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快战攻术运用研究分析

2020-11-17 06:44庄超仔陈宜徐雨浩赵家浩李志聪
灌篮 2020年2期
关键词:短距离长距离中国男篮

庄超仔 陈宜 徐雨浩 赵家浩 李志聪

摘要:采用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录像观察法等,对篮球技术概念的理解,以第16届世界锦标赛中国男子篮球与快攻战术运用并统计,分析第16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与快攻战术的运用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寻找出如何提高得分率,能取到更好的成绩。本文通过重点分析数据特点、更好提高比赛成绩和取胜的方法,为中国男篮更好的发展和在世界篮球立足。

关鍵词:篮球;第16届世界锦标赛;中国男子篮球;快攻战术运用

引言

由于篮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篮球比赛通常在双方实力相当较为激烈,在实力相当的差距导致小比分输掉比赛的状况。通过研究篮球比赛战术的方法有利于获取比赛胜利,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增加篮球对抗的激烈性,使篮球在比赛过程中更有观赏价值性,从而达到篮球比赛取得胜利的效果。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战术运用的方法,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战术配合,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默契,对比赛成绩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以及实验前、实验后所测得的数据利用SPSS.2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运用 Excel2007 软件进行绘图分析。

(二)文献资料法

“篮球比赛”,“篮球战术运用”为关键词,广泛阅读了国内外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并通过下载整理、归类合并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撰写工作提供了充分理论依据。

(三)归纳总结法

通过阅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外文献及国内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如在欧美许多国家如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篮球研究者对篮球比赛有着丰富的研究,并且制定了符合自己的篮球领域和战术模式。同时提供整理文献,为本文进行归纳总结提供研究价值。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男篮快攻运用及其概念

快攻:快攻模式是由单人及多人配合完成得分的,快攻进行过程中变化多样的方式。快攻可分为:个人快攻战术、长距离传球快攻战术、短距离传球快攻战术、运球传球快攻战术。

长距离传球快攻:是队员在后场任何恰当的方式获取球的情况下,将球从后场迅速地摆脱对方进攻队员紧盯或突然偷袭传给有意识进行快速进攻的队员,完成的长距离快速进攻配合的战术。

个人快攻:简单明了,一次性,一个人完成的快攻模式,虽然没有长距离传球速度快,参加的人数多,但个人快攻战术得分率较高。

短距离传球快攻:短距离快攻在距离上,时间上没有长距离传球快攻直接,在快攻的速度上比长距离传球快攻要慢,参与进攻的人生多,但技术和形式的配合比长距离传球更有灵活性。

运球传球结合快攻:获得有效球在适当时机创造条件和机会,结合运球和传球提高进攻的速度和进攻强度,在这过程中找到适当的机会传球进行快攻的形式,形成的一种运球传球的快攻模式。

(二)篮球战术中长距离传球快攻战术分析

以第16届世锦赛中国男篮比赛为例,长距离快攻是队员在后场任何恰当的方式获取球的情况下,将球从后场迅速地传给有意识进行快速进攻的队员,完成的长距离快速进攻配合的战术。长距离快攻战术主要在起动加速跑和完成进攻的过程,长距离快攻速度快,时间短、难度低,是快攻战术中容易完成并且成功率高的一种战术。中国男篮在六场比赛过程中长距离传球快攻成功率三场100%两场为0%,说明中国男子篮球比赛中具有提高长距离传球快攻的优势和提高比赛成绩。从录像统计中明显看出,第十六届男子篮球锦标赛与对手长距离快攻明显多于中国男篮,其中希腊多达3次,连波多黎各、俄罗斯、土耳其和立陶宛队也各自有2次长距离传球快攻,相反的是中国男篮在比赛中一共才6次,成功3次,而在比赛当中的对手就成功12次,明显是中国男子篮球长距离快攻次数的4倍。

