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2020-11-20 02:12卢梦竹
写真地理 2020年37期
关键词:情境能力教师

卢梦竹

摘 要: 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学好学科知识、提升学科成绩的关键所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时代要求。基于此,本文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机制展开积极探索,希望为地理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初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7.185

学好地理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基础与前提,对学生日后发展有着重要帮助。而在初中教育阶段,地理作为考察学科,大多学校只在七、八年级设置了该课程。对于教学来说,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再加上地理学科知识点涉及面广泛且相对零散。想要教好、学好地理知识,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推动地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经验,对学生地理学习方面能力的培养、形成机制谈谈自己的观点。

1 教师多鼓励、多帮助,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殷切鼓励与及时帮助,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很多时候,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一句鼓励与表扬,而树立起学习信心,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学生地理学习方面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的鼓励与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没有感情、没有温度,他就称不上是合格的老师。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学科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特别是那些缺乏自信、胆小的后进生,教师更应给予特别关注,鼓励他们积极表现,勇敢回答问题。总之,教师要以爱心、耐心、恒心作为教育的基础,真心关爱、关注每个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体会学习的乐趣。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只有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注的,学生才能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才会逐渐提升地理学习方面的能力。

2 布置预习、复习任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是促进学生学习方面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可以对某一课的重难点进行自主分析与概括,并将发现的问题带入课堂,与教师或同学共同讨论、交流,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以“经线和纬线”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经线和纬线的概念、长度特征、形状特征、二者的区别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预习,如此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还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课后复习环节同样如此,教师可为学生设立一个复习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实验,学生可就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向教师请教或与同学交流,从而有效提升复习效率,增强地理学习方面的能力。

3 设置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创造思维

地理学科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等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不仅能够有效集中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还可促使学生在情境探究中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地理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回答。例如,在讲解“陆地和海洋”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地球各大洲与大洋的图像资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说出地球上各大洲与打大洋的具体名称,以及他们的具体位置与各自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整理地球各大洲与大洋的相关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增进对大洲、大洋的了解,了解海陆变迁过程。通过这种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课堂,为学生创设地理学习情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方面能力的形成。

4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践性教学活动同样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操作,能够显著提升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进而获得学习方面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地图绘制的竞赛。通过地图绘制竞赛,不仅能够综合考察学生对课堂所学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有效促进学生绘图技能、动手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可促使学生将地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室外进行认真考察,熟悉、勘察学校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区域规划、地貌布局等,并做出大致草图。然后根据所要绘制的地图,合理选择比例尺,将各地理要素按照相应比例与正确方向在纸上一一进行展示,并最终绘制出一幅比例合理、布局完整的地图。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绘制成功的成就感與满足感,还可有效提升制图技能、动手能力,加深对各个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最后,对于在绘图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还可给予其相应的嘉奖,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整体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5 结语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的需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全面普及、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同时也是提升地理教学质量、达成地理教学任务的现实需求。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鼓励学生、多帮助学生,为学生布置预习、复习任务,设置问题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举措,全面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技巧,推动我国地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双红.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探讨[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 李渊文.基于初中地理分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方法——以湘教版八年级“滔滔黄河”为例[J].考试周刊,2019(11):135.

[3] 姚凯福.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8):104.

猜你喜欢
情境能力教师
不同情境中的水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教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