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

2020-11-18 11:01刘帮夏新彬李前隆刘文静
时代人物 2020年22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问题

刘帮 夏新彬 李前隆 刘文静

摘要: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尽管社会实践活动在各高校经历的多年的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参与社会实践者的价值观取向功利化、参与态度不端正,形式主义严重、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社会实践系统指导工作不足,专业老师参与度较低、学校考核机制不健全、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缺乏。通过加强参与各方的交流、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内容种类的多样化建设方式来解决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的完善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

作者简介:

刘帮(1989-)男,汉族,籍贯河南永城,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

通讯作者:夏新彬(1983-)男,汉族,籍贯新疆奎屯,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由学生组成,并由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较为集中的集体性活动[1,2]。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独立自强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也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备受社会的关注,因此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高校社会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降低了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带来的教育意义,甚至脱离了进行社会实践的初衷。因此通过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增加大学生教育的预期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与社会实践者的价值观取向功利化。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不断的涌进校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因此造成部分大学生存在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不高[3]。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参与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来源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及社会经验的积累,但服务社会的思想意识较为薄弱。更有甚者,功利化更为明显,只注重物质利益方面,片面的强调自身个性及权利,存在着不劳而获的思想,缺乏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奉献意识。

态度不端正,形式主义严重。高校大学生本应通过社会实践,达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奉献社会、锻炼独立自强及适应社会能力的目的。然后,在当代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社会实践当做学校培养计划中必须要修满的学分而不得已去完成的学业任务,从而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努力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自己。更有一些学生,直接做一些假的实践报告,应付学校的检查。对于一些高校,为了完成学生社会实践的任务,将社会实践形式化,象征性的组织少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组织一些“突发性”或者短期性的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到邻近的工厂参观、到附近的社区做一些简单的调查等,这些社会实践太过于形式、虚多实少,从而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收获很少,达不到社会实践真正的目的。

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开展已经历了40多年,然而各高校还是普遍在假期期间大规模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模式老套,从而限制了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的形式及内容上缺乏创新的决心和力度,不能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与时俱进,创新社会实践模式,而是一味的照搬過去的模式,不断的进行重复,进而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大学生,面对几乎“八股文”式的社会实践,常常表现出兴趣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社会实践系统指导工作不足,专业老师参与度较低。许多高校为了保证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人身安全,更为了保证社会实践的预期效果,往往会以老师带队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指导。这些带队的老师一般为学校团学管理人员或者是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尽管这些老师都有着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欠缺专业知识,因此不能有效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专业的指导,降低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然而在当今的各高校中,能够参与社会实践的专业老师不多,同时该方面专业老师的人员也相对匮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学校考核机制不健全。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标准,主要以学生提交的一些社会实践回执证明、实践报告为主要依据,从而造成一些学生委托一些自己并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公司、企业或者当地社区在自己的实践报告中盖章,进行虚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付学校的考核。

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缺乏。高校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往往会牵涉到交通、住宿等方面的费用,这些费用也大大超出了学生在校内的消费水平,从而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尤其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尽管高校会为学生社会实践划拨一些专项资金,但对于一些参与人数较多、持续时间较长的社会实践活动,基本起不到有效的帮助。经费问题也是制约社会实践开展的重要因素。

2.应对社会实践中存在问题对策

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效的解决社会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更一步的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整体水平,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加强参与各方的交流。首先学校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各学院辅导员老师等可以成立一些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社会实践调查小组,一方面为指导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特长、性格特点及专业知识水平,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实践项目,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上报各学院或团委等社会实践单位,从而这些单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与学生专业相关性较强与学生兴趣一致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要与实践单位进行沟通,学校应及时的把实践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公布于校园网站,为学生选择。学校与单位要建立日常的交流机制,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校也要和教育部门交流,正确理解政府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政策,建立相应的宏观管理机制。

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更好的去认识社会,提升自身本领。另一方面,高校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减轻大学生花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交通、食宿等方面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保障学生的人生安全,进而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社会实践内容种类的多样化建设。各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中,应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要在社会实践的内容方面多下功夫,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不应一味的循规蹈矩,重复之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的规模上,要逐渐由一人一队向团队型甚至区域性更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做到学生全部参加,学校的教师及干部也应广泛的参与。在内容方面,应由调查访问为主向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发挥科技文化智力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勤工助学、社区援助、跟班劳动、挂职锻炼、知识培训、便民服务、高新科技产品技术推广等内容形式多样化,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活动[4]

参考文献

[1]张子建.大型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01) : 62-63.

[2]刘韧,贺宗彦,易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06):99-101

[3]高莎,王微.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以温州市“新青年下乡”活动为例[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49-53.

[4]罗韬.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05):181-183.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大学生问题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