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进校园”德育实践活动侧记

2020-11-17 02:51胡东东
关键词:二十四孝杨家进校园

胡东东

沂南县大庄镇杨家坡中心小学,下辖六个年级,十八个教学班,生源广泛,目前有学生800余人。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宠爱有加,娇生惯养。相当一部分学生,自私任性,不思感恩。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进行德育,这是学校开展“孝文化进校园”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

学校目前拥有40多名年富力强的一线教师,这是我们能顺利实现“孝文化走进校园”的先決条件,也是其足以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保证。其次,学校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德育基地,“二十四孝”壁画墙,醒目庄重,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孝爱故事”电脑喷绘,随处可见,校园处处洋溢着孝文化的馨香。更有配套齐全的电脑教室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是开展“孝文化走进校园”实践活动的基础条件。

一、 “孝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孝,德之本也。”孔子称“孝道”为“治家之本、兴国之策”,把“孝道”提到“兴国安邦”的高度。我们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因为这是来自生命最原始、最根本的东西。

乌鸦尚知反哺之义,羔羊也有跪乳之恩,况万物之灵乎。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是一个人宽厚仁慈品格的表现,它体现着一个人心灵深处本真的善良和宽厚。

面对许多“我本善良”的孩子,如何从被扭曲的家庭教育中“拉过来”,让他们懂得孝、懂得爱、懂得感恩、懂得传承。让“孝爱”引领他们走进德育殿堂,是我们重大的责任!而要改变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而形成的劣根性,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气力和智慧才能完成!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的成败将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形势严峻,时不我待。“孝文化走进校园”实践活动,迫在眉睫、意义深远。

二、 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学校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孝文化”氛围,利用黑板报、壁画、彩绘大力宣传孝爱故事。其次,教师依照新时代要求编写“孝本”教材,结合社会上影响较大的孝爱典型,榜样引路,让孝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懂得“百德孝为先”的道理。

(一) 学校组织全校骨干教师研读《孝经》《劝孝良言》等经典著作,开发了杨家坡小学校本课程——《弟子规》,全校师生人手一册,配合光盘和磁带,作为校本课程走进课堂,不仅要求老师吃透思想,剖析内涵,还必须言传身教,讲孝道,说故事,做榜样。

(二) 整理《二十四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闵子骞单衣奉亲》《黄香温席》《 陆绩怀桔》等这些孝的精华故事,结合身边孝爱典型事例,做成彩绘,安装在校园主干道路、教学楼道等处形成“孝文化长廊”,让学生懂其道,感其德,心生共鸣。

(三) 依照《新二十四孝》,教师集思广益,编选出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又切合新时代发展的《儿童新二十四孝》,学生学有目标,行有方向。看得见,摸得着,不虚伪,不夸大。能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事虽小,却处处体现着孝心,流露出感恩情怀。并要求学生把“孝行”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留下自己进步的足迹。

三、 效果卓著前景喜人

“孝文化进校园”德育实践活动开展两年来,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但老师觉着孩子进步了许多,连家长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更加和谐密切了。这一切都是“孝文化进校园”德育实践活动的结果,这一切都是师生德育共建的结果。

孝文化的春风暖融融的,吹进了杨家坡中心小学这座美丽的大花园,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催开了五彩缤纷的花朵,我们学校迎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孝文化春风继续吹拂吧,当孝文化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硕果累累的时候,才是我们教育人值得欣慰的时刻!

猜你喜欢
二十四孝杨家进校园
杨家铭
孝道岂可愚学愚传
我想
一道例题“引发”的探究
经典彩调进校园
由敦煌本《二十四孝》看儒释伦理的融通
舞龙舞狮进校园
百善孝为先
优秀剧目进校园
现代二十四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