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分析与思考

2020-11-22 01:59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外国人中医药

■段 婷/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药文化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在实施范围内的一张立体名片。中医药文化包含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资源,同时也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医药的交流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的机遇

(一)政策支持

我国在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之后,很多领域都看到了自身发展的机遇,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比如说,教育部提出了加强自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积极开展教育交流,加强教育合作,这样不仅成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持。2017年初,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在未来五年内,重点推进中医药领域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中医药院校在开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得到了明确的方向指导及政策支持。

(二)良好的技术环境

与过去传统的媒体技术相比,信息设备的普及以及社交网络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文化交流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多的文化传播平台加快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传播速度及更新效率,同时也加大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受众面。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传统方式,如今,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出现了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方式,受众者在参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听觉效果及情感体验。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的阻力

(一)外因因素

其他国家与我国相比,具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国人来说,一些简单的文化常识,对外国人来说却是全新的知识,由于其固有文化的存在,可能会对我国的文化产生抵触,产生文化冲突。因此,中医药文化开展对外交流的前提,首先要解决不同国家质之间,存在的这些文化冲突。比如说,有些国家并不认可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他们认为,中医药并不是一门科学的学科,而是在经验支撑下的“偏方”,因此,他们很难承认我国的中医药文化的科学性,同时也无法接受中医药成为一种正常的医疗方式。外国人对中医药这种错误的认识,非常不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导致这种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让外国人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中医药对外传播交流的第一步。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文化是影响中医药文化交流的外因,这种因素受各国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影响,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

(二)内因因素

与中医药国际交流传播息息相关的内因,主要涉及人的因素以及专业领域的因素。首先来分析人的因素,现阶段,高校的专业教师是负责对外交流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力量。这些高校教师一部分是外语专业的教师,同时自学中医药知识,另一部分是中医药专业的教师,略懂一些外语,很少有兼备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传播交流人才,也就是说能够肩负起对外交流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人才少之又少。其次再来分析专业领域的因素。现阶段,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范围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围绕针灸推拿领域开展。这是因为国外对于针灸推拿给予了比较高的认可度,同时针灸推拿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容易对外进行交流传播。中医药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针灸推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想要在国际范围内实现中医药的广泛交流与传播,只靠针灸推拿是不行的。只有不断拓展中医药不同领域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才能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相对来说,内因因素具有一定可控性的,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传播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形成中医药文化符号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内开设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为外国人提供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平台,外国人在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开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外国人来学习了解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内设置孔子学院,既要确保中国文化特色,还要结合不同国家内部的文化风俗,这样既可以有效保留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同时还实现了我国中医药文化的本土化。积极寻找我国文化与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可以有效拉近两个文化之间的近距离,还可以加快中国文化的传播,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提供更好的大环境。

(二)重视人才的培养

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中医药院校要重视学校在外语方面的建设,积极开设多语种与专业课程向关联的外语课程。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内存在的中医药教材基本上都是用英语语言翻译的,英语虽然是世界通用语言,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都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及语言特点,所以,在中医药对外交流传播过程中,要重视语言方面沟通的一致性,这也是有效开展对外交流的保障。高校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要重视其语言专业的培养,这样可以确保中医药各学科在对外交流中的准确性及全面性,对外交流的范围不能只是停留在针灸推拿专业领域,拓宽中医药文化各个领域的交流,有助于加快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速度。

(三)加强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拓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留学生受自身所在国家文化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在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文化冲突,解决这些文化冲突的方法就是要尽可能的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及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学校要积极拓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让留学生尽可能全面的学习中国文化,留学生在大量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仅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其更好的理解掌握中医药知识。

(四)借助传媒力量,加大传播效应

首先要分析研究受众者的心理。不同的国家在文化氛围、交流方式以及传媒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所以,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传播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其国内的传播热点,借助当地人民喜欢的交流方式来传播我国的中医药文化,需要注意的是传播要规避敏感区域。其次是要高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在了解所在国使用频率高的文化传播平台,借助新媒体技术,传播内容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受众者享受良好视觉效果及听觉效果的同时,还会与传播内容产生交互性。

四、结语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的交流,“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医药文化打开了交流的大门,同时也为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的机遇与阻力,然后结合自身的认识,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传播的建议,希望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可以在国际范围上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外国人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外国人学汉字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