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学科育人功能
——2020年全国新高考语文试题评析及日常教学建议

2020-11-20 07:59北京李荔萍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6期
关键词:命制课程标准试题

北京 李荔萍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内容改革顶层设计提出要求,启动新的教育改革[1]。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统筹衔接,推动“教”“考”“招”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2]。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3]。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改革目标中就评价招考制度方面提出,到2022年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4]。2019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给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5]。

2020年高考语文共10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分别为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5套。这些试卷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后命制的,其中两套试卷更是冠以“新高考”之名。这些试卷总体上都很好地遵循“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的命制原则。试卷命制精准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期全面实现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一、2020年新高考语文试题的命制特点——基于标准的测试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命制,在实践层面上很好地体现了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转变,这一转变也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日常教学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一)价值引领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因此,核心价值在高考考查中起着引领作用。核心价值能够通过学科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土壤培养,强调面对现实问题情境应该表现出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强调的是学科共性。核心价值要求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审美、培育劳动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涵覆盖德、智、体、美、劳五个领域。在试题命制上,价值引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命题素材选择应注重价值引领。因为考生阅读答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其二,要用充分体现核心价值的问题情境承载考查内容,问题情境恰当而丰富,从而使核心价值可感、可测,考生的回答应体现其核心价值水平。

1.贴近现实生活,关注国家发展,培植家国情怀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命制紧扣时代脉搏,将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引入试题,引导考生关心当下社会,树立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承担社会使命。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的作文试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选取抗疫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场景(国家、政府、个体)作为素材,指定“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一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作文试题有提示,有要求,意在引导考生从国家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特征、个体(青年人)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等诸多视角对正在发生的社会生活重大事件进行思考。该作文题除了能够考查考生的语文水平,还能够看出考生的思想格局和思维深度,能够看出考生的价值判断,是一道很好的关于价值选择情境的试题。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还选取新世纪以来中国在科技、民生以及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成就作为材料,充分发挥积极导向功能,如2020年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新基建”相关内容,语段压缩题选择“火星探测任务”的素材;2020年全国卷Ⅱ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扶贫攻坚”相关内容,语段压缩题选择《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相关材料。这些命题素材引导考生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帮助考生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自己与同代人的获得感、荣誉感、责任感。

2.关心人类未来,开阔国际视野,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发展面临重大危机,高考试题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进而思考人类未来发展。如2020年全国卷Ⅱ作文题“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选取全球抗疫的时代背景,由古至今,从中国到世界,引导考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应对危机之道,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写作任务要求考生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表达中国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发出中国声音。又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的语段压缩题,以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相关内容为素材,引导考生关注年会主题“世界的复兴”,思考如何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

3.深植文化根脉,调动文化积淀,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神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化人之本。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精心选材,通过历史人物的群体垂范、古代思想的现代映射、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承,在考查语文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在精神上影响考生。

2020年全国卷Ⅰ作文题“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也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考生可以通过品评历史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2020年全国卷Ⅰ论述类文本阅读摘编自《“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文章中提到的家庭伦理问题与每一位考生息息相关,“重家风,扬孝道”的理念既是治国之基,也是美德之本。又如2020年全国卷Ⅲ论述类文本阅读提及的《古文观止》,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现代文阅读Ⅰ的主题“中国历史地理学”以及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中2020年全国卷Ⅱ的“殷墟甲骨文”、2020年全国卷Ⅲ的“中华文化”,都从不同方面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

4.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提升品德修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强调试题命制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加强对体、美、劳的考查和引导,全面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如2020年全国卷Ⅱ论述类文本阅读摘编自《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2020年全国卷Ⅰ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篆刻等语言材料,都是引导考生关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遗产,陶冶考生审美情操,提高审美品位。又如2020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越野滑雪》、语言文字运用中的“有氧运动”,都传达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体育精神。2020年全国卷Ⅲ文学类文本阅读《记忆里的光》、名篇名句默写《观刈麦》等材料,也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命制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融入到考试评价当中,以评促教,以考促学,使高考评价与基础教育教学形成德育合力,从而充分实现学科育人功能。

