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20-11-22 01:59杨天霞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政治思想

■杨天霞/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①。2019年教师节,党中央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习总书记指出,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再次强调了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任务要求。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关注和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开放初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整体上转变了德育状态、规划了德育内容、衔接了德育阶段、构建了德育体系;进入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科学确立德育理念、优化德育结构、规范队伍建设、拓展德育方法,聚焦科学育人,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2016年,为解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文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从科学育人转变为协同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③

(二)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④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爱国情怀。因此,只有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⑤的教师,才能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无德者无以为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高校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各种思想文化交融,各种社会思潮交汇,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高校教师的价值观时刻受到多元化的冲击,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以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以爱国精神教育学生。同时,高校教师又担负着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只有将高校教师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上来,才能忠诚守护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才能教育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还可以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高校教师潜心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

二、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受重视程度不够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关注和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被动应付、缺乏主动,导致“工作地位下降、工作性质变虚、工作落实变难”;理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开展的相关思想教育活动,浮于形式,不能及时抓住教师思想发展变化的苗头,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趋于形式化。

(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不健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相比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逐渐科学化、系统化、体系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多融于党建工作中,主线配备不强、管理职权不明确、管理制度不统一、评价标准不一致,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散落在宣传、组织、人事、工会、教务、学工等部门,政出多门,难以实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体化推进。

(三)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吸引力不强

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多元化呈现,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都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在组织形式上,方式方法单一,常常以教育者为中心,采用“我说你听”的形式,沟通少、反馈少,难以深入到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生活中去,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不高;在内容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紧密度不够,就思想谈思想,就政治谈政治,导致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工作认同度不够,参与度不高。

三、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

(一)加强理论武装,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新形势下,高校协同推进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前提和基础,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一要创新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引导高校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二要因势而新,鼓励高校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思想,以更好地满足教书育人需求。三要用好网络新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知国情、学榜样,做表率,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

(二)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以建立党委教师工作部为契机,加强高校党委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统筹协调、管理和监督,强化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考核,明确管理职权,完善管理制度,形成闭环管理。高校教师,尤其是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和教师思想政治队伍建设,抓好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职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校教师队伍。

(三)注重制度建设,推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发展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要协调整合学校各级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的整体作用,补齐短板,统筹规划,以制度形式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设定目标、明确内容、组织考核等作出安排,明确责任部门,统一评价标准,为有序推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⑥要通过实施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确保制度落实到位,有效推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发展。

(四)突出特色亮点,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对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要因事而化,融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于业务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开展业务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解决高校教师在思想观念、政治认识、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二要因时而进,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时代气息。通过应用“学习强国”、两微一端等便捷、喜闻乐见的网络新媒体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三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主题党日活动、党建“书记项目”、校区共建等,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2-1.

②习近平.习近平致信全国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N].人民日报,2013-9-10.

③骆郁廷,唐丽敏.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跨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2).

④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⑤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8-5-3.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