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辩证唯物主义的时代内涵

2020-11-18 00:16杨鲁顺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22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矛盾马克思主义

杨鲁顺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科学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筚路蓝缕,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余年奋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锐利思想武器,学会运用它来指导实践、形成理论,就会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

1 辩证唯物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通过分析历史与现实、经过思想的加工,既批判原有的旧思想,又开创全新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宗教神学对人的影响极其深刻,而神的存在只不过是以自然的存在为前提[1]。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也开始反抗封建愚昧,但始终无法突破旧哲学的束缚。旧的唯物主义就将某一物质作为世界的本源,看不到是现实世界的变化,在认识论上也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桎梏,这很明显有失偏颇。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既肯定了物质为世界的本源,也承认事物的变化、运动。以往的人只是从头脑中去创造某个概念,只研究神的活动而否定了现实的人的存在。只有从人化自然这个现实出发,肯定人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为人的发展创造物质生存条件,为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 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我们要在实践基础上形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通过理性的认识去指导现实的实践,然后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一直往复。同样,只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实践、认识的不断循环,才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在注重实践的同时,要学会运用矛盾的观点指导工作。一方面,要研究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正确的分析历史与现状,做出科学决策,处理好建设过程中的矛盾所在。另一方面,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进入新时代后,要善于抓住国家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特殊性,要敢于提出新思想、新举措、新办法指导新的实践。只有掌握矛盾的特殊性所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达到矛盾的化解和事物的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2 辩证唯物主义是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1 坚持唯物的观点,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指导工作

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首先要学会的,也是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坚持物质统一性原理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要求对国情有全面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是什么?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从当前这一客观实际出发,将发展生产力始终作为重中之重,只有发展才能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筑牢。当然,客观实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4]。”过去的发展方式粗放,效率较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在新时代下如何统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就要坚持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既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20 年10 月26 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作用下推进中国经济体变大变强[5]。

2.2 坚持矛盾的观点,树立问题意识以化解发展中的难题

现实中的问题与困难便是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运用矛盾分析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问题意识,不仅要看到问题的实际存在,还要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6]。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我国现在社会发展状况同以往发生重大转变,从追求吃饱到吃的更加绿色健康,从出行靠自行车到高铁、火车、汽车等,这充分体现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还面临不少的风险与挑战,比如社会不公、贫富分化,权力腐败、物质主义泛滥、人文精神失落等。如果我们不迎难而上、因势利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些矛盾不断积累,就有可能进一步向不利方面转化。许多矛盾是这个发展阶段必然出现的,是躲不开也绕不过去的,我们必须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党的方针政策来应对新的困难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学习本领,认识工作中发生的新变化是由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用的结果,转变以往的工作办法,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2.3 坚持实践的观点,注重理论引导以推动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我们不仅需要勇于探索,还需要善于借鉴、不断探索。对于被实践证明正确的东西就要敢于坚持;对于实践证明了错误的东西,就要敢于改正。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我们党一贯重视理论的指导工作,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将社会发展的正确做法逐步积累起来,形成新的发展理论。理论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的越是深刻,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引领作用就越是显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高度重视理论的指引作用,就是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于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要坚定不移,不能够左顾右盼、犹豫不决。只要我们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就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推出新的理论去指导新的伟大实践。在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也一定能够紧跟时代,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前行。

3 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我国开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的新征程,未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还会面对诸多挑战。当前,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从党的从严治党斗争中可以看出,一些党员没有过硬的理论基础、没有足够的处理问题能力,面临社会中的一些不正之风时,很容易被拉拢侵蚀,最终因缺乏理想信念而坠入腐败的深渊。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要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信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真理支撑起来的信仰,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要坚定它所揭示出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信心,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为大多数人谋利益。

4 结语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辩证唯物主义。要真正弄通辩证唯物主义,必须结合自身实践去思考,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不是要把它作为我们谋生的工具和养家糊口的本领,而是要“转识为智”,丰富自身内涵,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矛盾马克思主义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矛盾的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