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探中构造地质学的教学与实践

2020-11-20 14:18李斌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勘探课堂教师

摘要:地质构造学属于地质学的二级分支学科,当前广大地质学专业已经开设了这门课程,本文首先介绍该学科对于实际矿产勘测工作的意义,其次对于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比较明确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矿产勘探;地质学;教学与实践

引言: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不仅需要大量的铜,铁,锌等金属矿物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同时更加需要有关高校能够持续提供开发资源的实践人才,因此下文将对于高校地质构造学的教学实践工作进行详细分析。

1.地质构造学对于矿产勘探工作的意义

地质构造学属于地质学下面的一个基础分支,通过发现地质情况的一般规律来指导平常的矿产开采工作解决矿产分布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生产需求增加,目地质工作人员结合矿床学,地球化学,地质构造学等多门学科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学派—矿田构造学。该学科主要目的在于掌握矿场和矿体的基本形成规律,找到形成矿产资源的实際意义,了解各种资源的分布现状等。目前构造地质学已经成为了研究矿产分布,进行矿产开发必不可少的一个理论基础依据。对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尤其对于那些构造明显的内生矿床更加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掌握相关的理论研究方法。在大学阶段的教育中,构造地质学作为资源勘查专业的基础学习内容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2.当前地质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大纲不科学

地质勘探教学需要能够将课堂教学和实践内容相结合才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这门课程的精髓所在。但是当前的课堂过重追求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训练的重要性。很多学校对于一些重要的实践课程没有安排相应的课时,因此学生的野外考察能力以及产状测量分析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将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生产工作进行有机融合。

原本教学大纲中明确指示应该同时兼顾地质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的教学,但是在大部分的实践过程中因为这个地质构造应力计算条件比较复杂,很多教师直接省略了这个部分,很多学生因此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无法第一时间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构造现象。

2.2课堂模式过于固化

当前大部分大学课堂模式还是比较单一和传统的,并且学校内部老师的年龄阶段偏向于中老年。许多教师在教授知识并且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还是一味强调教师本体的地位,无法和地下的学生实现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探究的欲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前多媒体教学已经走入了大部分的课堂中,但是因为部分教师年龄过大,因此很多教师无法有效利用这些先进的资源,因此教学的模式无法得到有序改善。

3.教育改革措施

3.1定期更新教学大纲

教师的教育目的在于为资源勘探单位培养专业性的人才,而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学生,这样才能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内容和大纲上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未来的教学大纲应该重视课时的合理分配,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增加适当的实验环节,在平常的教学环节适当引进一些勘测工程中必须的实验勘测器材,并且将其和岩石学,地质力学等学科内容联系在一起。

3.2改变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让学生对地质构造产生兴趣才能够帮助他们彻底领悟地质构造学的具体结构框架,可行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两种:首先在教学环节教师应该能够对于本堂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牵引和启发,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传道授业的角色,例如在讨论断层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讲述断层的形成过程,对于接下来的运动轨迹以及具体性质由学生进行相应总结。最后在课后为了能够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应该进行实践教育,找一些具体的案例活动让他们参与分析。

4.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只有培养学生对于地质构造学科的兴趣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而如何生动有效地将问题表现出来需要相关教师经过长时间地教学摸索才能够发现适合地教学方式。

4.1启发式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为根本的目的,启发式教学能够直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例如对于断层性质这个问题的描述中,可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了解断层的形成过程以及运动规律并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鼓励有能力的学生亲手建立数学模型去证明自己的猜想。

4.2实践引导教学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检验真理假设的正确性,这也是当前大部分学校课堂活动中所缺失的部分,如果学生无法对于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知识的效果也就无从体现。为了能够弥补这个方面的缺陷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在授课环节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及理论进行详细分析,引申教学。然后对于资源勘探方面的学生进行野外实践培训,在实践的过程中穿插一些理论课堂知识。最后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加入教师的研究团队,参与教案的制作,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竞赛。

5.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地质学是一门偏重于实践的学科,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只有和现实中的实践生产相结合才能够产生出良好的效果。当前国内部分院校的课堂无法均衡分配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的时间,因此学生无法有效将学到的知识和生活联系。

5.1设置短学期实践周

本学校的地质地质学课程一个学期共有64学时,其中课堂授课为44个学时,实验室共有20个课时。本学院目前还没有组织进行较为专业的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因为研究经费以及课时时间的限制,但是国内个别的高等院校已经普及这种短学期培训工作。但是未来如果能够通过和相关生产单位合作解决实践周的问题不仅能够节省大部分的研究经费,学生住宿费用以及教师野外费用,同时能够较为直接地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

5.2地质填图实习专题分析

以往的填土实习作业常常是安排在暑假中的实习周,并且设计到少量的野外构造实习,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实习仅仅只是对地质构造的任何和了解,最多只是会设计到个别地层的形态观察或者研究。接下来的实习重点工作应该专注于地质记录,野外地质图纸测绘以及填土步骤教学等较为专业性的内容,应该增加实践工作,减少理论课程的教学。因此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多安排低年级的学生跟准导师,这样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能够理解导师的授课思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增加自己的专注力。

6.结束语

高等院校的资源勘探专业生是当前地质勘测工作主要生力军,培养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以及分析能力需要有关高校教师能够不断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改变教学大纲内容,扩展教学方式培养更加多元化,全面型的实践人才。

参考文献:

[1]陷落柱形成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分析[J]. 高丽洁.  山东煤炭科技. 2018(07)

[2]正断层影响下导水裂隙发育规律的理论研究[J]. 张海龙.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8(06)

[3]巷道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三维数值模拟[J]. 鲁晶津,吴小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3(06)

[4]矿井工作面底板水害综合探查技术研究[J]. 付茂如,张平松,王大设,孙尚云,潘翔.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3(02)

[5]井下槽波地震勘探——预防煤矿灾害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J]. 胡国泽,滕吉文,皮娇龙,王伟,乔勇虎.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1)

作者简介:李斌(1988.05.28),男,籍贯:吉林省梅河口市,单位: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地质矿产中级工程师,职务:教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构造地质学。

猜你喜欢
勘探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中国为何频频发现大油田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潜艇的由来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煤田地质勘探的布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