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管理之我见

2020-11-18 16:10黄善林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长江丛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中职学校

■黄善林/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当前,在新的形势下,中职学校的办学和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各种产业需求的人才综合素质更高、技能更好,而中职有其自身短板,而又遇到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如何在现状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迅速发展?探讨如下。

一、影响一个学校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机制

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可见管理机制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没有学校章程或师生、社会不认可学校章程情况下,学校必须用心构建学校的机制,让学校发展的每一个思路都能激发正能量,推动学校的发展。试看学校的机制构建及产生的效益:

(一)学校行政处横向管理,专业部实行纵向管理

学校按相近专业分设四个专业部,分设专业部之后,强化专业部管理。各专业部接受行政处布置工作和接受检查监督,专业部负责把行政处的要求落到实处,学校给予专业部人财物的处置权。因为管理得好、教学质量高的专业得到了社会和毕业学生的肯定,大大提高了专业的知名度,专业部甚至还实行划分数线录取学生。2012年8月之前行政处是学校实施管理的唯一路径,当时在校生是923人,2016年9月在校学生3197人。

(二)切实推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学校在2014年9月前教工代表大会虚化,行政主导过度。此前每年的评优、评先、竞岗竞聘三个时段学校领导接到的投诉的无数,领导疲于应付,这就是行政揽权的结果。

2014年6月起,学校由党支部主导,带领行政处和工会利用半年时间内外调研对比,制订本校评优、评先、竞岗的制度。经过各专业部工会小组反复讨论修改,多方面征求意见,并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反复酝酿,最后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集体表决通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教代会提案制度。几年来提案件数:2014年30件,2015年5件。这些提案先由各专业部组织酝酿、收集,经专业部统一意见后,以书面提案形式提交学校教代会审议。教代会的权利正常运行,并不会削弱行政权力,反而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大大增进了团队的团结,形成了正常的工作生态环境,同事之间保持着友善和公平的关系,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1]。

(三)发挥党组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保证作用

从2012年10月起,学校以党支部为核心,成立由支部、工会、专业教师代表组成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与核算监督小组,2013年11月又成立支部、工会、专业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校教学设备采购与监督小组。

党支部独立行使党组织的监督和保证权,确保学校能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学,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办事,保证学校正常安全发展,保证教师与领导班子成员心清气正,得到师生尊重。

二、培养团队精神、发挥团队合力的最关键——团队首长

团队精神的要求是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共同提高。这就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激活起来,才能互相起作用。

团队成员是否激活,就像一个班级是否优秀,关键在班主任。对学校来说是校长、专业部主任、各行政处负责人等。团队不论大小,为首长是关键。

让层级低的普通职工走在团队的最前缘。领导虽在边缘位置而又要能引领团队,照顾团队,这样才算是优秀的领导。

一般来说,一个团队,大至一个学校,小至一个专业组,如果以首长为核心,就有一圈职工是边缘人,这些边缘人如果没有人关照到,他们很难进入团队核心,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可能[2]。那就一辈子不参与团队中心工作或一辈子不能为团队中心工作作出大的贡献了。你把他们当做边缘人,他们习惯也把自己当做边缘人的。这种人越多,单位负能量越多,事业越难办。

学校层面对教师工作只考核到专业部,对学生方面只考核到班级。提倡专业部内部对专业组进行考核,以考核工作数量质量为主。对各层级团队考评出来之后,各团队的先进人物很自然也就出来了,教师学生容易信服。

学校通过制度推动对师生捆绑式管理,鼓励师生团队抱团取暖,互相牵拉,互相提醒,抱团发展。对个别拖后腿现象,由其团队集体帮扶,集体拉一把。其实没有一个人愿意独立于团队之外的。这样之后,学校的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逐步变成了自主治理模式。团队的团结、团队的合力自不待言。

三、中职招生困难破解的最好办法——质量

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这一块的教学质量问题、教学研究问题、教学方法问题,关注、研究的人不多,缺乏具体的指导。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中职质量问题更应引起关注。办学质量好了,社会声誉提高,招生难题自然破解。

质量的得来,有几个要素:教师、教材、设备。

教师课堂教学的“三不讲”制度:不备课不讲课、不点名不讲课、学生不安静不讲课。要求教师管教管导,讲究课堂效率。课堂时间分配的“三个三分之一”制度:三分之一时间老师讲解、三分之一时间师生互动、三分之一时间学生展示[3]。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实训课教学的“三个步骤”制度:一是课前明确目的和步骤,要求学生把步骤抄写在笔记本。二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轮流操作,先说后做,其他小组成员在旁观看。三是教师点评,检查学生笔记,布置作业。

教材选用。以专业教师选用为主,提倡教师自编校本教材,由一线授课的专业教师参与教材选择和编写校本教材,更加符合教学需要和教学实际,克服了以往给什么教什么、给什么学什么的被动教学状态,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

设备的更新与使用。实训设备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实训开出利用率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设备更新必须以企业生产发展为引领,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形式,实现设备、人员互通使用,把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有机地链接起来,真正实现产教结合。

当前形势下,学校的机制、团队、质量三个方面搞好了,学校就活起来了。

四、“以人为本”的中职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进行的基石,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应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观念。在学校的管理中,教师是第一要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学管理必须要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有被赞扬、被重视的愿望。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使每一位教师都有展露才华的机会和空间。

中职学校在管理方面还应该对教师的地位重新定位,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服务学生,在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指引方向,奉献与学校与学生。管理者不仅是发号施令的指挥官,更是落实管理制度的领导人,是为广大教师和学生进行服务的。

中职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学习范围,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目前,中职生多是应试教育的“被淘汰者”,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快乐成长、成才[4]。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发展则是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落实点,管理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双师型、师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因此,中职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发展,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事业人才和教育人才[5]。

五、结语

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学校管理人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培养团队精神、发挥团队的力量,相互支持和监督,共同进步,提高学校管理质量。另外,中职学校要创新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竞争力,提高学校招生的优势,促进中职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中职学校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