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苍藤茎化学成分预实验及薄层色谱分析

2020-11-19 05:25潘乔丹黄元河莫绪秀谭文溚陆海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三萜类正丁醇石油醚

潘乔丹 黄元河 莫绪秀 谭文溚 陆海峰

1.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2.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药食同源植物赤苍藤ErythropalumscandensBl.为铁青树科植物,别名为蚂蟥藤、十丈藤、龙须藤等。其性平,微苦,具清热利湿、祛风活血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半身不遂、风湿骨痛和跌打损伤等[1],在民间用于清热利湿、去黄疸,其嫩叶、茎可食用。赤苍藤可用于尿酸、风湿骨病、肝胆湿热、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利等症[1-2],并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现已引起广泛关注。前期课题组也实验证实赤苍藤能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3],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赤苍藤茎叶水提物具有抗痛风作用[4]。研究发现赤苍藤茎根的化学成分中含有苏门树脂酸、桂皮酸松柏醇酯、酚类及三萜类化合物[5]。国内外学生通过GC-MS技术从赤苍藤叶挥发油中分析出二十七烷、1-辛烯- 3-醇等链状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化合物[6],从赤苍藤根茎乙酸乙酯部位分析出脂肪酸、烯酸类共13个化合物[7]。目前对赤苍藤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茎部位,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羧酸类、萜类和挥发性成分等。而赤苍藤起到降尿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茎,目前对这些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的缺少系统研究。为了更好地明确其降尿酸有效成分,本次研究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和薄层色谱法对赤苍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为日后的提取、分离、纯化奠定基础。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赤苍藤(ErythropalumscandensBl.)茎粉末购置广西赤苍藤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教研室黄元河副教授鉴定。

1.2 试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二氯甲烷、氯仿、95%乙醇、浓硫酸、氢氧化钠、盐酸、三氯化铁、硫酸铜,酒石酸钾钠、醋酸镁、氯化钠、醋酸、香草醛、氨水、双氧水、氢氧化钾(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分析纯);间二硝基苯甲酸、α-萘酚、茚三酮、氨水、铁氰化钾、溴酚蓝、碘化铋钾、碘化汞钾、盐酸羟胺、硅钨酸(上海易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分析纯);镁粉(浙江常青化工有限公司)、明胶(北京沃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化学纯);去离子水,自制。

1.2 仪器 RE-3000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低温冷却循环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HHS-21-4电热式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宏凯仪器厂);SHZ-D(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河南省予华仪器有限公司);FA1004型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ZF-2暗箱式紫外分析仪(北京凯迪莱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薄层层析硅胶板HSGF254(烟台江友硅胶开发有限公司);H2OBASIC-B超纯水机(德国赛多利斯集团)。

赛多利斯

2 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方法

2.1.1 赤苍藤茎化学成分预实验 参照《天然药物化学实验》[9]和 《中药化学》[10]中介绍的预试验方法对赤苍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2.1.1.1 水供试液的制备 称取赤苍藤茎粉末50 g于圆底烧瓶中,加水500 mL,放在50~60℃的水浴锅上加热约2~3 h后趁热抽滤,检测滤液中是否含有糖、有机酸、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酚类、生物碱、苷类或多糖、鞣质等成分。

2.1.1.2 石油醚供试液的制备 称取赤苍藤茎粉末50 g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石油醚400 mL,塞紧密闭,并且不定时的摇荡,静置12 h,抽滤,得石油醚供试液,其检查项目与水供试液一样。

2.1.3 乙醇供试液的制备 称取赤苍藤茎粉末100 g,按料液比1∶10(g/mL)加入70%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 h,抽滤,取滤液检测是否含有有机酸、内酯及甾体、酚类、鞣质、苷类、黄酮类、香豆素类、三帖皂苷类、蒽醌类等化学成分。

2.2 赤苍藤茎化学成分薄层色谱分析

2.2.1 赤苍藤茎不同极性部分浸膏的制备 称取赤苍藤茎粉末200g于圆底烧瓶中,按料液比1∶10(g/mL)加入95%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1 h,抽滤,重复3 次后合并所得滤液,减压浓缩得到乙醇提取物浸膏。浸膏先用蒸馏水混悬后,按照极性大小,逐级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浓缩后,分别得到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三种赤苍藤茎不同极性部分的浸膏。

