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2020-11-22 01:59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传统

■肖 青/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一、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能够完善学生的个人品格,不仅对学生目前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老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具体的教学中,渗透一些德育理念,给学生提供文明礼仪教育,进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比如,在语文学习中,老师就可以利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给学生提供德育教育。像是在学习一些古代诗词时,老师就可以充分挖掘诗词中的道德内涵,然后给学生做出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更好的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策略

(一)新时代背景下,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德育思想

中国十分重视素质教育,德育就是个人素质中的重点。加强学生德育的培养,不仅是学生成才成人的保证,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但是据目前状况来看,广大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找到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案,这势必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如果新时代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中的德育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不仅能够助力学生努力学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好语文、历史等科目,另一方面也会大大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格。所以,通过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学生的德育教育联系在一起,就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才能更好的与当下新时代教学内涵相融合。可以说,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作为一名教师,用知识传承文化,能够让学生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优秀传统文化无论何时都会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灵光乍现。因此,通过深入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学生的德育提供良好的借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老师还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模式给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因此,通过将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加强德育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将培养德育的要求和一些相关的视频有机结合,并且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教学融入其中。同时教师要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课堂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课堂上,老师不要单纯的给学生讲解培养德育应该怎样做,应该注意什么,还要在网上找一些有关培养德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视频、电影等放给学生观看,通过观看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风情,进而培养学生个人的道德品格。还要播放一些类似《孔子》等类型的教育性电影,这样既能给学生填充心理的道德空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的学习一些道德养成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进而可以让学生得到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心理上的满足,还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层面的发展。因此,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提高德育教育课堂的高效性,进而促进学生德育课堂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让学生在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加强自身德育修养的建设,进而实现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三)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要靠课本上的知识,更要重视实践活动。因此,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要借助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首先,要组织一些评优的活动。例如,学校要开展一些有关思想道德的活动,并且要给予优秀的学生一些奖励。在评优活动开展时,老师首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且将比赛的规则讲述给学生,并发挥带头作用,投入比赛中。在学生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后,要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统一上交给学校,进行评比,给优秀的学生一些奖励。学习的目的并不只是掌握知识那么简单,是要把学习过的道德知识充分的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因此,老师就可以每周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德的力量。例如,在德育课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志愿活动:去养老院看望那些孤寡老人,并且给他们打扫卫生、和他们聊天谈心,或者可以给清洁工送水送温暖,还可以去孤儿院帮助孩子等。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能够真实的体验到道德的重要性,同时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能获得满足感和荣誉感。所以,在开展这些志愿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道德的真谛,还能让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四)完善教学管理体系,鼓励学生自觉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

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德育修养的重要方式。所以,学校就要把握管理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此外,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开展,同时老师还要明确,开展具体的教育是育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也是育人。因此,在学校里,如果学生遇到一些学习以及生活上的问题,老师就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此外,学校还要制定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老师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最终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五)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立德树人教育效果

老师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文化知识丰富的人才,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因为一个如果学习成绩再优秀,但是思想品德不良,也不算是一个健全的人。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切实解决好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道德缺失的问题,然后再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管理办法。所以,老师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和管理方向,全面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这对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成效有极大的帮助。因此,老师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要做到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所需,制定一些管理方法和策略,进而培养学生的品德,加强现代化素质教育。所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给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更好的实现教学育人的目标,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组织参观一些有关德育培养的展览

要想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仅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深刻的感受到良好思想品德的影响。比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外展览参观活动,像是孔子的思想,中国古代的一些孝悌故事,卧冰求鲤、亲试汤药等,这些流传千古的故事和思想都蕴含着丰厚的道德思想,学生在观赏中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吸收一些好的思想的影响。或者还会有一些地方会开展专家讲授德育的讲座,学校也要积极组织学生外出参加,接受专家的教育,进而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此外,学生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具体的活动中提升个人的素养。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比赛,比赛的内容就是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有关,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个人的文明修养,响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结语

通过开展有关德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一些道德养成的方法,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因此,学校和老师要特别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还可以让学生得到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心理上的满足,进而促进学生德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让学生在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加强自身德育修养的建设,进而实现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传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