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老年急性脑血管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2020-11-17 00:16张俊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7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二聚体脑血管病

张俊

摘要:目的:对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在临床诊断中采用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后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腦血管病患者101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取同一时间内来本院进行正常体检的101名健康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常规组,分别抽取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进行指标水平的对比,分析联合检测对老年急性脑血管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结果水平相比常规组较高,经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老年急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进行推广、采纳。

关键词: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联合检测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111-02

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所致,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需要临床中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整体改善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1]。而相关医学研究专家表示,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水平升高属于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因此,本次研究中将针对以上指标联合检测老年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性指导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的对象均为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所收治,其中选取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1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包括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年龄60-82(68.2±2.3)岁;患者的最长接受教育时间和最短接受教育时间为15年和3年,均值(6.2±2.0)年;另将同一时间内来本院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者101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常规组,包括男性61名,女性40名;年龄60-82(68.8±2.0)岁;最长接受教育时间和最短接受教育时间为15年和3年,均值(6.0±2.0)年;此次研究内容均由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进行监督核准,两组对象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小,无统计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2]:(1)实验组患者均经我院实验室检验、头颅CT及MRI等诊断后符合“急性脑血管病”且年龄在60岁及以上;(2)两组本人及家属均对于此次研究表示认可并进行签字确认;(3)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在半年内接受过手术治疗者;(4)病史资料齐全,无血液性疾病及语言障碍者;(5)排除对于此次研究自愿退出者。

1.2方法

对参与此次研究的所有对象均进行空腹静脉血的抽取,并将其中的 3 mL放入促凝分离胶试管内,将其中的2 mL 放入枸橼酸钠抗凝试管内,分别进行离心操作后实施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指标的检测,所有检测血液标本均需要在离心操作后1小时内进行检测完毕[3]。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指标水平,并作以有效的对比和分析。其中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日本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酶法,试剂为重庆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纤维蛋白原(FIB)采用法国 Emo EX全自动血凝仪及凝固法,试剂为思塔高诊断股份有限公司原装生产;D-二聚体(D-D)采用法国 Emo EX全自动血凝仪及免疫比浊法,试剂为思塔高诊断股份有限公司原装生产。

正常参考值:同型半胱氨酸(Hcy)为O~15μmol/L,纤维蛋白原(FIB)为2~4g/L,D-二聚体(D-D)为≤0.5mg/L。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指标水平均在正常参考值以内,且实验组已经超出正产参考值,相比常规组各指标水平均较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结论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多种老年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急性脑血管病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老年性疾病,其目前已经与癌症 、心血管病同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需要采取一定的诊疗措施降低老年患者的高致残率及病死率[4]

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指标水平的检测后,结果表示:健康体检者的指标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而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不仅高出正常值,且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属于人体内蛋氨酸和半胱酸代谢产物,其血清浓度水平的升高可以致使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状,与患者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的联系;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Ⅱ类血浆蛋白,其可以参与人体的凝血、PLT聚集及纤溶过程,从而从多个侧面调节人体的血液循环,而且具有一定的炎性标志物特征;D-二聚体则属于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中的小片段,其主要代表人体内凝血酶的活性剂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生成情况,可以有效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进行直接反映,特征明显[5]。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指标水平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对老年急性脑血管病的额病情发展进程进行有效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川诊断应用价值[6]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临床中需要引起一定的关注和重视;而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水平则可以通过联合检测的方式对老年急性脑血管病进行有效诊断,指标水平升高且超过正常范围表示其具有发病的可能性,既可以帮助患者采取一定的诊断干预,同时还可以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吕青松,凡慧慧.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8,24(15):109-111.

[2]侯晓军,丁艳荣.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5):36-37.

[3]蓝玉,周少旦,钟良,等.进展与非进展型脑梗死患者CT血管造影及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比较分析[J].内科,2019,14(6):636-639.

[4]任丽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138-139.

[5]李有中,郑重,谢康.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v.43;No.269(5):35-37.

[6]张丽,杨君素,朱红雯,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老年患者溶栓预后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v.39(8):872-876.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二聚体脑血管病
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
脑血管病知多少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怎样认识同型半胱氨酸过高
同型半胱氨酸究竟是什么
“三高”后的第四“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科普一下:脑血管病诊断中CT与MRI的优劣!
我院近12年9630例脑血管病住院病例统计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