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0-11-22 01:59程梅芬福州市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中心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人力激励机制资源管理

■程梅芬/福州市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中心

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肩负管理整个事业单位体系所有人员的任务的人设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工作的良好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力资源工作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也需要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先进性,能够及时适应社会,找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事业单位体系的有序发展。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暴露出的效率低、积极性查问题,尝试运用激励制度以及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本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贴合社会发展的切实举措,也能借此激励员工工作,更好完成社会赋予的使命和价值。本文认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引入激励机制是可以有效解决问题的管理手段,也是社会发展下必要的改革举措,更进一步的探讨激励机制应用的实例和策略。

一、应用激励机制的意义

(一)明确方向

首先明确事业单位的本质是服务社会的政府职能部门或者公益性服务机构,也是和其他单位、企业的区别,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宗旨进行考量。激励机制的引入和应用可以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通过完善的制度和荣誉感让员工清楚认识自己的岗位,提高工作效率和使命感,促使事业单位体系向贴合社会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加强联系

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牵扯到的人力问题更加复杂,在这种特殊性的影响下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的配置和调动,工作重心在于满足相应岗位的人员需求,缺乏对工作单位环境的判断已经员工能力的培养,缺少调用员工积极性的管理措施。而通过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强化员工的工作责任,通过激励制度的完善构建职工与单位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过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进加强与事业单位体系宗旨目标实现的联系。

二、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现状

(一)激励机制未能实现精神的重塑和工作态度的改变

纵观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在改革之前因为所有员工拿着同样工资的铁饭碗,对于工作干和不干一个样,在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时缺乏积极性,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进行了事业单位改革,人社部门联合纪检等建立了出勤考核、业绩考核、评价反馈制度,并为此取缔了部分单位的小金库奖金和构建了新的薪酬奖励制度,让工作表现好的承担了更多工作的员工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和薪酬奖励。一定程度上,改革实现了对事业单位员工的激励,但是发现往往表现不积极的员工在该项措施下仍保持原样,这是因为物质层面的激励制度可以改善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但是没能彻底改变员工的态度。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应该深入到员工的精神层面,让员工能够从工作中获取到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在根本上改变现状。原有的制度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员工对此抱有抵制情绪,在人员长期抵触反对的情况下必然影响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发挥不出激励制度应有的作用。

(二)激励机制和政绩考核的配比较差

事业单位现行的激励机制主要表现为各单位组织的绩效考评,同时绩效的执行结果也为单位实施精神以及物质激励提供了判断标准,目前出现的问题除了侧重物质激励缺乏精神层面的深入外,绩效和激励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脱节的情况。虽然各单位都制定了年度考核计划,对单位员工的表现进行总体评价,但总体来说,考核标准不明确、考核指标不全面,导致考核流于形式,未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不能有效的约束或者激励员工,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仍然保有铁饭碗、稳定、安逸等固有思想,对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心。

三、完善激励机制在我国社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建议

(一)建设科学、完整的激励制度体系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理念,构建正确的激励机制理念。通过定期的开展理论与实践培训,全面提升全体职工尤其是具有领导职务的管理者对相关激励机制的正确认知与理解,确保相关激励制度能够依照相关标准落实到位。避免由于部分人员的错误认识而影响激励制度的作用效果,阻碍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其次,制定、实施事业单位激励制度时要遵守公平性原则与竞争性原则相结合。公平性原则需要事业单位人事资源管理者制定公平的激励制度,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所有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又避免由于差别待遇而引发部分员工的不满情绪。竞争性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定期开展考核,如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等,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人员进行表彰,对不思上进、不担当、不作为的人员进行警告,让单位员工时刻保持警惕,刻苦学习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努力提升自我能力,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立足岗位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借助现代化信息科技技术,建立完整的激励制度体系,将单位成员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沟通桥梁,员工可以将自身的需求及时反馈给领导以及人事管理者,为激励制度的制定提供方向与指引。同时,事业单位要发展自身单位的优越性,提升员工的凝聚力与自豪感,让每位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认同自身单位的文化,并将单位的发展当做自己努力的方向,主动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二)丰富激励手段与方式

相对于资金资源而言,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或者单位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若拥有一支强大的专业性人才队伍将对企业或者单位的发展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进而促进市场的繁荣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事业单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加强对单位在职员工的知识、技能、品行方面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作用,采用各种方式与途径,如“表彰大会、绩效奖励”等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全力为单位的发展培养强大的专业性人才队伍。

针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采用的措施而言,大多数更偏向于采用短期的激励机制,缺乏持续性,无法对单位的发展起到长期的助推作用,所发挥的作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长期的激励机制是从事业单位的整体规划与布局出发,将激励制度与事业单位目前的利益联系起来,成为单位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必须重视长期激励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单位的长期激励体系,在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使这些人才能够与事业单位的同步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我国事业单位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因此要加大对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借助激励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就目前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而言,事业单位制定的制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发生部分偏离,方案未得到全面落实,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必须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构建科学、完整的激励制度体系,丰富激励手段与方式,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对激励机制的充分运用,全面调动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为员工制定未来岗位的战略性发展计划,与此同时助力单位整体规模发展与人才队伍的建设。

猜你喜欢
人力激励机制资源管理
基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政工工作的有效应用分析
企业在现代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