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分析

2020-11-19 06:19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5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财务部门预算编制

文| 王 栋

事业单位在社会稳定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的大部分支出都是由财政承担,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国家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规定,以推进事业单位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中存在着薄弱环节,影响了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此,事业单位必须认清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薄弱环节的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预算编制中的薄弱环节

在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制约,对预算编制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得预算编制质量成为了预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是一项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财务部门缺少与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财务部门对项目了解不够深入,且其他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积极性不高;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时间定在10月份左右,编制工作时间不足2个月,由于预算编制时间过于仓促,所以导致预算编制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工作不够详尽,使得项目预算编制稍显粗略。尤其缺少中长期预算编制,亟需增强年度预算的连贯性。

预算执行中的薄弱环节

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的资金管理易出现薄弱环节,降低预算执行率,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界定模糊,存在着支出混淆的现象,表明专款专用管理力度薄弱,资金使用的严肃性略显不足。

如:事业单位基本经费预算超支时,将项目预算资金挪为基本经费支出;事业单位项目建设周期长,预算资金执行缓慢,加之资金计划管理缺少前瞻性,所以使得项目结余较多。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集中在最后一个季度进行项目支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信息对接不畅通,使得财务部门很难及时掌握预算执行信息,导致预算分析薄弱,不利于预算执行控制,经常会出现预算目标差异过大的情况。

预算监督中的薄弱环节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着监督薄弱的现状,大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监督体系尚未形成,使得预算管理各项措施落实乏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检查次数较少、检查内容不完善,在检查中以专项预算检查为主,缺少预算执行实时监控、动态监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社会监督体系缺失,大部分事业单位未能及时对社会公布预算执行情况,难以做到预算管理的公正公开,使得外部监督体系未能完善起来,弱化了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监督约束力。

预算考核中的薄弱环节

事业单位对预算考核的重视程度偏低,单位一直将预算执行进度控制作为预算管理要点,而忽视了预算考核在预算管理中承上启下和激励全员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预算考核指标,但是指标选取不合理,可操作性不强,使得预算考核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受到较大影响;事业单位预算激励和问责制度执行乏力,预算考核结果与全员个人利益联系疏松,难以调动起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很难形成良好的单位内部预算管理氛围。

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议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事业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实施预算编制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为预算执行提供可靠依据。具体措施如下: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要结合采用标准化定量核定和零基预算方法进行编制,量化各项预算支出,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中,经常性费用预算采用零基预算法,对各项费用进行核实;对新增项目要进行立项决策,研究项目责任书,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围绕项目进度制定资金投入控制进度表,安排好各个阶段的投入资金额度;事业单位应从中长期财政滚动规划的视角,编制三年预算,对较为稳定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合理预期,保证事业单位中长期预算与中长期工作安排相匹配。

加强预算执行控制

事业单位要在财政资金使用中严格执行审批通过的预算,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办法,增强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控制力,消除预算管理薄弱环节。具体的预算执行控制措施如下:

将非财政拨款的预算收入纳入到财政专户中进行集中管理,根据单位年度支出计划,使用非财政拨款收入;严格管理预算资金支出,认真审核预算资金支付申请,执行层层审批的审核机制,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详细规定不同审批权限上的金额限定,根据经费支出性质明确审批的归口部门,其中大额资金支付必须执行分级授权审批;事业单位应建立结转结余资金清理制度,将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及时在下一年进行结转处理。若连续两年都有结转资金,则要按照财政部的规定进行结余资金管理,盘活结余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强化预算过程监督

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出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大对预算管理实施过程的监督,构建起全过程的监督体系,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提高预算执行率。具体监督措施如下:在预算编制环节,要重点监督预算编制依据的合规性、预算编制目标的可操作性、收入预算编制的全面性、支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在预算执行环节,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要对预算执行中涉及的财政资金流动进行全方位监控,监控内容包括收费收入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预算执行进度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支付项目是否属于专款专用范围等;督促预算执行部门定期填写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保证报告中的数据无误,使上级主管部门掌握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在预算调整环节,要监督预算调整过程是否严格执行调整程序,杜绝盲目调整预算。

完善预算考核体系

事业单位要建立起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制定预算考核办法,提高单位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保证预算管理措施实施的刚性。预算考核体系建议如下:

其一,建立考核指标体系。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中要选取合理的考核指标,要求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预算考核指标要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监控等重要环节。以预算执行为例,财务指标为预算支出执行实际完成数与预算计划收入完成数的比率、基本支出执行比率、项目支出执行比率、三公经费差异率等,非财务指标包括预预算支出是否合法合规,预算执行程序是否规范,预算执行时间是否符合预期等。

其二,建立预算考核反馈机制。事业单位要编制预算考核报告,提交预算考核结果,并向单位内部各部门及时通报预算考核结果。

其三,实施奖惩机制。事业单位可在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中,建立起预算考核结果与员工经济利益之间的关联,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定绩效奖金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提高单位全员对预算执行的重视程度。

结论

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构建起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将所有收支都纳入到预算管理范围内,实现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要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确定预算工作目标,保证预算编制质量,增强预算执行和监督力度,并落实预算考核机制,从而构建起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为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财务部门预算编制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