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交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2020-11-20 02:12吴春玲
写真地理 2020年37期
关键词:智能交通信息管理大数据

吴春玲

摘 要: 现如今,我国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慢慢渗透各行各业,海量信息资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交通信息化建设如果结合大数据的优势,将会促进我国交通运输建设的发展,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的目标。若想有效的提高大数据在交通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数据在交通信息应用的优势,就需要实施标准化的信息管理。

关键词: 大数据;交通信息化建设;信息管理;智能交通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7.219

引言:交通的信息化就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交通中发生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研究和处理,让交通的基础设施、交通工程中的运营监察和交通信息的服务水平得到良好的改善和处理。现如今是大数据信息的天下,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现在的时代背景和交通进步的需要了。所以,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1 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就信息化技术而言,在多个行业,应用均较为深入,与公众工作和生活均存在较密切的关联,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在交通管理系统中,可以更加方便、更加准确的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对交通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可为各部门建立有效沟通提供前提条件,以促完善、运行良好的交通系统管理平台予以建立。(2)交通信息化是现阶段开展智能交通的重要前提。在现代交通运输中,智能交通信息化为核心要点,是对交通强国进行实现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对交通强国相关建设水平进行衡量的标尺。因此大力发展交通信息化是时代赋予的任务,是实现交通强国的基础。(3)目前我国在大力发展交通基建,发展交通的同时也需要考虑道路交通的管理,如何进行交通数据的采集,掌握全国各道路交通的状况,这就需要交通信息化的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使相关部门准确的读取道路交通数据,并对这些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化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道路交通管理方针和政策进行调整。综上所述,交通信息化建设不仅方便高层对现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还可以让基层工作者快速获得道路信息。

2 大数据在交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2.1 线网层面入云系统

包括:①自动售检票清分清算管理中心(ACC)系统,处理整个线网的票务清算;②乘客信息系统总编播控制中心(PCC),是整个线网的信息播报平台,负责线网节目的统一制作并发布给各线中心PIS;③虚拟私有云(VirtualPrivateCloud,VPC)为弹性云服务器构建隔离的、用户自主配置和管理的虚拟网络环境,可在该私有网络内部署云主机、负载均衡、数据库、存储等云服务资源;④VDC是建立在VPC之上的虚拟网络环境,由用户自主定义,包括二层网络、三层网络(子网)、路由、安全策略、负载均衡等;⑤线网级列车监控系统(ATS)数据云平台(NATS),可实现所有线路信号系统数据云平台共享,集中调度控制;⑥线网级综合监控系统(ISCS)数据云平台(NISCS),可实现所有线路综合监控系统数据云平台共享,集中调度控制;⑦线网级门禁系统(ACS)数据云平台(NACS),可实现所有线路门禁系统数据云平台共享,集中调度控制;⑧线网视频监控系统(CCTV)数据云平台(NCCTV),可实现所有线路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云平台集中调度监控;⑨城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TCC)作为路网的中央协调角色,负责协调各条线路的控制中心及各运营主体,具有综合监视,多轨道线路、多交通系统运营协调,应急指挥,信息共享等职能;⑩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NTCMS)负责所有线路轨道交通车辆关键设备和部件的信息管理,实现线网内所有车辆关键设备和部件信息的采集、交换、监视和记录;1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级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NPSCADA),可实现全线网电力调度实时监控。传统城市轨道交通每条线路的ISCS、CCTV、AFC、PIS、安防系统、信号ATS系统等共需设置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百台,并配备多套存储设备,业务独享资源,资源利用率低。各业务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资源利用率约5%~10%,存储资源利用率低于36%,网络资源利用率小于50%。

2.2 建立健全分析数据库

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建立健全数据库。把全国范围内的道路情况整合起来,构建一个初步的信息库体系,把全部的信息制作成交通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方便总结之前交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吸取经验和教训,更好的进行我国现代化交通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在道路规划中的作用就是,可以对现有的道路问题进行分析,从这个基础上建设更加科学的交通网络。加强对云端信息平台的建设,让构建、监管和交通运输部门全部实现移动设备云端办公,把区域与区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全部都联系起来。把我国各个地方的交通信息网络数据全部整理好,运用移动网络平台进行录入、研究、处理,让全国交通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网”。把我国人口的分布情况也引入其中,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和政治文化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网络规划。

2.3 构建交通应急指挥服务管理系统

在公共道路上,出现车辆违章停车或者是故障停车,或者非法驾驶等问题时,有较高的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必然可造成财产方面的损失,若情况严重,则可威胁到驾乘人员生命。当事故事件发生后,对于交通管理部门而言,需第一时间精准定位事故现场,并展开细致分析,由于事故引发追尾、拥堵等情况,交通道路管理局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快速将事故位置进行定位,并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手机、交通广播等对行车人员发送实时广播,通过交通应急指挥服务系统,防止交通大面积瘫痪,尽快恢复路面交通秩序。

2.4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交通态势感知系统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正在经历第4次工业革命。在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正式推出了工业4.0的概念,标志着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德国对于工业4.0的定義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信息物理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感知、计算、通信、控制技术,使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我管理的功能,实现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物理世界融合的系统。毋庸置疑,在交通运输管理领域建设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交通态势感知系统是参与世界产业技术竞争的需要,在交通强国建设中不可或缺。交通态势感知系统的本质是构建一套赛博(cyber)空间与物理(physical)空间之间基于数据自动流动的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的闭环赋能体系,解决交通管理、应用服务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优化。交通状态感知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交通传感器感知交通路网和周围环境的运行状态;实时分析是通过交通智能软件实现数据、信息、知识的转化;科学决策是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异构系统数据的流动与知识的分享,为交通主管部门提供相关的交通管理和控制决策提供支撑;精准执行就是通过控制器、执行器等机械硬件实现对决策的反馈响应。这一切都依赖于一个及时、准确、可靠、安全的闭环赋能体系。交通态势感知系统的逻辑架构可分为基础设施层、基础平台层、数据融合层、数据治理层、智慧应用中台、智慧应用层及数据源层。交通态势感知系统的核心是建立基于管理融合和指挥融合的闭环治理体系,体现“评估”“预测”"可视化"和“联动”缺一不可的4个环节,从信息的收集、管理、分析、决策、执行到反馈形成完整的闭环,形成交通态势感知、信息服务、辅助决策、指挥勤务4大业务体系的联动协调机制,实现自动调度、自动报警,根据行动预案和触发场景自动通报、执行。

结语: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交通信息化发展的任务就是要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政府要重点解决四个问题:一是不断地提高交通信息公开、透明的共享机制,要把交通信息投放到同一个平台,实现其共享的目的;第二,一定要重视优化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深化交通运输的改革,政府也要根据发展状况,拓展交通建设的有效渠道,引进人才,参与到交通信息化建设中;第三,一定要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密闭性和安全性,这样才能够保障人们的信息安全和出行安全;第四,政府要协调发展,要把信息化的保障措施落实到实处,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交通信息化管理。运用这些措施,让我国交通运输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完善交通信息化基础性建设,保障新时代背景下交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丰.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框架探讨[J].华东公路,2019(3):103-104.

[2] 杨思楠,李贺,高盼盼.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之间的联系[J].建材与装饰,2018(5):299-299.

猜你喜欢
智能交通信息管理大数据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架构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车牌字符识别方法
智能交通中的车辆检测专利技术综述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面向Web的BIM三维浏览与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