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探析

2020-11-22 01:59许春英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建构英语教学职业

■许春英/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所占的比重也在持续提升,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程度获得了明显的提升,同时社会人才需求方向也发生了转变。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即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紧密贴合起来,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

二、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一)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概念,具体来讲是指包括职业技术、职业理论、职业潜力以及职业场景下的综合技能等在内的综合能力。由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一,因此对职业能力的定义也存在差异,如英美侧重于个人本身资质、日本提倡职位的适应性、法国主张知识理论的多寡、澳大利亚则崇尚整合能力。而在我国,高职教育遵循的则是知识本位的职业能力观。

(二)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获得了的快速发展,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也在加深。因之,各个行业对人才英语应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具有高水平英语能力的人才往往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做出改革,加强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如此更加有利于其未来职业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是其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核心点。根据2006年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了“深化高职教育的教课内容改革,发展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倡工作岗位和学习内容相协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的提升”。现阶段,英语在各行业岗位工作中的作用都在提高,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着重其发展,提高英语教育的地位。

三、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观念落后

在现今高职教育中,英语教学并没有具体的任务目标,因此各院校通常是围绕专业技能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虽然英语是高职生的必修科目,国家也针对性了制定了等级考试制度,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目标导向,即以通过等级考试为合格。但这同样也使得高职英语教学开始趋向于功利化,即单纯的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其实际应用价值,而应用能力才是学生未来面对工作所需要的。到目前为止,仍旧存在一些固执传统教育观念的教师,严重阻碍了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市场需求存在巨大偏差。

(二)英语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技术特色

我国在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明确提出英语教学必须要与岗位要求以及职业实践需要相契合,但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却与之相反,教材选用脱离专业、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依旧采用的是普通英语教学的辅导材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帮助很小,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需求是不同的,因为其未来从事工作的领域不同。

(三)评价标准不合理

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高素质实践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发展状况来看,不论是专业事务的处理,还是参与商务社交活动,英语都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高职英语教育十分重要。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采用的教材和手段都十分落后,与实用能力培养存在偏差,而作为评价机制的等级考试也只能检测学生的英语理论应用能力,不涉及实际交流沟通,如此标准导向下的英语教学自然无法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标准的英语人才。

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一)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重构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涉及到了教学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等多个方面,必须要建构一套全面的模式作为支撑。具体来讲,应基于不同类型专业学生的需求进行分类授课,助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对此,最合适的就是模块化教学,将英语教学和职业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融合,针对不同的专业建构相应的模块,基于岗位需求进行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设计,真正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职场入门和职业礼仪的相关内容为例,分别设置听说(介绍自己、相互介绍、商业活动)、阅读(文化常识、礼仪文化)、作文(个人信息书写、求助信)以及翻译(辨认不同面片信息)等部分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内容,建构生动真实的职业场景,使学生们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对于一些存在特殊要求的岗位和专业,还应建构特色模块,确保学生可以有效的适应不同岗位的实践需求。

其次,在模块化教学中,应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由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同时学生们在各个小团体之间还可以实现互帮互助,实现共同提升。

(二)对高职英语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在进行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突出职业化特征,基于学生实际水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采取合理的授课方式。例如在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时,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将普通生活中利用到的英语交流内容转化为专业的职业英语表达,满足学生未来工作所需。再如,针对阅读方面的学习内容必须强调实践应用,将这些内容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而在专门的听力训练中则要注重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将听力练习融入到具体语境中,从多种渠道引入教学资源,加深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使其熟练的掌握不同场景之下英语交流沟通的技巧。

(三)对高职英语教学评价进行转变

想要转变当前以通过等级考试为评价标准的体系,建构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评价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设置职业化的评价机制,通过模拟岗位任务场景的方式测试学生的英语运用技能水平,根据学生现场表现出从交际能力、职业素质、创新思维、应对能力等方面做出评分。其次,引入“以证促学”的评价方式,基于不同的专业需求制定相应的职业等级证书,以此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作出评估。最后,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做到评估方面多角度、评估对象多元、评估准则多元、评估策略多元,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听课技巧、思考能力、协作思想等内容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而且评价方式要保持动态发展,始终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调整。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从教学观念、模式、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做出全面性的调整变革,助力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建构英语教学职业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以混合式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职业写作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