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延边朝鲜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2020-11-19 06:31李恩惠延边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朝鲜族民族团结中华民族

■李恩惠/延边大学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同时发挥学校的积极引导作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重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背景

在21世纪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在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各个民族的交流与发展,民族团结成为新时代中国进行民族工作的重点,着眼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团结教育是新时代、新形势民族发展的需要

2019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0周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参加游行的群众涵盖了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的代表,五十六个民族携手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以及精神面貌。此次的阅兵彰显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展现出了我国56个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景象。

在国庆节前夕隆重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习近平同志在表彰大会上做了讲话,总结了我国的开天辟地以来的历史成就,肯定了我国各民族团结努力的丰硕成果,表彰了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工作在民族工作一线的先进模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①

民族团结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科技时代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的便捷性给人们提供了解世界的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动态,了解国家大事,学习文化知识;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大学生是学习新知识、新思想,充实自我的黄金时期,大学生是在网络中最活跃,同时也是极易受到各种思潮影响的主要群体。“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②加强大学生“互联网+民族团结”教育必不可少。

二、加强朝鲜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对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历史使命感与民族团结意识,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③是新时代每个民族应该牢记的历史使命。朝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伟大民族。

从我国的朝鲜族的迁入史来看,从清朝开始,由两国世代友好关系到清朝为巩固边防,禁止采伐开荒,使生活在分界线上的朝鲜贫苦人民苦不堪。鸦片战争后,朝鲜也正遭受着列强的侵略和自然的灾害,加速了朝鲜人民冒禁迁入,随着清朝为增加财政收入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撤销了封禁令,为朝鲜人民大批迁入东北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曾郑重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④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朝鲜族人民与我国各族人民同生死、共患难,在进行艰苦卓绝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朝鲜族大学生更应该铭记历史,传承优秀的革命精神,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保持与我国各民族的血肉联系,共同开创祖国美好的未来,为实现我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力量。

(二)是促进民族交流、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桥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致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名,同时,56个民族又有一个共同的族名,即中华民族。”⑤中华民族这一名称深入人心,使中国各民族保持着同呼吸、共命运的亲密关系。要拓宽朝鲜族大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相互交流的方式,就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

(1)从朝鲜族文化角度出发。朝鲜族是一个能歌载舞、热情好客,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的民族,在延边地区各处都彰显着朝鲜族文化的特征,很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游客体验朝鲜族的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建筑文化等民俗文化,还可以和当地的朝鲜族相互交流不同的饮食和风俗习惯,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情感,从而加强了民族团结的情结。

(2)从民族精神角度出发。通过对朝鲜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可以使大学生了解自己本民族历史,尤其是在战争年代那种团结一致对抗外敌的精神,唤醒人们一起反帝反封建的决心,最终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在抗战中朝鲜族与我国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⑥中华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为我们国家的疆土、历史、文化、精神都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培养专业人才、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途径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④从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取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上,从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2019年12月“胖五”的发射成功,离不开我国尖端人才的付出,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技领军人物,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成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因此人才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同志会见少数民族优秀代表时强调:“你们有一个特点是共同的:你们都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事迹非常感人,贡献十分突出。”⑦经济上,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多为边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于中部沿海地区,更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来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政治上,在2014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五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群体,实现了“五连冠”,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五年获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群体殊荣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延边地区积极响应国家“招才引智”、“千人计划”等政策,为延边地区引进人才。以朝鲜族优秀人才代表金炳镐教授,在民族理论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那么作为新时代国家的栋梁和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选拔更加出色的朝鲜族人才做民族工作,发挥领导、带头、模范的作用,改善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面貌,推进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真正实现民族振兴。

三、加强朝鲜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

加强对朝鲜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在对朝鲜族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要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的渐进过程。

(一)强化学校教育,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课堂

“高等学校要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⑧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⑨大学生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从学校角度出发,作为延边民族地区高校的朝鲜族大学生更应该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融入思政课中,开设有关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结合大学生必修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从理论上夯实民族团结的基础。

其次,从授课教师角度出发,教师应采取多种模式教学的方法,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课堂,采取团结合作的模式加强朝鲜族与汉族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互动与交流,把民族团结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朝鲜族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既是责任又是义务,真正实现“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格局。

(二)丰富校园活动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学校继承光荣传统,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⑩为了更好地加对强朝鲜族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把朝鲜族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丰富校园活动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投身于校园活动中。

首先,朝鲜族的优秀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朝鲜族的饮食文化更具有代表性。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的高校,应该把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资源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开展以民族团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如此,朝鲜族的服装文化、语言文化以及重要的节日庆典都可以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接受了民族团结教育。

其次,除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关于民族团结的讲座、演讲比赛、征文等活动,培养朝鲜族大学生与其他民族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民族团结与协作。只有让朝鲜族大学生认识到只有把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才会更富有魅力与价值,也设身处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三)加强社会实践,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前途和希望,对朝鲜族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学习外,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有效的促进民族团结。

加强红色红色文化教育。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展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红日村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各大高校进行参观学习,这正是一个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红日村教育基地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互助精神,有专业的军事教官进行指导团队的团结协作互动环节,亲身实践更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磨炼意志。

总之,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④朝鲜族大学生同样有承担历史使命的责任,更要加强对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这样才能巩固民族大团结大繁荣。

注释:

①段晨茜.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7.

②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10-24.

③闫妍.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④政治学概论编写组.政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

⑤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

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2019-10-28.

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5.

⑧欧阳静,李斌,周晓洁,郝秋虎.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途径探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⑨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2019-03-18.

猜你喜欢
朝鲜族民族团结中华民族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KORE A TOWN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另类“哈韩族”:去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