2.2.2 赤苍藤茎化学成分薄层色谱分析 用毛细管取以上不同极性的萃取部分点样于HSGF254硅胶薄板上,分别置于不同的展开系统中展开,当溶剂前沿距板上端约 1 cm时取出,挥干展开剂。先在紫外光下(254、365nm)观察荧光,然后分别用碘蒸气和5%硫酸乙醇显色,记录各斑点颜色及Rf值。

2.3 实验结果

2.3.1 赤苍藤茎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

2.3.1.1 赤苍藤茎水提取液预试结果 赤苍藤茎水提取物中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有机酸、多糖和苷类、酚类。见表1。

2.3.1.2 赤苍藤茎石油醚提取液预试结果 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预实验结果中,三萜类、挥发油、油脂类反应现象与反应指标相符合,为阳性表现。结果表明赤苍藤茎石油醚提取物中有三萜类、挥发油、油脂类化合物。见表2。

表1 赤苍藤茎水提取液预试结果

表2 赤苍藤茎石油醚提取液预试结果

2.3.1.3 赤苍藤茎醇提取液预试结果 赤苍藤茎醇提取物中,黄酮类、酚类、有机酸、三萜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反应现象与反应指标相同,而强心苷类则没有与反应指标相同的反应现象,根据结果可知,赤苍藤茎醇提取物中可能有黄酮类、酚类、生物碱类、三萜类、香豆素类化合物,而不含强心苷类。见表3。

表3 赤苍藤茎醇提取液预试结果

续表3

2.3.2 赤苍藤茎不同极性部位薄层色谱分析

2.3.2.1 石油醚部分 赤苍藤茎石油醚部分用4种展开剂展开,见表4。由表4可知,V(石油醚)∶V(乙酸乙酯)=8∶3的展开效果最佳,用5%硫酸乙醇显色呈现9个斑点,254 nm荧光下可见3个斑点,365 nm荧光下可见4个斑点,如图1所示。

表4 石油醚部分薄层分析结果

A.石油醚部分(石油醚:乙酸乙酯=8∶3);B.乙酸乙酯部分(石油醚:丙酮=8∶3);C.正丁醇部分(氯仿:甲醇:水=6∶2∶0.2)图1 赤苍藤不同极性部位薄层色谱图

2.3.2.2 乙酸乙酯部分 赤苍藤茎乙酸乙酯部分用4种展开剂展开,见表5。由表5可知,V(石油醚):V(丙酮)=8∶3的展开效果最佳,5%硫酸乙醇显色呈现8个斑点,254 nm荧光下可见8个斑点,365 nm荧光下可见4个斑点,如图1所示。

2.3.2.3 正丁醇部分 赤苍藤茎正丁醇部分用4种展开剂展开,见表6。由表6可知,V(氯仿):V(甲醇):V(水)=6∶2∶0.2的展开效果最佳,用5%硫酸乙醇显色呈现8个斑点,254 nm荧光下可见7个斑点,365 nm荧光下可见8个斑点,如图1所示。

表5 乙酸乙酯部分薄层分析结果

表6 正丁醇部分薄层分析结果

3 讨论

薄层色谱技术和中药化学预实验均是迅速、简单、结果可以直接观察的检测技术[10]。到目前在植物化学成分定性分析使用范围比较广、使用频率高。根据预实验的结果显示赤苍藤茎水提取物中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有机酸、多糖和苷类、酚类;赤苍藤茎石油醚提取物中有三萜类、挥发油、油脂类化合物;赤苍藤茎醇提取物中有黄酮类、酚类、生物碱、三萜类、香豆素类化合物。目前研究发现在一些植物种多糖、黄酮类、苷类、酚类、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降尿酸活性[11-15],通过化学成分预实验,笔者初步推测,赤苍藤茎中降尿酸主要成分来源于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这和动物活性实验相印证[3-4]。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赤苍藤茎醇提取物各部分进行薄层色谱分析,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分至少含9、8、8种化合物。本试验初步确定赤苍藤茎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该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及其各萃取部分的指纹图谱建立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三萜类正丁醇石油醚
白芨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浓香型白酒正丁醇生成规律及代谢途径的研究
正丁醇和松节油混合物对组织脱水不良的补救应用
正丁醇/丙酸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悬钩子属三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5种石油醚前处理对不同植物样品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复序橐吾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正丁醇/煤油混合物非预混燃烧压力振荡特性
灵芝三萜组分增强紫杉醇诱导HER2+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茶病灵芝中三萜类成分研究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