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由无序向有序的规范化发展

2020-11-18 16:10李雪竹河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无序广大青年公民

■李雪竹/河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有序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始终将有序政治参与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稳步推进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并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随着网络化进程的推进,网络政治参与成了重要的政治参与渠道,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着机制尚不成熟,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群体性事件等时有发生,这些给网络政治民主建设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为此,应当深入分析青年网络政治参与问题,推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从无序向有序转向。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及特征

从政治发展史视角看,政治参与是古而有之的政治活动,不过在传统社会中政治参与者多为贵族、官僚等社会特权阶层,普通民众在政治活动中往往是无言的“他者”。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参与产生于现代社会,特别是议会制、民主选举制等现代政治制度的产生,为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现实可能。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境遇下,虚拟的网络平台成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也成为影响公共决策、社会治理、政治监督的重要方式。所谓网络政治参与就是以新闻网站、社交平台等为政治参与渠道的政治实践活动。

首先,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平等性。在网络政治生活中每个公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甚至对公共决策、司法公正、社会治理等“品头论足”,这些拓展了广大青年的政治参与渠道,也提高了普通青年的政治话语权,所以说,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平等性的特征。其次,网络政治参与具有虚拟性。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个体可以完全摆脱身份、地位、性别、学历等外在因素的限制和束缚,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从而使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具有虚拟性的特征。此外,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互动性的特征。在网络平台上网民可以点对点地与官员进行沟通,也可以即时就某个政治事件、公共决策等展开讨论,从而使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互动性特征。最后,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即时性的特征。网络政治参与拉近了网民的距离,网民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方便快捷地进行政治交流和信息沟通,这些大大增加了政治生活的不确定性,也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1]

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无序化的表现

首先,情绪化。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等拓展了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渠道,也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多种可能,但是也给青年政治参与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少数青年在网络平台上宣泄情绪,发表不负责任的过激言论,这些给公民政治参与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其次,非理性化。在网络世界中信息可以被分享或过滤,特别是在垃圾信息泛滥、负面言论流行的网络环境中,只有屏蔽或过滤掉消极、否定的政治言论,才能够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政治生态。当前非理性的网络言论仍有着较大的生存空间,并且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有些青年发表非理性化观点、偏激政治言论后发现,在网络空间中找到了许多与自己观点及意见相近的网民、网站等,这些强化了他们的政治观点和政治信念,也使他们的政治思维、政治意见等变得更加极端。此外,无组织化。在无序的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多数青年都是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发表政治言论、评价大政方针等,这种政治参与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个体性、无组织性等。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往往能够衍生出具有较大舆论影响的次生网络政治生态,这种次生网络政治舆论可能会顺应主流网络政治舆论,推动政治民主化、法治化建设。另一方面,如果次生网络政治舆论与主流网络政治舆论相悖时,可能会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

三、从无序到有序: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化发展

(一)推进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

首先,拓展青年政治参与的正式渠道。应当完善人大、政协、群众自治等政治参与制度,畅通青年政治参与渠道,为青年提供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减少各种无组织化、极端化、非理性化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的发生。此外,优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律环境。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网络政治参与机制,比如美国的《信息自由法》《电子信息自由法》等就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原则、要求、方式、内容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些为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提供了保障。所以应当明确网络政治参与的技术标准、监管方式、法律底线、基本要求等,推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建设。

(二)推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理性化

首先,培养理性参与意识。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网络政治参与效果与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应当通过思政教育、价值观教育、普法教育等方式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不断提高广大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程度。还应当通过网络文明创建、网络道德教育等提升青年的政治素养,提高青年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解程度。此外,培养青年的理性参与能力。应当通过形式多样的政治实践活动培养广大青年的政治参与能力,提高广大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水平。比如可以引导广大青年参与学生会、党组织、工会、村委会等社会组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青年的政治参与能力;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青年的社会参与能

力,增加广大青年对国情、社情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广大青年的政治参与水平。

(三)推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组织化

首先,培育青年意见领袖。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网络大V、意见领袖等往往具有较大的舆论影响力,能够引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舆论导向,提高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化程度。所以应当有意识地培养网络意见领袖,提高知识精英、独立知识分子等在青年群体的舆论影响力。比如可以培养一批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硬、网络影响力大的大学青年教师、青年政治学者等,在电视节目、新闻网站、社交平台等方面的社会知名度,提高这些知识分子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此外,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非政府组织成了影响政治及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当积极扶持非政府组织,以非政府组织提升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比如应当支持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维权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发展,以社会团体引导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促使青年以组织化方式参与网络政治活动。[3]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对于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着情绪化、非组织化、非理性化等问题,这些影响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质量及效果。为此,应当推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从无序向有序发展,解决青年政治参与中的混乱无序问题。

猜你喜欢
无序广大青年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车身无序堆叠零件自动抓取系统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环境无序性对消费者多样化寻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云的自传
十二公民
远行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