(二)素养导向

核心素养是学生个体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学科素养是学习者面对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在正确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有效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学科素养融汇《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要求和高校人才选拔的素养内涵,构建出包括“学习掌握、实践探索、思维方法”在内的三个一级指标和九个二级指标。对照这一论述,语文学科在学科素养的三个维度上全方位呈现出基础性与关键性地位,特别是在“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整合”“研究探索”“语言表达”“人文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则是语文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和决定要素,是考查重点。同时,语文学科素养还需要从学习内容的维度来认识,因而必须重视《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必须在高考语文中全面、综合且均衡地予以落实,高考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也是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界定的。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请见以下图表:

学科素养指标体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内涵

素养导向确定了应考查学科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也确定高考试题命制的特点。高考需要考查在复杂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试题命制需要情境化,试题呈现真实的问题背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活动场域,考查从“解题”变为“解决问题”。真实世界的问题是综合复杂的,因此试题命制具有综合性,以强调融会贯通;具有应用性,以强调学以致用;具有创新性,以强调创新性解决新问题。

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现代文阅读Ⅰ第4题: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下定义”看上去似乎是一个老题型,我们可以比较一下2003年全国卷第24题: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该题要求给“遗传”下定义,试题文字80字左右,参考答案50余字,本质是语段压缩、句式整合,考查的是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考生需要依据下定义的基本方法与表述格式,将若干分句整合为一个单句,无须分析被定义概念的基本属性、本质特征。

而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第4题给要求为“历史地理学”下定义是一个任务情境,需要学生准确解读全部阅读材料(1 900字左右),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准确理解、分析材料,判断被定义概念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同时需要知道下定义的要求。参考答案的内容来自两则材料,整合后的概念定义文字有80字左右,这显然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试题的命制,也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法、习惯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的要求,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挥与创造,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选择题的命制上,选项设置也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确认,而是设计生活实践情境,选择判断涉及复杂认知活动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应对复杂问题。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现代文阅读Ⅰ这一信息类阅读的选项设计就有“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等生活实践情境,考生需要运用由文本材料获得的新知识去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2020年高考作文题选择应用性写作比例很高,2020年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的作文题选择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典型话题,又提出特定情境的口语交流与表达的写作任务,要求以电视台主持人的身份写主持词。这道题目可直接对接《课程标准》“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也可以和《课程标准》“口语交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写作”“观察社会生活”“文化传承”“研究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等诸多关键词建立联系。2020年全国卷Ⅰ写参加班级读书会的发言稿,2020年全国卷Ⅱ写“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演讲稿,2020年全国卷Ⅲ给高一新生写一封“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的信,这些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重视“应用性”“综合性”的特点。事实上,应用写作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个人、集体、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书面交流与表达,都可以成为应用写作的考查内容。

强调教、学、考的一致性,以考促学、促教,试题的情境设计和设问方式、作答要求为日常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任务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模板。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基于任务情境的应用性写作既是学生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活动成果的呈现方式,也是表现性评价方式,应用性写作作品作为可评估的显性的可观察的学习成果,展现了学生的理解水平。

(三)能力为重

关键能力是指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时,必须具备的高质量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认知能力。学科关键能力与之前的学科能力有所不同。前者更契合时代需求,并强调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关键能力不仅包括已获得的能力,还包括未来获取新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能力。不同学科基于学科素养导向对于关键能力各有侧重,语文学科侧重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020年新高考试卷结构发生变化,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为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阅读)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阅读),文本类别不同,阅读目的不同,阅读策略也不同。新高考在阅读能力测试上更加关注对阅读策略的考查。新高考试卷结构和题型发生变化,是因为考试更加聚焦对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试卷考试内容的改革从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两大方面来设计并呈现关键能力,力求让考生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的情境,考查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知识获取能力群中的阅读能力为例说明

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在信息时代考查重点发生了变化:由重视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各种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近些年,高考阅读选文涉及哲学、历史、艺术、科学、技术、博物以及社会生活、时政热点等领域,取材领域扩大;文章更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有时会直接选用反映学术思想、语文学科思想方法的文章。新高考阅读能力考查“信息性阅读”“文学性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三方面:信息性阅读,以求知求真的态度和方式阅读文本,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文学性阅读,以审美的态度和方式阅读文本,涵养性情,滋润心灵,从而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丰富关于文学和世界的想象与认知;古代诗文阅读因其特殊性单独提出。这种考查方式是和信息时代需要快速获取信息、迅速辨别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相适应的,也更接近日常阅读经验的需要。

