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铁设立书架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城市人文关怀的设计原则

2020-11-22 01:59祖艳琳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书架车厢可行性

■祖艳琳 吴 新 郭 维/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居民对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即为“城市记忆”。它包含的不仅是城市历史、建筑遗产,更是城市在向前推进过程中未来和历史相互融合的一种文化记忆[1]。地铁不只是一种功能性的基础设施,它能够承载人们的生活,孕育地铁文化,还可以成为城市记忆的容器[2]。在满足交通出行需求的基础之上,为延伸其功能,地铁设计趋向更加重视其作为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体现媒介的作用。在地铁内部空间中,除了以图像、声像等广告媒介向受众传递信息,还可以再借助一些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书籍将城市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现,给市民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与受众群体形成强烈的情感联结,特别是激发外地游客对当地人文风俗的兴趣,帮助乘客了解当地特色风俗,提高当地特色文化的曝光率。

本文以市民乘坐地铁时的精神诉求为出发点,提出在地铁车厢设立书架的构想,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书香城市形象,为市民带来更优质的乘坐体验和精神享受。与此同时,以此新型阅读模式为多彩贵州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提供可行性参考。

一、贵阳地铁发展现状

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起于观山湖区窦官,止于贵阳经开区小孟工业园区,全长35.196km,设车站25个。地铁车型为6节B型,B型车带司机室的每辆定员230人(2辆),不带司机室的每辆定员250人(4辆),6节车厢共定员1460人。不同于轻轨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运能力的1-3万人次/小时,地铁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运能力为2.5-7万人次/小时。2018年12月1日,贵阳地铁1号线全线投入初期运营。全年共计开行列车9.67万列次,累计运营里程325.11万列公里,总客运量4987.9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3.65万人次,最大单日客运量18.3万人次[3]。

二、书架设立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技术、空间、社会)为出发点,基于地铁空间内部结构的分析、政策支持环境以及公众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对地铁书架设计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最后就车厢内部装饰如何兼具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统一进行研究。

(一)技术可行性

由于地铁工程师已对地铁车厢内部构造进行精心设计,施工单位在早期就考虑到了地铁的设计风格,如果要设置嵌入式书架,那么存在一定的建筑施工难度,不能改变其地铁空间的内部结构,因此室内嵌入式书架的设计方案就无法实施。但在地铁内部适当的空间和位置,设置独立型书架是可行的。正如地铁相关人员所提及,从技术层面来讲,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以及足够空间的座椅旁设立书架是可行的。

(二)空间可行性

按照地铁轨道交通标准中的定员标准,站席定员按6人/平方米是是舒适度的临界状态,此时乘客在阅览书报时较为舒适,并且不受干扰。在高峰时段车厢乘客几乎满员,此时乘客密度较大,人均占有面积较小,车厢环境不适宜进行阅览书报。虽然车厢容纳能力和客流时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阅读行为,但由于高峰期具有短暂性客流特征,因此不影响其他时段乘客阅读行为的发生。

(三)社会可行性

国家出台若干重大政策支持贵州发展,重大战略的规划、项目资金的支持也助推了贵阳市“和谐宜居、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地铁书架的设立一定程度上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

基于设置书架的可行性研究,笔者设计了相关问卷并邀请不同年龄、性别、学历人群参与问卷调查,基于100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乘客乘坐的时间超过15分钟,占被调查人数的56.86%。虽然在乘坐地铁时,乘客最常做的是玩手机,其次是聊天、发呆、睡觉和看书,但对于取阅书籍的意愿,86.27%的被调查人员表示愿意取阅地铁上的书籍。大部分人希望书架摆放在座椅两端,其次是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和其他位置。对于书籍的分类,选择最多的是旅游杂志,其次是新闻周刊、杂志以及省情文化图书。此外,市民对于书架可行性的意见,84.31%的人认为地铁书架的设立构想具有可行性。

基于以上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市民很少在地铁阅读,但市民取阅图书的意愿较为强烈,其中以旅游杂志,小说和周刊为主。但由于地铁人流量巨大,书籍的管理、来源、维护、审核等问题存在一定难度,如:书架是否牢固,是否会存在人为破坏以及盗窃?书籍从何而来,是通过社会组织或是公益募捐进行?书籍是否会存在不可避免的丢失或恶意损坏、偷窃等行为?书籍的内容和质量如何保证,是否契合大众的阅读需要以及是否存在违反社会道德风气的内容?

三、对策及建议

基于以上调研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设计建议和对策:

(1)书架的设置遵循安全性原则——即书架需使用到的部件应采用耐火、阻燃、防水、防潮的材料。此外,为避免列车进站时负风压(活塞效应)所造成材料结构之间的震动[4],需要稳定书架底端重心,通过合理分配书籍重量抗震分压,避免因紧急停车刹车产生的惯性造成书架脱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书架两端可设置挡板,以保护乘客的安全和车辆的顺利行车。书架材质的选择应遵循安全、低能、低耗、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2)除了考虑材质的安全系数,还需考虑设计的美观性,例如书架是否遮挡站牌、书籍摆放是否合理、书架高宽度是否贴合墙面等问题。通过合理布局和摆放营造整洁、清晰的效果。不同材料的感觉特性不同,例如木材感觉较为温暖,而金属则有一种冰冷的感觉,而新型复合材料则给人一种现代感、科技感。材质和规格可根据不同书本类型以及载荷要求而定。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车厢内部细节的改造,设计一列具有多彩贵州文化的主题列车,比如一些与红军文化相呼应的图腾花纹,体现书架美学感和实用性的相统一。使其表现优秀传统文化风格,让人们领略和感受其中的历史韵味。(3)对于书籍的来源可以考虑从贵州旅游局宣传部、省图书馆、以及有公益捐赠意愿的出版社或书店获得,内容以旅游宣传册为主,重点突出本地特色资讯、美食、旅游等内容,例如放置《贵州省情》《贵州行知书》《贵州历史笔记》等彰显贵州人文特色、革命精神的书籍以让市民及时了解身边事,让外地乘客感受丰富的地域文化魅力。此外,还可以围绕历史、诗歌美文、音乐故事、有声小说、儿童故事、健康养生等主题放置期刊、报纸、杂志、小说等以满足不同人群所需。(4)针对书籍的审核和管理问题,笔者发现每列列车及站台上都设有专门负责的巡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图书的盗窃和破坏行为进行监管和约束。此外,针对书籍里是否含有人为不良内容的传播,可任命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图书进行整理和管理,通过相关部门加大对图书的管理力度,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四、结论及展望

贵阳作为一个兼具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的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底蕴。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地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城市文化特色窗口的媒介,可以有效传播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知名度。尤其是具有地域风情的车厢设计将会是展示城市精神面貌的有效载体,在尊重历史和继承文化的同时诠释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精神。

在整理文献的过程中,作者发现关于地域性特色车厢的设计资料较为欠缺,学者们相对重视地铁建筑和车站设计的研究,关于车厢内部地域性设计的塑造的实证研究还有待丰富和完善。鉴于作者研究水平和能力的局限,方案可行性的分析角度和方向还不够透彻,设计仅从主观角度提出设想,而没有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因此研究理论缺乏精确度并有待进一步论证。

综上所述,地铁设置书架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具体的实施还需具体的实地调研,尤其是对于书籍的管理问题还需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综合考虑。

猜你喜欢
书架车厢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车厢
六号车厢
整理小书架
书架就要美美哒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
会展书架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