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现状分析

2020-11-18 11:01王凯
时代人物 2020年22期
关键词:毕业生高校

王凯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的就业环境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大学生们的就业形势呈现出一种稳中求高的状态,并且趋于饱和稳定。现阶段,已经离开学校但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都是社会、政府、学校,以及家庭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已经离开学校但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展开就业帮扶,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该文在分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离校未就业高校畢业生就业帮扶策略,希望为强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帮扶 高校 毕业生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9-QN-014)

离开学校但未就业的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学校、家庭,也是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已经离开校园但是还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帮助他们就业。如2009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这些法规在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问题上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需要学校与政府部门从已经离开学校但是未入职的高校毕业生身上寻找特点,完善和优化求职服务以及指导的服务,让学生们能更便利地从服务上得到求职保障,增添毕业生们的求职信心,让他们在周到的求职服务中能顺利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针对高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一般是以学校为核心、政府部门为主要指导,用人企业部分参与的形式。政府部门在大方向上制定方针政策,给工作开展制定大方向的指导,其中包含了政策、资金支持及法律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企业承担着文化、经济、环境、指引等社会责任,以及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功能,每年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能。现阶段,毕业生总数与企事业单位劳力需求总数不平衡的问题较为普遍,大多公司与企业更偏向招聘优秀毕业生,因而一些专业能力较弱,就业相对较困难的学生们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阻碍。而人才代理机构与一些公益帮扶组织对于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们投入的精力不大,给予的关注度不够。这就导致了部分就业困难的毕业生们缺乏合适的途径和能力去寻找就业机会,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措施也就无法满足这些毕业生们的实际需求。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策略

(一)学校与政府加强就业帮扶

提供就业指导培训。高校应将人才培养以及学生就业作为学校管理工作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式,积极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建立实习培训基地,让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并能得到同步提高。具体来说,针对高校学生特点可以制定一些合理的就业指导政策,如毕业生离校前,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包括提供面试场景、模拟创业实践活动、进行就业政策的宣讲以及关于就业方面的培训等服务,通过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整个流程的帮扶活动,保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能够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部门应尽可能地收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信息,对于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就业愿望强烈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应当了解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特点、发展上的需求,合理组织专业技能鉴定、职业能力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快速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明确自己的就业定位。

转化帮扶途径。无论是高校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重视把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透明化和智能化,要将职责贯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的始终,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如让有部分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选择灵活地自由就业。户籍通常是制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自由灵活就业的重要影响,部分城市的户籍制度限制也是人才流动的一大制约因素。政府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把此项改革措施作为有效提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提供政策支持。对于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落实好小企业税费减持及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的政策,为已经离开学校但还未开始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基础保障。其次,利用政府部门的基层就业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力求开拓毕业生们的就业范围。为更好地调动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可考虑改善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的薪酬待遇和生活环境,让毕业生把自己的职业追求与国家的实际人才需求相融合。此外,优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提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创业热情和创业能力。高校与政府部门需要协同打造创业能力培训体系,并重视完善创业园、科技园等创业服务设施,在全程跟踪辅导和提供政策咨询的基础上,设置自主创新风险基金、健全大学生自主创业信用体系,从而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 与企业单位合作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鼓励用人单位转变招聘方式。一方面,高校与政府部门应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进行适时调整,对未就业的毕业生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保证已经离开学校但还未就业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能够有通畅的信息互通互选渠道。高校和政府部门应充分了解当地的就业情况与经济发展情况,用恰当的人才匹配来帮助企业减少用人成本和运行成本。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鼓励用人单位利用远程或者是网络招聘等方式去招聘员工,为广大就业毕业生们减少经济负担。政府部门是就业帮扶地督促者,高校是为毕业生们就业服务指导的操作员,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上,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将形成一股合力,在充分了解毕业生们就业需求前提下,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让毕业生们的就业前景更加明朗。

优化就业指导层次。除了指导毕业生们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创业观,还要指导毕业生对就业政策进行正确解读能力。在指导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做好求职规划层面上,着重注意心理层面的教育。使这些学生認识到自身能力与职位需求的差异,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其做出和自身能力相匹配的职位选择。

(三)为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建立绿色就业通道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人的力量。高校毕业生正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或者是各个用人单位都应当为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建立绿色就业通道。通过规范用人标准,坚持机会均等原则,建立务实的用人标准,以能力和业绩为指导方向,减少对学历的盲目崇拜,尊重弱势群体的职业发展与需求,摒除就业地理上的歧视偏见,让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能够有平等的求职机会,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共同为社会需求发展进行精准培训养。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可以依据企业的需要提前将企业制度与理念传输给学生,有效利用教育资源与企业社会资源实现工学结合。此外,高校合作企业还可推出“助学助业基金”,这样不但可以让家庭有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还可为企业储备人才。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对于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正在明显加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项工作关系到民众生活、国家安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单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更是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和用人单位来共同解决的现实问题。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积极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广大毕业生们的就业问题能得到更好更快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陈强,徐雪婷.合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J]Liaoning Economy,2014,(W2014392):94-96.

[2] 杨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现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4):118-119.

[3] 赵英.基于辅导员工作视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山西青年,2020, (12).

[4] 马赫.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就业追踪及帮扶机制构建研究[J]就业指导,2020(01).

[5] 邓峰,郭建如.人才竞争、跨省流动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毕业生跨省流动的路径、空间分布与就业状况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7).

猜你喜欢
毕业生高校
北京服装学院公共艺术系2021年优秀毕业生作品选登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