前面提到的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现代文阅读Ⅰ的历史地理学,对接的就是《课程标准》中“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试题以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呈现,考查信息筛选、比较、整合的能力。所有主客观题均指向对内容理解的考查,如文章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的理解,行文脉络的把握,论证逻辑的认知等。其思维方式表现为:概括、归纳、推理、实证。

而随后的现代文阅读Ⅱ,即文学性阅读《建水记(之四)》,指向“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选文内容侧重日常生活中的诗意,阅读侧重审美体验。试题在内容理解之外,考查了表现形式,重点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两道主观题设问方式都很好,随文设题,既指导考生鉴赏,又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第9题,很好地考查了考生学习新知识、构建新知识体系,并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空间转化为行文结构线索、以时间延续为思想线索是这篇文章的独特表现形式。第9题题干为“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明示“空间、时间”两条线索,给了答题提示。此外,此题还将《建水记》与前面历史地理学的信息类文本建立联系,考生可以在考场形成新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前文历史地理学“时空结合”的特征,可以为考生鉴赏此题提供理论依据。考生可运用从前文获得的知识辅助答题,题干提示将这一联系显性化。考生有没有能力在考试现场形成关联,未来有没有能力在现实生活里随时联系不同领域的知识,解决其所面临的新问题,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关注的。未来社会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问题,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学习能力会显得尤为重要。这道题很好地呈现了这种趋势和导向。目前高考试题非连续性文本现在只在信息类文本阅读里出现,未来的考查可能会打破这种界限,把非连续性文本——比如信息性阅读和文学性阅读的文本建立联系,或者把信息性阅读和古诗文阅读放在一起建立新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形态。

试题命制更加重视考查不同文类、不同阅读目的选择不同阅读策略的能力,这也是2020年高考特别突出的特点。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的古代诗文阅读同样很明显地呈现了这一特征。文言文阅读选择史传类作品,选择了左光斗这个人物,在内容上具有很明显的价值观教育意义。史传类作品本质上还是信息类阅读,注重信息的获取、运用,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在命题上也更加强调信息之间的联系,试题命制引导考生通过对人物命运的解读,建立个人跟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思考官与民的关系。诗歌鉴赏重视审美体验,试题在题干上特别突出“意象”这一诗歌区别于其他文类的重要特征,诗歌阅读的鉴赏重点、诗歌教学重点在试卷上很清楚地呈现出来。

2.以实践操作能力群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例说明

在实践操作能力群中,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关键能力中最重要的。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在这方面有特别大的变化,它的语用题呈现了“大语用”概念。首先,语用题选材方面,阅读量明显增加,文学类文本和信息阅读类文本均被选用。考查点由实用性语言表达扩展到文学类语言表达。考查点涉及标点使用、修辞使用、比较不同表达方式的效果、辨析并修改病句、压缩语段等。不同文体、不同语境的设置,不但强调语言的规范、准确使用,还强调语言表达的得体,强调语言表达的现实运用效果。比如19、20两道题对语用的考查,已经类似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语言鉴赏题,不仅关注语言内容的信、达,还关注语言形式的雅、美,这都已经超越过去语用题“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重点。

(四)知识为基

必备知识的积累是形成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进行考查时,必然涉及对必备知识的考查。语文学科必备知识包括:一是语言文字知识,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字、词、句法相关知识等;二是文学审美知识,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此外还包括《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文学作品和背诵篇目等相关知识内容;三是中外文化常识,如中外优秀文化中艺术、历史、科学等领域的基本常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常识等。但新高考语文不是对单个必备知识直接进行考查,也不是考查其概念,而是将对必备知识的考查融入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的过程中。如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第20题考查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涉及的必备知识是现代汉语的句式特点、语体风格。运用必备知识能了解到改写后的句子与原句大意相当,但表意重点会发生变化。考生需要判断这些变化对整个语境的影响,从而体会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

