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思考

2020-11-19 06:19娄文竹
经济视野 2020年15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文| 娄文竹

事业单位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这就有助于促进公务人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可以长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将绩效考核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进行全面融合。只有做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才能了解到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存在的不足,以便加以积极改进,促进事业单位的有序运行。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作用

绩效考核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融合,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通过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就事业单位员工现阶段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估,将工作人员安置于适合的岗位,深度挖掘工作人员的潜力与价值,为事业单位各岗位人员任命提供科学依据。绩效考核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建设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用体系,避免了暗箱操作情况出现,为建设高素质事业单位工作队伍建设提供基础保障。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明确各个工作人员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挑选出比较优质的人才,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同时还需要注重的是,绩效考核有助于事业单位工作者树立危机意识,不断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积极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绩效考核可以指导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对员工进行全方位、针对性的培训,切实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事业单位运行效率,确保事业单位可以更好的为社会以及人民服务。

通过周期性的审核,便于掌握现阶段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优异,哪些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员工制定培训计划,帮助员工进行全面性提升。对以往事业单位薪酬制度进行分析发现,员工薪资待遇往往与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相关,与员工工作绩效并无较大关联,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工作的热情。结合绩效考核可以对事业单位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设定发展目标,绩效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员工岗位晋升以及薪资待遇调整的重要依据,这样员工才能将自己更多的精力与热情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去,保证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为事业单位发展贡献力量。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存在的不足

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人才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若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则无法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可靠支持,人才价值的发挥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过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来为薪资分配、职称评选、人才培养等提供参考,员工工作积极性也能够得到充分调动。

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缺乏完善的体系,考核标准的层次化不足,并未结合具体职务以及工作性质来进行区分,考核结果无法为实际工作而服务。

缺乏有效的上下互通

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中,仅仅是基于组织结构权力出发,领导对普通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但组织领导个人绩效评估并非通过普通员工来实现,导致绩效考核缺乏上下互通,信息反馈的时效性不足。

部分领导日常管理中仅通过绩效考核来分析员工之间差距,并未通过绩效考核来探寻组织战略问题及探寻有效的改进措施,导致绩效考核的价值并未真正得到展现。

缺乏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

当前绩效考核缺乏明确的标准,量化指标也相对笼统,考核组织简单,印象分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仅仅是敷衍了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重视业绩考核,而忽视品德考核,导致绩效考核的实效性不足,无法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助力。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策略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因此体系的完善至关重要。基于事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需要对绩效考核体系加以科学制定,考评宽度的设置应当与层次及部门实际情况相符合,保证绩效考核指标的详细化与可操作性,对绩效考核细节进行量化,通过语言来进行说明。为确保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可采取定量考核方式。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评估过程中员工普遍参与,放大信息来源,保证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上下互通转化考核结果

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传统沟通模式主要为单边模式,即自上而下进行沟通,但实际上此种沟通方式的时效性不足,极易影响实际工作效率。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的实施,需要重视上下互通的强化,也就是说,领导与员工之间应当开展密切交流,互相信任,以事业单位发展为共同目标,基于这一共同的目标出发来开展实际工作,这就能够显著改善工作效率,彼此朝着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为切实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成效,需要重视绩效考核结构的转化,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绩效、奖惩措施相协调,此种方式下能够对员工产生强烈刺激,激发其成就动机,在事业单位内部也能够营造浓厚的良性竞争氛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调动,促进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

在绩效考核结束之后需要做好总结,以考核结果为支持来分析员工实际情况,客观分析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转化来对员工进行鞭策,促使其更好的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成效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明确考核标准与办法

结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实际出发,在综合不同部门及单位所制定标准的基础上,将笼统的考核原则摒弃,确保所制定考核标准是动静结合的,对绩效考核标准进行细化,以保证其可执行性与有效性。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为促进绩效考核的顺利落实,需要对绩效考核的方法加以规范,以确保获得理想的绩效考核效果。

在事业单位内部包含诸多层次,主要从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工勤类这三个层面进行划分,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确保所选择考核方法的差异化和针对性,以全面提升绩效考核的实效,真正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化开展提供支持。

通过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的明确化,能够保证绩效考核中个体的参与性,考核标准具体化,绩效考核的广泛性也得以凸显出来。

在总评过程中,应当合理设置考核等级,包括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将个体所获得的分数进行累计,之后进行评价,给予差异化的奖励,此种激励方式下能够对员工的积极性加以充分调动,绩效考核更具直观性,并且收效显著。

结语

为切实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成效,必须要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就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体系加以积极完善,增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依据考核标准出发,正确运用绩效考核方法,促进绩效考核结果的顺利转换,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
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