(三)篮球战术中长距离传球快攻战术分析

以第16届篮球世界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个人,个人快攻是指队员在获得有效球的情况下摆脱对方严密的防守快速进行快速进攻,达到一次性完成进攻的快攻战术方式。个人快攻战术以快速,简单明了,一次性,一个人完成的快攻模式,虽然没有长距离传球速度快,参加的人数多,但个人快攻战术得分率较高。从录像统计出,第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在个人快攻次数上比中国男篮多,其中希腊、波多黎各、土耳其和立陶宛都各自有1次快攻,相反中国男篮在六场比赛中快攻次数29次个人快攻次数总数才只有2次,成功了1次,而对手在比赛快攻成功4次,可以看出是中国的四倍。

中国男篮在个人快攻战术运用的成功率不够高,在比赛对手快攻的成功率明显比中国篮球的成功率好,往往在小比分差距输掉比赛也常有出现的结局。通过录像可以总结出,中国的快攻意识不够强,在个人战术基础不够成熟,技术不够完善,失误率也成为输掉比赛的主要原因。着使对方对手在比赛上更容易拉大比分差距,占据比赛的雄霸猎头。所以希望在所有的比赛中或者教法当中主要提高快攻的技术,提高快攻的成功率,结合比赛的过程更容易与对手拉大差距,轻易赢得比赛。

(四)篮球战术中短距离传球快攻战术分析

以第16届篮球世界锦标赛中国男篮为例,是对着防守或抢断获球后,将球迅速传给有意识快速向进攻方奔跑的队员进行短距离传球进攻的配合战术。短距离在距离上,时间上没有长距离传球快攻直接,在快攻的速度上比长距离传球快攻要慢,参与进攻的人生多,但技术和形式的配合比长距离传球更有灵活性。

从第十届男篮锦标赛与对手短距离传球快攻次数明显多于中国男篮。其中希腊、波多黎各、俄罗斯、立陶宛各自有2次,中国才两场有2次短距离快攻,在短距离快攻次数明显不及对手。在比赛中提高短距离传球快攻次数有利于提高整体成绩。

从对手在十六届锦标赛中的短距离传球快攻战术次数明显和中国有一定的差距,在比赛分值上明显拉开差距,对手在总次数10次高于中国男篮4次,在分值相差8分。从数据中容易发现对手的战术特点,比较擅长短距离传球的快攻技术,在成功率达到100%,总差值、次数和成功次数的差距上,给中国男篮的分值有一定的距离,在中国男篮追赶分数值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在中国男篮的战术和技术上,应该加强短距离传球快攻技术的次数和成功率,创造有利条件发动快攻的战术,因而在比赛场上更容易拉近比分的差距。

(五)篮球战术中运球传球快攻战术分析

以第16届篮球世界锦标赛中国男篮为例,指队员在防守或抢断等情况下获得球后,在不方便将球传给队员组成的进攻,而快速运球进攻,在适当时机创造条件和机会,提高进攻的速度和进攻强度,在这过程中找到适当的机会传球进行快攻的形式,形成的一种运球传球的快攻模式,在过程中运球和传球精密相连,配合顺畅。

从录像统计出,第十届男篮锦标赛与对手运球传球快攻次数明显多于中国男篮。连希腊,土耳其都有3次,其中科特迪瓦、波多黎各、俄罗斯、立陶宛各自有2次,中国一场3次短距离快攻,快攻成功率达到66.7%。而对手成功率多达100%。在短距离快攻次数明显不及对手。从对手在十六届锦标赛中的运球传球快攻战术成功次数明显和中国有一定的差距,在比赛分值上明显拉开差距,对手在总成功次数13次高于中国男篮5次,在分值相差10分。在比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分数差距不大,给中国男篮更困难追赶小比分而失去胜利的结局。从数据中容易发现对手的战术特点,比较擅长运球传球的快攻技术,在成功率达到100%,快攻总数和成功次数的差距,给中国男篮的分值有一定的距离,中国男篮在这方面的战术意识和技能有所欠缺。

