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体验式阅读推广初探

2020-11-22 01:59渠孟璟河南大学图书馆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体验式心理健康心理

■渠孟璟/河南大学图书馆

一、前言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社交网络服务的快速兴起,人们每日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接收到来自于五湖四海的信息,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学生来说,缺乏正确的甄别,不能对信息进行合理筛选,大量负面信息蜂拥而至直接影响到其是非观、价值观的形成;当下的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大的现象一直存在;再有,家庭教育要么严重缺失要么不讲方法用力过猛。这些极端现象导致越来越多心理不健康孩子的出现,而且是愈演愈烈,可以说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因此,本研究提出采取馆校合作,以体验式阅读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阅读中构建正确的认知与意识,使其向好发展,不断呈现出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元的精神世界。

二、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也是人类文明得以不断传承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不论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学生或是读者的不良心理、负面情绪,都可不同程度的得以缓解及疏导。古人言: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1],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界就开始倡导阅读疗法,90年代中后期先是在高校馆兴起,但截至当前,有效的系统性地实施阅读疗法干预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图书馆仍寥寥无几。笔者认为,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其较强的专业性,阅读疗法是综合运用图书馆学、心理学及医学的原理,通过有针对性的推荐文献,采取与读者交流互动的形式指导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优化或重建自身心理结构,从而达到预防、治疗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2]。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均处于快速成长期,这一时期如果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干预,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提出并倡导实施以“阅读疗法”为理论基础的体验式阅读推广活动,旨在通过馆校结合的方式开展阅读活动,积极探索“阅读+体验+互动”的体验式阅读推广模式。

三、体验式阅读推广的模式探究

(一)组建专业协作团队

体验式阅读推广是一项研究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基于此,我们首先应在图书馆中选出一定数量有这方面研究热情的资深馆员、学科馆员和普通馆员,经过较系统的进修及培训,经审核通过后组建成立协作团队。专业团队成员在担任阅读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同时,还承担着针对大量阅读书目的选读、研读、研究、挑选等工作,阅读书目初步确定后,还需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实现研究与实践的良性向好发展。

(二)构建阅读体验空间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最先在哈佛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程,很快该课程即成为最受哈佛学生喜爱的课程,最令人称奇之处在于,学生离开教室时都是迈着春天一样的的脚步,轻盈欢快……,泰勒博士认为,长期接受积极正面的阅读和信息,可以养成积极的心理态势,建立起自身积极的美德、思维、意识和能量[3]。可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建设”多么重要,在专业团队组建完成后,图书馆应根据读者需求及本馆的现有条件,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自身心理状况有选择性地设置阅读体验空间,参与体验者的数量不在多,场面不在大,不宜盲目追求形式上的高、大、全,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了开展此项研究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具体而言,应根据读者需求细分主题阅读空间,如音乐类阅读空间、美术类阅读空间、儿童文学阅读体验、诗歌类阅读体验、生活类阅读体验等。在空间建设方面,可采用图书馆自建和社会相关机构及学校有关部门合作共建等方式,对于空间的布局一定要做到合理实用、安全有效、有动有静、突出体验等元素,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各种文化形式的独特魅力。理解阅读内容的深刻内涵,由外及内深刻感悟到自身个体与之相同的部分,产生情感上的互通共鸣。在整个体验过程中,图书馆员要善于引导孩子,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加工、丰富充盈的情感体验,感染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学生的情绪,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阅读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读者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面感官的积极性,为学生再一次更好地体验阅读埋下兴趣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治疗”的效果。

(三)建立多元化阅读体验服务体系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可以告诉我们许多相关的知识,让人在阅读中受到启迪、感动和教育。在199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向公众提出使用“心理健康教育”一词[4]。指出:“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为了更好更广泛的扩大受众群,笔者还倡导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需要语文教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每学期教育教学目标,从“制定目标”“教学设计”“阅读理解”“感悟体验”,做到有序渐进式开展。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角色扮演”、“诵读会”、“致敬经典”、“辩论与口才”等一系列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改变语文教学中传统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语文教学中的课文只是载体,同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的课文,这里的阅读内容有来自于教材方面的,也有课外读物,对于课外读物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合理选择,同时,必须是学生们发自内心喜欢的读物。“读课文”也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这里提出的阅读体验应该是包括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体验的总和。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交流的过程,交流是否成功依赖的是文本变成读者意识中的关联物的程度[5],阅读活动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过程中读者个人感知和信息加工能力被激发的情况,“致敬经典”、“辩论与口才”就是读者个人感知、信息加工能力被激发的综合体现。我们的体验式阅读不是给学生添加额外的阅读负担,而是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通过这些途径帮助学生“遇见好书”,开展实施“阅读+体验+互动”模式,帮助学生在平和、快乐的状态下去阅读、去体验、去思索、去感悟,极大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拓宽了其知识面,更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理解水平和心灵素养,阅读者乐于分享、乐于记录、乐于参与,大大推动了学生对阅读价值的多元理解和深度体验。

(四)因人而异开书单

每个问题学生的气质类型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应该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问题的孩子开具适合其本人阅读的书目,每一本好书都倾注了其作者的生命体验,如果读者能用心品读,全心进入,一定能收获相通的精神体悟。这其中有故事有寓言有科幻,可以让你感动感叹,也会让你欢喜愉悦,孩子们透过文字感受着真实世界中的喜怒哀乐,感受着成长的美好,沐浴着爱的阳光与温暖,并从中体验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书中关于他人、奇幻、受挫、勇敢的故事,会让读者在心中建立起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不再紧张焦虑、不再自暴自弃;真心待人、耐心做事。实践证明,借助读书体验可以帮助读者进行自我教育,可以让读者重新认识世界,无论外在世界如何变化,阅读都会为读者们重建一个多元富足的精神世界,正所谓“你让他读什么书,他心中的世界就是什么样”。

四、结语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副会长李玫瑾教授曾提出: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表现的问题有滞后性,很多案件表现在成年,但他的问题不在成年。的确,人的早年心理问题若不能很好解决,定会埋下祸根,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中医有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这句话很准确的阐述了阅读好书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只有拥有了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意识,才能保证身心的健康。研究证明,开展体验式阅读推广活动,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让青少年读者“遇见好书、体验阅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净化了其心灵素养,很好的促进了学生良好健康心理的组建。

猜你喜欢
体验式心理健康心理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