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教材读写结合点,以仿写作阶梯登上习作高楼

2020-11-18 03:31郑笑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0期
关键词:结合点阶梯习作

郑笑珍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茅盾说:“模仿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现代诗人何其芳告诉其弟:“初学写作,须经过有意或无意的模仿阶段,从中学会写作技巧。”语言大师吕淑湘指出:“要想学生熟练语文的使用,只有通过不断模仿和慢慢积累经验才能实现。”高尔基也说:“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名人大家都是从模仿别人开始的,善于模仿的小学生也应该如此。

借助教材内容给学生安排仿写训练,逐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水平便会从不断模仿、重复写作中学习、积累经验而得以提升。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的方法,抓住教材读写结合点,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写作练笔,帮助学生从读迁移到写。学生会从最开始的不敢写、不愿写到敢于模仿、学会借鉴,再学习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慢慢地登上习作的“高楼”。

教材中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最佳读写结合点在哪里?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低年级的读写结合点在课文中的“好词”,中年级的读写结合点在“好句、好段”,高年级的读写结合点在“篇章、结构、思想”。因此,我尝试搭建了四个仿写的阶梯,即仿写词语、仿写句子、仿写段落、仿写篇章,以此降低习作的坡度,减轻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稍稍发力,便能登上一个阶梯。学生尝试了到写作的乐趣,便会乐于动笔写。

一、在一年级搭建“仿说”阶梯

笔者在教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时,抓住教材中的短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让学生思考,用相似的短语回答“弯弯的”“蓝蓝的”后,提高一点难度,让学生思考回答“AA的BB”句式。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并不觉得难,反而觉得很好玩,可以有很多的答案。当然,一年级只是读说结合,并没有写,但“说”是“写”的前提,所以,我有意识地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思维上的训练,寻找教材中的说话点,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二、在二、三年级搭建“仿写词句”阶梯

经过两年的课文学习之后,学生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写作素材和优美的词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此时,便可以引导学生揣摩词句,感受课文句子用词的准确性和结构的生动性,并让学生模仿句子结构,反复练习,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中有一句“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我先让学生填空“像似的”,学生觉得简单,纷纷说“太阳像火球似的”“月亮像小船似的”。我趁机讲解比喻句的特点。接着让学生挑战难度高一点的填空:“有,像似的,着。”我引导学生写小动物,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来想象。学生很快想到了:“松鼠有一条大尾巴,像降落伞似的,打开着。”“燕子有一条小尾巴,像剪刀似的,张开着。”“兔子有一个小嘴巴,像三角形似的,嚼动着。”又如,三年级《秋天的雨》中有一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句子意境优美,我便引导学生欣赏完其美感之后,让学生仿写比喻句“的像”,学生很快想到:“弯弯的月儿像一只小船”“红红的苹果像一张张笑脸”“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小灯笼”“红红的高粱像一支支火把”……在此基础上,我提高要求,让学生模仿全句,没想到有的学生写出了“黄澄澄的雪梨像一个个小葫芦,在枝头晃啊晃啊,晃来了丰收的喜悦”“红红的高粱像一支支火把,在夜色中照啊照啊,照来了秋天的温暖”这样如诗般的句子。可见在模仿过程中,有的学生确实能够得到句子结构和表达的启示,能够很好地运用词语。

三、在四、五、六年级搭建“仿布局谋篇”的阶梯。

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许许多多生动的课文,积累了一些优美的句子和生动的词汇,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从这些词汇和句子得到启发,学生知道了某篇习作该写什么、该如何写,其成了学生易于理解、模仿、掌握的写作榜样和素材。我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充分把握、深刻体会课文内容之后进行仿写,让学生学习课文如何表达,缓解了学生写作的难度,学生的模仿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这种教法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要求,比教师在课堂上天花乱坠地讲解更简单、更有效。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观潮》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后,让学生仿照文段按从远到近、从视觉到听觉的角度写一段话。教学四年级下册老舍的《猫》《母鸡》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和母鸡的感情——两课文开始说猫的性格“古怪”,说“一向讨厌母鸡”,但后面却又表达了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让学生仿照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学习《秦兵马俑》后,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的精美片段“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学习作者“所见所想相结合的描写方法”进行近端仿写。

又如学完《翠鸟》第二段后,首先让学生熟读文段,然后进行分析:这一段句子与句子之间是总分关系,第一句是总起,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二至四句是分句,围绕“鲜艳”进行具体描写。由此让学生认识到:一段话要围绕一个特定的含义,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和表情达意。接着以“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为总起句,让学生从课堂、少年宫、大课间等方面进行练笔实践——写片段。学了《我们的民族小学》以后,我让学生观察学校,学着写《我们的长安一小》;学了《爬天都峰》以后,我让家长带着孩子去爬莲花山,然后对比着写一篇《爬莲花山》;学了《赵州桥》以后,我让家长带着孩子去参观虎门大桥,迁移作者的写法写《虎门大桥》,从片段到篇章,在模仿、强化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抓住课文的读写结合点,不仅让孩子更深刻地领悟了课文内容,还因为有课文引路、有作者无声指导,学生知道可以怎样写,心中也有话可写,懂得了要有序地把想说的话写出来。慢慢地,孩子们也做到了言之有序,学会了布局谋篇。实践证明,抓住教材读写结合点,从易到难进行仿写,搭建一个个从低到高的阶梯,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步提高,便能成功攀登上习作的“高楼”。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于学生而言就是优秀的模仿对象,学生能凭借仿写、举一反三实现阅读写作技能的提升。让学生清楚自己要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有根有据地进行模仿训练,教师如何选择让学生仿写的句子很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斟酌词语的运用,考虑句式结构、段落构成,开头与结尾要照应,过渡要承上启下,叙事要结合描写、抒情、联想等,使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通过反复的仿写训练,敢于下笔去写。当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写作意图时,便能够模仿,再分析自己的生活经历,将自己的经历转化为素材,在写作中呈现,此时便实现了从“要我写”到“我要寫”的转变。当然,这只是写作的入门,想要真正写好作文,还得会变通和创新。

只要有心,只要用心,精心研究文本的特点,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我们就一定能找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良方妙法。

猜你喜欢
结合点阶梯习作
写作要找到“结合点”
常识:斜坡与阶梯
三年级读写联动教学方法初探
“三项工程”与新兴合训专业建设的结合点
爬阶梯
艺术创意阶梯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