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2020-11-19 09:48辽宁省凌源市职教中心
长江丛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中职

■王 艳 代 坤/辽宁省凌源市职教中心

目前,中职教育的学前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基地,作为将来的一线幼儿教师,承担着培养幼儿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习惯等都会对幼儿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日常行为问题分析

(一)学生行为规范与岗位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

中职生和高中生有别,他们的综合素养不及后者,很多学生没有升入高中就早早辍学,学困生居多,且长期以来少有教师关注,有的学生刻意博关注,肆意违法校规校纪,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经常对教师和家长谎话连篇。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前途盲从不堪,对生活和学习都是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在生活中上,很多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他人想法和感受,在团队荣誉层面上的逆反心理甚是严重,不会去服从集体利益,过度注重个人利益,极力反对家长和教师训诫。

在学习方面,很多学生学习目标模糊,还有就是没能端正好自己的学习态度,加之本体组织纪律性薄弱,上课经常会出现旷课和逃课等现象,课堂上吃零食、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个性孤僻,不喜欢被指指点点,不愿意参加校内外的相关活动。

基于上述所言,部分中职生品行和个人行为习惯方面出现了很大问题,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未来很难胜任幼教任务,难以担负起作为幼教老师的一份职责,所以说当前进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习惯养成,势在必行。

(二)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良好的职业习惯对教师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为了使学生在实习和就业中更好的适应工作就必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通过与幼儿园学校合作,与幼儿沟通交流就是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素养和习惯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作为幼儿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就要积极加强校企合作、校园合作,建立长期实习合作的机制,保持与幼儿园一线教师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实现学校学习与岗位实习的无缝对接。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中职学校与幼儿园合作不够深入,与教师的交流也不够紧密,处于一种流于形式的状态,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不扎实,对幼儿园的工作内容和标准流程不够了解,导致将来真正走到工作岗位不能适应幼儿园工作,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已经成为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习惯养成的又一大阻碍。

二、中职学生职业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一)潜移默化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就要求形成学校全员、全程、有效参与,所有学科、所有教师、任何课堂上,都应抓住有利时机,将养成教育渗透进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创设情境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多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自己思考的意愿,教师应灵活运用启发的技巧,抓住最好的教育时机,提高教育的成效,从而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快地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三)持之以恒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持久战,需要长期的严格要求与坚持。而这种坚持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需要教师和家长长期严于律己,作好表率的同时,还要坚持对学生进行长期教育,严格要求,反复检查,常抓不懈。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习惯养成策略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习惯包括通过“教师以身作则,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反复训练和强化巩固;通过游戏、故事等幼儿易于接受的形式;家园共同联合”等四个方面。

(一)纪律正规严明

纪律思想和纪律规则意识,共同组成了人类生活基本道德标准,中职学前专业学生,他们未来要从事幼教事业,所以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树立起正规化的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等。教师要将幼儿园教育常规要求深度落实到本专业学生生活和学习细节上,使其成为学生们的常规训练要素。

首先是公共规则教育渗透,学生去食堂用餐要排队,上厕所要排队,明令禁止学生在公共区域大声喧哗,要引导他们去爱护公共护品,保持周围环境卫生;其次是生活规则强调,务必要让学生保持个人卫生,在公共区域内不能玩闹,饭前餐后洗手,休息时不能打扰同学;再者是交往规则,此规则要求学生言行举止得体,不能打架、骂人,待人要彬彬有礼,对待老师要尊重,对待陌生人要友善;最后是道德规则,坚决抵制浪费水电、粮食等恶劣行为,不能乱扔垃圾,要做好垃圾分类,并且要将好习惯波及他人,大家一同守规则,一同进步。

(二)创新教学模式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时刻保持与时代共同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应该熟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与个性,在教学中创新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进行快乐高效的课堂学习。创新课堂模式最为重要,学生职业习惯养成教育,教学中要将企业文化纳入进来,将课堂还原成幼儿园的课堂,筛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此时教师可让学生自行设计课程,通过积极讨论和交流得出研究成果,最后教师予以点评,在评价环节内,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灵活深入在教学中。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必会提升,与此同时,还会促进其职业行为规范养成,旨在激发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基于此,从而更好更优的适应未来幼师行业执业标准诉求。期间,需将幼师职业全面性和细腻性、创新性、多样性等要求全面纳入技能训练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们的责任心,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管理和教育并行

管理机制优化很是重要,需要不断加大教学管理制度,在对学生评价时,需要将其日常行为作为核心衡量标准,要与奖惩、毕业条件相衔接。管理工作所涉部门繁多,并且内容宽泛,中职学校各部门要协调好各类工作。学生管理中,也要加强学生工作机构的创设,强化学生机构的协调作用,对学生管理系统的各个部门以及结构和职责关系等加以捋顺,权责到位、责任到人,不得徇私舞弊,突破原有管理教育模式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育人,奖惩并行。

教师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管理教育工作,以软教育配合硬管理,将学生职业习惯养成教育目标落实到人文环境内,教师语言需要体现幼师职业特点,这是必须要做到的,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丰富多样的语言场域,对广大中职生的生活予以丰富,开展深具专业特色的课外活动,组建合唱团、舞蹈队、管乐队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表现能力,节假日闲暇时间也要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进入孤儿院和敬老院开展送爱心活动,助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课内外渗透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让职业习惯成为中职生的一种常态化表现,并内化于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中职学前专业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重其职业习惯养成,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放在首位,突出专业特点的同时,树立严明校规校纪、创新教学体系,还有就是将校内管理和人性化教学相融合,软硬兼具,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未来就职于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时,便可全身心投入其中,向园方、向幼儿、向家长、向社会展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真正成为大众认可的园丁。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习惯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皋兰县石洞小学为例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上课好习惯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