需要认识到,高考考查涉及的必备知识只是学习的基础与前提,关键能力是以必备知识的学习探究为载体培养出来的。语文学科必备知识的结构化程度反映对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基本把握,试卷是在问题解决、迁移运用中体现对于知识的掌握。教师日常进行必备知识教学时,也应该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运用过程中掌握理解,不要孤立地进行必备知识的教学。

二、应对高考“变”的策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一)语文教学与考试的“变”与“不变”

语文高考的变,首先体现在从2020年开始高考不再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及其说明。试题命制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课程标准》给出了语文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质量描述以及高考命题的建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则为高考命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时间指南。高考语文实质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测试、评价。《课程标准》要求教什么、学什么,高考就考什么,不再有独立于教学内容之外的“考试内容”,“考什么”小于“教什么”“学什么”。各省、市高考前的适应性考试和模拟考试的测试内容不一定是高考测试内容,但二者均在《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内容范围内。取消《考试大纲》将打破考什么就只学什么的教学痼疾,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回到应有之道。

高考语文试题的“变”还体现在试题的命制理念从强调“解题”转变为强调“解决问题”,语文试题的命制与日常生活中的语文运用关系更加紧密。试题阅读量显著加大,多文本阅读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等不同的阅读样式共同出现在语文试卷上。试题命制更具综合性,更强调学科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强调试题命制情境的复杂需要运用综合能力解决,以此对接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未来发展;更具应用性,为学生所学知识的真实运用提供典型范例。试题命制对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考查力度加大,等等。这些新高考呈现的变化,也是对我们日常教学提出的挑战。

高考语文的不变体现为仍然考查考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仍然考查语文应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仍然是考查的重点。

(二)应对新高考的教学建议——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新高考强调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新高考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测试,为了应对新高考的变化,日常教学的改进也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加强实践性,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课程标准》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本,以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完成“学习任务群”为主要途径开展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和要求,日常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基于《课程标准》,基于教材,“活学活用”教材,用教科书“教素养”。建立“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进行专题阅读、群文阅读、名著阅读,阅读范围从人文、文学到文史、科技、社会生活。要鼓励学生读“闲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重大事件、重大社会话题并进行思考,特别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相关阅读,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技能,更能熟悉背景知识。

设计群文阅读。2020年高考的一些试题命制选取抗疫素材。对于疫情这场全球重大危机,日常教学中可以设计不同主题的群文阅读、专题阅读引导学生开展“抗疫观察”。比如,疫情中的理性之光、疫情中的凡人之光,不同国家在疫情治理方面凸显的文化差异,疫情中的国家担当与个人使命……又如,可以选取历史、社科类文本阅读,探究人类文明的起源与传染病有怎样的关系,清朝末年中国鼠疫的爆发和消灭带来了怎样的启示,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还可以选取疫情期间网络上相关信息文本、碎片化信息文本、科学论述文本,可以探究如何甄别信息来源是否可靠,如何辨别谣言,如何寻找真相……

2.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学内容变为学习活动。可以开展时文阅读和写作活动,在“当代文化参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些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设计与之相关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与方法,加强信息类文本的泛读教学,培养学生基于不同体裁文本表现特征的相应阅读策略以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同一主题下不同文类的群文阅读)的阅读经验和策略。

3.设计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式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习得知识,把知识的呈现设计成学生主动、积极运用技能解决问题的动态活动过程。

4.设计大单元、项目式的学习。针对语文学科重要的核心知识、语用的典型现象等,创设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避免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不成系统、无法解决问题。简单的线性知识连接,或是局部深入的碎片式应用,并不能形成能力,也很难培养成真正的素养。以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跨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为例,可以设计名人故居探访主题活动,为故居陈列展撰写“前言”“结束语”“解说词”;以“我与××的一次偶遇”为题的想象创作;为名人故居拍宣传小片;以故居为背景,以名人为主题的戏剧创作和表演;调查名人在当代中学生心中的影响力,等等。高中部编版新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设计了“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这个案例就是结合了学情的教学实施。作为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反映,新教材之所以设计此单元,是希望在教学上改变我们分析型的课堂,推动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素养。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的作文题要求考生客串主持人来写主持词,正是这种日常教学的考场呈现。

猜你喜欢
命制课程标准试题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