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老教材应对新高考

2020-11-18 03:31付香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习惯教材

付香成

【摘要】2021、2022届学生使用的是老教材,参加的是新高考,这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关键词】老教材   新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1-005-01

一、认真学习落实新课程标准,做好新老教材的过渡工作

1.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是什么;研究新课程标准,明确考什么,如何考;落实新课程标准,明确如何做,并扎实去做,对照并逐项落实。

2.认真研究新高考变化。关注新教材中有而老教材没有的篇目,关注新高考重视的强调的而老教材中没有或者不那么引人注目的考点。虽然我们这一届没有使用新教材,但作为教师必须要去学习和研究,并作好相应的补充教学。要特别重视新教材中提出的18个任务群的落实,尤其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跨文化专题研讨等“新概念”也不可忽略。

二、转变观念,立足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标,新高考,呼呼我们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模式,立足课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 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的“学。教师要从单一的文本解读里走出来,多去启发学生感受和发现; 从滔滔不绝的讲授中走出来,用心组织学生开展良性互动的学习活动; 从过分模式化的课堂里走出来,着眼于“活的”、”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多让学生自己发现,展示,讨论探究,总结归纳,真正把思维权、演练权、表达权、归纳总结权还给学生,坚决克服“满堂灌”的做法,真正打造“生本”课堂,杜绝“低效”“无效”的教学现象。

2. 从“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到“团队合作,齐心协力”。坚决杜绝“一篇课文一个教案一种教法”的做法,坚决杜绝“坐、等、要”的行为,团队每个成员都要行动起来,为教学出谋划策,每人每一学期拿出几节高质量的课(具体数量根据团队人员的多少而定),精心准备,反复打磨,并在教研会上讨论研究,补充完善,形成教案,教师再根据教案进行二次备课,以确保备课的质量。

3. 从用教材教语文,到用资源教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联系,在具体情境中,完成相关的语文任务。

4.  从“教课文”到“教类文”,从学一道题到会一类题。进入高二,新课教学时,要适当对接高考,加强学法指导和答题训练,注重能力迁移。

三、重视基础,加强积累,养成良好习惯

1.基础知识,要想方设法落实,做到人人过关。并通过各种形式夯实,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2.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好的习惯养成了,不仅有利于高考,而且会让学生终生受用。主要抓好以下习惯:工整书写的习惯 ,课外阅读的习惯,勤于练笔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

四、加强阅读教学,提升阅读能力

新教材倡导的各种理念和方法都离不开“读书”这个根本,因此教学中要努力减少灌输式讲解,减少“刷题”,多匀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学,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

1. 加强经典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篇目,经典诗文,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精读、泛读、跳读,批注等读书方法,培养理清思路、筛选整合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主旨、评价观点、赏析语言、探究意蕴等基本能力,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加强群文阅读,拓宽阅读面

努力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学生对某个作家某个作品某个话题的兴趣,提出群文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群文构成可以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同一个主题不同作家作品等,让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提升能力。

3.加强整本书阅读,实实在在引导学生去读,而不是找一些题目,机械背诵答案。“整本书阅读”的功夫在课外,应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交流分享活动。老师也可以给一些引导,主要是读“某一类书”的方法引导和閱读建议。

4.加强课外阅读,强化阅读积累。多读课外书籍可以开阔阅读视野,丰富语文积累,学习文章写法,增加文化底蕴,教师要指导学生摘录,批注,写读后感等,要求学生做摘抄,并检查。

5.重视每一类文体的阅读,散文、诗歌甚至戏剧,不要以为这些年高考考小说,就只训练小说一类。实际上,每一类文本的阅读都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急功近利。

五、注重思维训练,优化思维品质

1.重视学生感悟、鉴赏等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思考、领悟”方面获得应有的发展,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

3.加强作文思维指导和训练。写作过程是多种思维方式,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综合运用过程。然而,部分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明显不足。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扎实落实包括必修与选修教材所涵盖的想象、思辨等能力的写作思维指导和训练。

六、以读促写,创设情境,强化写作训练

1.开展读写活动,以读促写。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写作活动,如教完《归去来兮辞》后,可布置学生写“我看陶渊明隐居”“从陶渊明隐居说开去”等,教完《滕王阁序》后,可安排学生写“假如你来到滕王阁,你想对王勃说些什么”。这样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提升学生作文水平。

2.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情境,或创设情境,开展作文教学。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慧眼和善于感悟的心灵。强调学生写日记,随笔,札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总之,多写才是硬道理。

3.指导学生写作方法,审题、构思、组段、开头、结尾、语言等需要强化训练,可以整篇训练与片段训练相结合。

4.要特别重视思辨类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能全面深刻地分析问题,能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循序渐进认识事物。

综上所述,可见老教材下的新高考,教师既要守正,也要创新。守正就是保留原来好的做法,如重视基础,加强积累,读写结合,强化习惯等;创新是指转变观念,立足素质,提升能力,广泛阅读,注重思辨,盘活资源……学生既需要适当的刷题,更需要广泛的读书、丰富的积累、实际生活的体验、感悟和运用……这样,即使使用的是老教材,面对新高考也能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习惯教材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教材精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好习惯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