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表演专业台词与声乐的互补融合教学

2020-11-22 01:59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气息声乐融合

■刘 宁/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对声乐表演专业台词与声乐的互补融合教学进行研究,分别对大一年级的表演专业、表导专业、配音专业、播音主持专业、采编播专业的融合教学进行研究,探索出有价值的教学融合方法。另外,再从两门课程的主干内容进行分析,找出两者融合后的特点,再通过教学检验等方式保证融合方法的有效性。

一、表演专业台词与声乐互补融合教学的意义

表演专业台词和声乐教学进行融合,对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分为三点:(1)通过两者的融合教学可以加强表演专业基础理论的研究、创造和实践,创新表演艺术。(2)两者融合后,对表演教学了来说,可以提高艺术人才的质量,使其了解创造、声乐和台词两者之间的联系,促使其进行相互的提高。具体来说,两者是互相支撑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传统中的台词脱节和创造手段单一的问题。(3)通过台词和声乐的中和,可以使学生掌握技巧,提高基本功,尤其是运动状态下,容易出现急喘等问题,保证在动作状态下屈膝倒地也可以保证良好状态,使演员在进行各种幅度较大的表演时仍然可以保证声音的情感和力度等等。

二、表演专业台词和声乐的互补融合教学

(一)声乐教学训练有助于台词教学

台词和声乐之所以被提出进行融合主要是两者具有很多共同特点,主要是用气发声,通过气流让生态振动发出声音,即气息发声训练,这是声乐和台词教学的重点,通过合理的应用气息来实现这一点。这就需要教学老师在教学中,要科学、系统的培养学生的气息,让学生合理的应用自己的气息进行发生,通常情况下胸腹式呼吸时较为常用的方法,将发声、呼吸和共鸣训练的有机结合,来控制气息的深度,使得每一句每一词的旋律以及字音都能流畅完整的发声,使得演唱质量得到提高。那么若想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有声训练结合起来进行培养,即发声练习开口音将元音作为主要因素,在进行练习时要让旋律循环渐进的进行加强,例如首先是一个乐句,慢慢到两个乐句,再开始慢慢增加,从而锻炼气息,扩大音量。此外,在台词教学中也可以应用这种方法,之所以可以应用到台词教学中,主要是两者具备共同的特点,都属于发声活动。此外,还可以通过共鸣教学法提高台词和声乐的音质和音量。以声乐教学为例,首先要打开胸腔,使得墙体空间扩大,使得声音振动有足够的支撑,从而起到共鸣效果,使得声音更加立体化,例如通过打哈欠练习,但打哈欠练习不是单纯的打哈欠,要保证学生通过打哈欠的练习抓住软腭的位置,使平时难以找到的软腭位置以更加简单的方式找回,从而保证口腔空间和状态的正确性,练习共鸣。除此之外,在声乐教学中节奏是保证歌唱的重要部分,通过节奏的掌握使得整个歌曲的韵律得到散发,但台词节奏变化是多变的,速度与节奏较为波动,从而表现认为情感和性格服务,而台词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声乐训练中如何均匀的掌握节奏感,保证节奏感的准确性是奠定台词的良好基础。为了培养这一点教学老师可以通过节奏平稳的歌曲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如《送别》和《长城谣》等。

(二)台词教学对声乐教学的参考

台词教学对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1)控制声音:舞台表演中,声音对角色的塑造有着重要意义,优秀有经验的演员则可以通过熟练驾驭自身的声音,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角色的情感特点。在这方面上,台词和歌唱是共通的。独白如独唱,歌唱是音乐化的有声语言。因此,教学老师就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找出最舒适最动听的发声位置,以此为基础进行控制声音的训练,从而使得自身的声音收放自如。台词教学中,控制声音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将两者的教学结合后,也可以让学生控制声音得到锻炼,提高专业能力。(2)咬字清晰:咬字清晰是传达语言信息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声乐和台词教学中,清楚的发音是理解的关键,这也是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地方,通过培养使得学生在发音时将字头、字腹、字尾都能准确的发出。在该环节的培养中台词教学通常是通过绕口令等方法来进行训练。或者是通过训练咬字的着力点、腰子位置、爆破音时嘴唇的力度,齿、唇、颚、喉、舌可以互相配合协调,达到有效工作。通过咬字训练使学生的发音更加清晰。所以,在实际中将两者结合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运用中古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对声乐和台词进行综合训练

声乐表演专业台词和声乐的融合教学中,只有培养两者的共同之处进行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出一套适合两课程教学要求的训练模式,例如通过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训练就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此,笔者对如何通过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对声乐和台词进行教学进行阐述。

(一)歌词的朗诵

这一环节中通过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进行朗诵联系,可以达到节奏、咬字等方面的训练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控制发声气息,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里中含有的情感和韵味。之所以使用这种方式,主要是古诗词的节奏较慢且稳定,旋律也句式也较为简单,乐句的结尾常常采用拖腔和长音进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字音的发力点和归音的过程。但还需注意的是在发音时要注意声母的部分,保证字的清晰,尤其是字头,例如《春晓》这一诗词中,“春眠不觉晓”的春字,通常学生会忽略了ch的发音,只发un的部分,听起来较为混乱。

(二)歌唱的处理

古诗词歌曲是演唱教学的重要资源,语速适中,在演唱中也分为满速和中速,尤其是适合初学者,有利于培养气息和发声的调整。尤其是男生的胸腔共鸣,例如在演唱《满江红》歌曲时,需要学生的声音处于饱满状态,避免出现倒字的现象,尤其是字头的处理,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三)对声音的艺术处理

古诗词训练过程中对歌曲的咬字发声较为讲究,必须保证每个字音都是正确的,同时还要求字正腔圆,通过演唱既能锻炼自身对汉词的理解能力,又能锻炼声音的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枫桥夜泊》作品中,在吟唱时有一种意味深长的空灵意境之美,全是的情感基调也较为强烈,在演唱和朗诵该曲时要特别注意“天、眠、船”几个字的咬音,尤其是天字的第一乐句的结尾,归韵在“an”上,同时在强调a时还要注意韵味n的归音收韵。

(四)注意美声唱法共鸣和咬字之间的关系

美声唱法在训练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部分,但由于语言体系不同,在练习中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问题。这与我国语言体系是不同的,我国语言对每个字的字音都有很高的要求,但在教学中常常会产生吞音或是护士字音的现象,例如《红豆词》这一作品中,很多女生在唱第一句时,句中的“滴”字,其本身属于闭口音,声音很难发出来,要借助美声的唱法,声音要竖起来,借助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将这个字唱出来,但很多学生会顾前不顾尾,将下颌打开了,上颚却不够,因此,要加强锻炼学生的协调感。

(五)注意的问题

声乐表演专业台词和声乐的互补教学中还需要让学生注意保养嗓音以及音量控制,要注意科学的练习。首先在练习初期,不能盲目的追求音量,要循序渐进的系统性的进行,在联系后要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进行分辨。此外,在训练中还需要控制音量,尤其是高音要慢慢的提高音量,不要让声带过于疲劳。一般情况下,每次声音练习二十分钟左右即可。

四、结语

上述对声乐表演专业教学中台词和声乐教学的互补进行了分析论述,通过上述得知,两者融合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实际中两者的融合较少,以至于声乐课和台词教学、表演教学脱节。对此,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将其联系起来,真正的实现表演、台词、声乐教学的一体化融合,为声乐表演专业的培养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气息声乐融合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蕾丝气息
“春的气息”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声乐诊疗室
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