三、影响现代中国男篮快攻的因素

(一)准备发起快攻与连接失败的因素分析

在比赛录像当中可以观察到,中国男篮在准备发起快攻意识有所欠缺,在中国队员抢到防守篮板或抢断球时,在获得球的队员不能短时间内注意到全场本队员的各个位置,如果不能出现固定的本队员上前接应或者位置处于不适当状态,在快攻形式的球就无法顺利进行,如果在本队员在短时间有意识的进行快攻战术上前接应球,获得球的队员则可以将球顺利传到有意识本队员,展开快攻战术。由于在恰当的位置不能顺利进行第一次将球传出,在快攻状态错过时机的情况下给进行快攻队员造成一定的难度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也难以发挥利用合适的机会,给中国快攻的准备发起快攻与连接造成了阻碍。

(二)快攻转移阶段失败的因素分析

中国男篮在快攻战术上的掌握不是很成熟,在有利于进行快攻时,没有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争分夺秒展开有利进攻的方位,在快攻战术中,哪一方能第一时间准确把握住时机,而在获得球的队员在快攻转移阶段中沒有争取到优势位置,在本方队员没有及时跟上快攻的步骤,打出有效快攻。但在已经失去了快攻的最有利于机会,不能轻易地超越防守队员的位置进行快攻战术。在这过程中影响了快攻转移阶段的最有效时机从而影响了快攻的效果。

(三)组织快攻最后进攻阶段失败因素分析

组织快攻最后进攻阶段通常是以快攻转变为阵地较多,主要因素在于进行快攻到对方,不能及时完成得分任务,从而在进攻人数以多转变为相等或者以少打多的情况完成进攻阶段的次数明显比对手少,而且在一定的干扰程度下失误次数更多。中国的战术比较擅长打阵地对抗,利用优秀经验丰富的中锋,在快攻战术这个领域上不够成熟,缺乏以这个快攻战术领域击败对手的自信心。在比赛场上出现的1对2或者2对3的情况,由于经验和技术的不足通常是以不犯规不中篮为进行有优势条件下的结果,从中也说明了中国男篮在快攻战术和配合的能力存在不足。导致遭到对手的快速的反击。

四、结论

(1)中国男篮与比赛对手的快攻次数和成功率相比较,中国男篮进攻次数和成功率明显少于对手,在这比赛成绩差距拉大,在体现出中国男篮快攻意识不够对手强,在快攻战术的运用变化形式比较少,造成很大机会都错过。

(2)中国男篮的快攻战术形式基本都是由获得球队员传给后卫直接运到前场,通常是由于快攻受到对手的防守而转变为阵地战,在比赛录像上可以看出对手的快攻战术明显比中国男篮多。

(3)中国男篮在快攻战术上不够成熟,技术不够稳定,失误率偏高,说明中国男篮在快攻技术与比赛对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在第16届世界世锦赛中,在决赛前八的队伍,在进行快攻的意识、能力、次数、成功率都高于排名第十以后的队伍。

参考文献

[1] 张锐,吴冶 . 篮球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瑞林 . 篮球运动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卢文超 . 对中国男篮快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04–18.

[5] 杨铁黎 . 职业篮球市场论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6] 刘颖俊 . 现代篮球快攻特点的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04–29.

[7] 孙守正 . 篮球进攻技术训练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8] 斐博儒 . 篮球策应技术与训练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9]李晓波.篮球的快攻战术[Z].2009.http://www.ynyj.gov.cn/htmlc/wangluowenzhai/2009/8/3538110335.html

[10]李岩.论篮球快攻战术的合理运用[Z].2009.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YSJ20091207.hem

猜你喜欢
短距离长距离中国男篮
FIBA2019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技术统计分析研究
猪猴跳伞
宝马一举打破两项世界纪录 连续漂移8小时 边跑边加油
矿用长距离大倾角上运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短距离加速跑
漫长的行走踏入长距离徒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