为我们觉得不可能,所以不去关注,进一步导致那些“不可能之恶”,更肆无忌惮在人世间上蔓延。

也不要试图遮盖暗面,那不会带来光明,只会带来虚伪的善良和真正的邪恶。

其实不只是单亲、留守家庭,就算是正常的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成年人的关注、陪伴和爱。

在《隐秘的角落》原著《坏小孩》中,朱朝阳对严良和普普说过这么一段话:“在成年人眼里,小孩子永远是简单的。即使小孩会撒谎,那谎言也是马上能戳穿的,他们根本想象不到小孩子的诡计多端,哪怕他们自己也曾经当过小孩。”

猜你喜欢
父女角落朝阳
荣梓杉 穿越隐秘角落 走向浩瀚太空
被遗忘的角落
迎朝阳
Dad and daughter jazz duo父女爵士乐二人组
角落
不许耍赖
我心中的“父女节”
圆周上的有理点
选对绿植 角落也有春天
A Walk at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