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中的意义

2020-11-22 01:59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张 晓/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理想是人们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高于现实可能性的追求;信念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和理想所抱的观念,它们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两者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关键,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始点,在开展思想建设工作时要多种方式并重地将理想信念渗透到高校学生中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好指导。

一、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进入大学,学生年龄分布普遍在18岁以上,青年时期的他们虽然自身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但他们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参与社会活动次数有限,个人的经验和认知思考略显不足,应对问题的能力也还不够。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也承载着时代所赋予的责任,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果意志不坚定,或左右摇摆,就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就不能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主观精神世界中,理想信念占据重要地位,与文化、经历、文化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现今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媒体格局、信息传播渗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元化的思想碰撞,大学生的需求和心态也发生着显著变化。不同思想的相互融合,也导致大学生思想的差异与多元化,而高校大学生多数的学习教育方式仍以校内教学为主,他们对于理想信念意识不强,虽然多数学生是积极向上,但仍缺乏个人理性思考,会导致青年大学生认知和人格素质的片面性,会对学习生活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在大学阶段,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将班级开展的党团建设、学风建设、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效结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薄弱的原因探究

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方面产生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与高校教学工作有关,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足,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教学形式单薄,缺乏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价值判断上,青年大学生泛泛地讲奉献、讲社会责任、讲集体意识、讲全面发展,但在实际行动中所展现的,却是更加注重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需求、自我实现,尤其在物质上的人生追求日益突出,已然淡化了理想的存在,形成了信仰危机。

很多大学生认为,只要不违法违纪,顺利毕业,就能在踏入社会后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至于道德修养问题,在工作中意义不大,甚至于一些错误的片面的思想风气渗透在学生的思想当中,形成不良风气。青年大学生渴望知识,重视目标的实现,但忽视了道德规范和修养,未能清楚认识到其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

理想信念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其明白自身历史使命,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全面规划个人人生道路和发展方向。

三、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一)丰富内容,创新形式

高校应加强对于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及经费投入,将创新、文体、学生活动融入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之中,以主题活动为宣传契机深化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意识。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形势任务,增强引领性和针对性,强化思政课程内容,使学生更深入了解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国内外形势、肩负的使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的形式要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学习阶段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地展开,要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网络线上教育教学相结合,利用新媒体媒介增强学生对于理论性内容的直观感受和理解,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在教育中融入奉献、服务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和学生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理想信念教育,多方位创新的教育形式,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会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扩大辐射面,产生积极作用。

(二)家校配合,促进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的活动开展、综合表现与大学生的价值观、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存在一定关系,理想信念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重要作用,客观上反映出学校的德育工作情况和学风建设成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检验。而其良好发展虽与学校的教育不可分,绝大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还需要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环境氛围,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正确价值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充斥在新媒体时代,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认知。部分学生缺乏政治觉悟,极容易意识淡薄、诚信缺失、心理脆弱等问题,为大学生的培养造成影响。在开展活动时,要积极挖掘工作典型,抓好做足,做好宣传引导,不能一味只提空口号,要将理想信念教育切实融入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坚定对价值目标的追求。其次,学生家长要把关心学生学业成绩和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并重,要发现学生身上不足之处和思想问题,及时找出问题原因,及时引导教育,督促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如果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偏差,理想信念就会缺失,学生最终还是会靠向物质主义或个人主义,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负面影响和消极意义。在学习教育中,家校要紧密配合,利用好新媒体,督促学生了解时事热点话题,了解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参社会实践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展开深入思考,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社会中去。

(三)改善方法,提升教学

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而要与其他思政教育形式相结合,有深度地开展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理想信念认知与理解。理想信念教育也要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将专业学习、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教学,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解决处理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相互依托,共同发展,形成动态的变化过程。青年大学生因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认知事物能力等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我们要有目标地展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发展变化趋势,了解学生的总体特点,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得好的教育观念更直接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更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去。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理论教育融入到日常学习、社会实践中,提升理想信念意识。要珍惜课堂学习,刻苦钻研,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要时刻牢记思想教育,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校大学生应创新传统学习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勇于艰苦奋斗。要提高思想认识,主动学习思考,要坚定理想信念,付诸行动,要把奉献、奋斗精神落实到日常学习、实践中,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正确的价值观念、理想和信念书写美好的人生。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