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小小的火》的存在主义解读

2020-11-19 05:45田宁天津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米娅克尔存在主义

■田宁/天津师范大学

一、前言

伍琦诗的新作《小小小小的火》一经出版,便获得2017年美国图书电商年度小说的殊荣,后拿下27项年度图书大奖,小说讲述了西克尔高地循规蹈矩的理查德森一家受到新来的房客米娅母女的影响,各自开始寻找新的人生意义的故事。

存在主义是兴起于19世纪末的哲学运动,存在主义者们认为,人的存在是虚无荒诞的,人们被偶然抛到这世上来,他们生来自由,但只有通过自己选择的行动,人们才有了自由的意识。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在文学领域的延伸,其基本主题是人的孤独本质与世界的荒诞性;人在荒诞和孤独中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人生意义。在伍琦诗的新作《小小小小的火》中,人生来孤独的本质、社会环境对人的异化、人通过自由选择实现人生意义等思想都通过西克尔高地人们的爱恨情仇一一表现了出来。

二、人生而孤独

克尔·凯戈尔认为,孤独是人的基本生命形态。当个体与其生存环境发生断层时,个体就会因感到与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而产生一种孤独感。个体与世界是分离的、对立的,人被扔到这世界上来,伴随着孤独、失望、被遗弃感等作为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

心灵上的孤独体现在小说中每一个角色里,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想法、疑问、秘密深藏在心底,这些羞于向人诉说的话语导致了他们的孤独感,这种孤独的特质在理查德森家的小女儿伊奇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小说一开始,伊奇被描写成一个异类,她烧掉了自己家的房子,然后不知所踪。火灾发生后,人们说她“精神不正常”,哥哥姐姐说她“是个疯子”,应该被“送进精神病院”,很明显伊奇在家中扮演着一个不被接受的角色。但是当读者从伊奇的视角开始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却又发现她所做的“违反常理”的一切是那么合情合理。她跳进深水池是因为所有家庭成员都在游泳时她却只能坐在毛巾上,她在晚上偷偷溜出去摘野果是因为母亲不允许她到朋友家过夜,用琴弓打老师是因为老师对班里同学的歧视性言语,堵住学校所有锁眼是为了报复校领导对她做出的不公正裁决。但是,大家都只看到她的反叛性行为,在米娅到来之前没有一个人了解伊奇真正的内心世界。在她眼里,母亲总是因为她的不守规矩而多加责备,父亲是“偷孩子的”麦卡洛家的帮凶,哥哥姐姐浅薄愚蠢,看似热闹的大家庭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她。每当哥哥姐姐坐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时,她总是自己一个人躲在楼上练小提琴。可见,即便是朝夕相处的父母、兄弟姐妹,也不能消除一个人真正的孤独。

三、异化的人生

现代社会体制被发明出来,之后却脱离了人的控制,成了人生存其中无处可逃的环境。存在主义认为,当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时,个体就开始被他身处的环境所感染,当个体被社会、集体所改变时,就成了被异化了的人。在存在主义者眼中,任何集体、社会都代表着对人的异化,但是人们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作出对生活负责任的选择,实现对命运的掌控。

理查德森太太是被异化了的人。从表面上看,她的生活十分美满,自己在做小报社的记者,丈夫是律师,有四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一家人住在富人区的大房子里,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车。当十五岁的她打开电视发现全国一片混乱,各地的大学生都在为公义而战的时候,她的心中也同样燃起一股小火苗,但是她却开始担心别人的眼光,担心加入抗议活动后的安全问题,担心自己的行动会影响自己的前途,所以她最后也只是做了“给报社投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在背包上缝了和平标志”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情来安慰自己。如文中所说“实用主义和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像一床沉重的厚毛毯,让她裹足不前”。[1]过于务实的她也注定在爱情上错失所爱。当她崇拜的杰米邀请她一起离开家乡去加利福尼亚的时候,她只是亲了亲杰米的脸并哭了起来,因为她开始担心吃什么、去哪里洗澡、邻居的眼光这些务实的问题。最终她嫁给了更加务实、更加安全的的理查德森先生,并像自己计划的那样买了西克尔高地的房子,像自己计划的那样生了四个孩子。她选择通过掐灭心中小火苗获取到了自己想要的美丽的房子、稳定的工作、亲爱的丈夫、健康快乐的孩子这些理想中的幸福生活的要素,而实际上这些要素成为衡量幸福生活的标准正代表了社会、他人对人的约束和异化。但是在这样的异化面前,理查德森太太终究还是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了选择,“如果邻居们现在看到她坐在黑暗中的台阶上,大概会以为她疯了,但她头一次没有在意别人的想法”[1],在这一刻,她摆脱了他者对自己的异化。

四、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认为,人被“抛”到这世界上,科学、道德都与人毫不相干,所以人拥有绝对的自由,但绝对自由也意味着绝对责任,所以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做出的选择负责任,绝对责任带来人们选择上的迷茫与无助。萨特指出:“不管作家写的是随笔、抨击文章、讽刺作品还是小说,不管他谈论个人的情感还是攻击社会制度,作家作为自由人诉诸另一些自由人,他只有一个题材:自由”。[2]而这种自由的核心即是自我选择,人就是他自我选择的结果。

在小说中,每个人物都在人生的分岔路口做了非此即彼的决定,我们很难说清哪个选择是对的,哪个选择是错的,因为每个角色都在做出选择之后也都承担了相应的后果。同样是未婚先孕,米娅和贝比选择生下孩子,同时也就选择了承受着众人不同寻常的眼光独自将孩子养大成人,莱克西选择打掉孩子,也就选择了失去孩子后内心不可言说的痛苦。同样是面对自己心中的小火苗,米娅选择点燃它们,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报考了纽约美术学院,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坚守一生。同时她也承担了独自赚学费的辛苦和与父母的决裂。她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的体验,有好有坏,但每一种体验都是通过她的自由选择而实现的。而理查德森太太则选择熄灭它,她选择了一种更加舒适的生活,但这种生活也更加平淡,似乎一眼就可以望得到尽头。理查德森太太在选择富足平稳生活的同时也承担了回首往事时心中的怅然若失。从存在主义理论看,米娅是那个获得了自由的人,她敢于为了自由放弃一切,她我行我素,从未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同时她还帮助他人实现了自由,临走前米娅留下的照片揭露了理查德森家每个人内心世界的秘密,使得他们不再麻痹自己,开始向新的的生活迈进。而理查德森太太的自由选择却完全被各种社会条件压制,条理清晰循规蹈矩的生活异化了追求自由的个体。好在最终理查德森太太做出了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文本结尾理查德森太太终于重新燃起了内心的火苗,不再做西克尔高地生活准则忠诚的维护者,像米娅送给她的画中冲破牢笼的鸟儿一样,开始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五、结语

《小小小小的火》闪烁着存在主义哲学的光芒,小说中角色的选择,情节的起伏都可以用存在主义哲学加以解释。存在主义的人生而孤独、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异化、人的自由选择等核心思想都在小说中具体的体现了出来。且在小说情节的转变和人物心境的变化中,孤独、异化之后的人物都通过自由选择给生活带来了积极的转变。通过存在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分析,作者呼吁人们冲破牢笼,找寻真正的自我的主旨呈现出来。

猜你喜欢
米娅克尔存在主义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斯蒂芬“良心”的生成与成长:《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主体意识的存在主义解读
论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内克尔立方体里的瓢虫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解救米娅
残酷现实·破灭理想·无奈逃避——戏剧《愤怒的回顾》的存在主义解读
顶尖高手
顶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