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地信产业集聚区 点燃河南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0-11-21 07:22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毛忠民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0年10期
关键词:信息产业北斗测绘

◎ 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 毛忠民

在中国测绘学会2020 学术年会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论坛上,来自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鹤壁市、郑州市高新区、焦作市解放区的有关负责人,围绕打造产业链集聚融合高地,形成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新业态、新模式畅所欲言,现将有关报告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河南省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地理信息资源及产品更加丰富,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凸显,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新业态、新服务、新应用不断涌现。地理信息产业前所未有地融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为建设经济强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中原更加出彩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南省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一是河南省现代时空基准体系不断优化。通过统一规划、市县分建的模式,建成了目前我国建站技术标准最高、站点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完全自主可控,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省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具备了覆盖全省及其周边的亚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能力;完成了全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高程精度达到±2 cm(平地、丘陵)和±5 cm(山地、高山地)。高精度的基准服务系统成果和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构成了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三维框架体系,实现了地面点平面坐标和水准高程的快速获取,为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支撑。

二是卫星遥感影像统筹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构建全省遥感影像获取、处理、分发服务和管理的应用服务体系,2019 年12 月30 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成功获批,负责接收全省境内各种遥感数据,提供专业化数据加工和处理服务,并按照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努力把动态遥感监测监管打造成强化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平台。

三是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加速完善。通过不断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种类和范围,推进各级各类数据库的建设、优化、整合和更新,形成了多尺度、多时相、高精度、全要素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依据基于地理实体的河南省时空信息数据库建设理念,将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国情数据、天地图数据等融合形成一个全时态化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建立不同年份数据的时序关系,打破数据应用间的壁垒,实现数据“按需提取”。

四是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全省18 个省辖市的数字城市建设项目已完成验收,共开展30 多个数字县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累计开发示范应用系统150 余个。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国家试点项目通过验收,项目成果得到了自然资源部领导的高度评价;智慧济源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准,由王家耀院士挂帅,正在迅速推进。

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凸显。为优化完善地理信息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规模效益,河南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多点推进,形成了一批地域分布合理、业务各具特色、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

河南省地理信息导航产业园位于郑州市金水科教园区,总投资15 亿元,占地182 亩,建筑面积42 万平方米,依托省级地理信息重点企事业资源,引进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时空地理信息院士工作站、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等优势科研力量,预计明年投入运营后,可实现年产值30 亿元。

河南省“地理信息+”生态示范产业园是由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中兴环保集团共同打造的基于5G应用的地理信息及北斗导航服务产业集群。园区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已入驻企业近百家,其中,上市公司6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 家,2019 年园区年产值达38 亿元。

焦作地理信息产业园于2019 年8 月9 日正式开园,致力于打造产业集聚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应用示范平台、多维服务平台,包括综合服务中心、商务会议中心、休闲活动中心、职工公寓餐厅等全方位服务设施。

郑州北斗产业园孵化基地围绕授时终端、智能装备制造、北斗应用系统集成及北斗位置服务四大领域,依托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的技术优势,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云谷”,力争在2025 年实现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奋斗目标。

鹤壁市空间地理信息与5G 融合应用试验区由鹤壁市政府、中国测绘学会共同打造,于2020 年7 月31日启动建设,是全国首个空间地理信息与5G 融合应用试验区,旨在引导测绘空间地理信息企业差异化发展,促进卫星遥感、天基系统、地理空间图像处理、时空大数据、5G 传输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应用。

作为2020 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郑州航空港区北斗产业园目前一期厂房及宿舍已建设完成,全部建成后将作为合众思壮全球生产基地,承担各类产品的试产、试验、批量生产以及售后工作;依托合众思壮(河南)科技研究院,致力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助推航空港区成为世界级定位导航及时空技术的创新高地和产业聚集地。

新乡、周口、驻马店等地理信息产业示范园区也在加速推进中。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省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近2000 家,其中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超过1000 家,5 家企业入选2020 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其中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排名第12 位;2020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50 家高成长企业、100家最具活力小型企业中,河南分别有2 家企业上榜;2020 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中,河南参与项目获得3项金奖、7 项银奖、6 项铜奖。全省从业人员超过5 万人,十几家地理信息企业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2018 年全省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120 亿元,地理信息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势头。

河南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国家战略需求的持续增加、社会需求的日益旺盛、新兴应用市场的蓬勃兴起、科技创新政策与高新技术的驱动,地理信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河南省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刻不容缓。

一是大力推动地理信息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推动地理信息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探索以地理信息为载体的新型智慧城市数据融合解决方案,创新推进地理信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综合型产业新定位推进地理信息安全防控技术;积极探索“GIS+”“北斗+”“遥感+”综合应用服务,深度挖掘地理信息核心技术附加值,加强地理信息消费级产品研发,以地理信息引领各类新科技走进百姓生活。

二是持续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高效、创新、集约、高附加值、低能耗的发展之路。要加快推动地理信息新技术、新产品、新动能在自然资源信息化中的应用;进一步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在自主创新中增强竞争力,在产业融合中构建上下游生态圈;抓紧转型升级,摆脱传统体制与生产模式的束缚,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是积极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军民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信息产业的技术优势和服务能力,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建立军民融合遥感应用产业基地;积极参与军地协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军事测绘地理信息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国防动员、民商数据采购等工作,加快形成地理信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

四是稳步推动地理信息产业自主可控发展。近期,美国商务部已将“用于自动分析地理空间图像的软件”列入管制范围,而我国地理信息失泄密及非法测绘案件时有发生,很大程度正是由于在地理信息采集、监管和应用中缺乏自主可控能力。必须持续推动国产替代软件研发,培育遥感应用龙头企业,全面启动国产软件替代工作,彻底解决卡脖子问题。

新时代展开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河南省要加速形成产业集聚、链条完整、特色鲜明、跨界融合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开创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使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猜你喜欢
信息产业北斗测绘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北斗时钟盘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新郑产业新城:“屏”“芯”双轮驱动,打造中部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