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2020-11-22 01:59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效性思政

■王 潇/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广大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出很多观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得到很大提升。本文主要从我校所进行的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实践入手,提出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方面的个人思考。

一、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更多地是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为目标的。广大教师要多关注课程改革,创新授课方式,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将思政课打造成温暖的课程。

(一)在教学风格上,要运用贴近大学生的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需要教学语言来完成,教学语言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喜欢语言幽默、案例丰富的思政课堂,而思政课的教材内容比较专业,如何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将本来枯燥、专业的课程展现出来,这对思政课教师是极大的考验,需要较强的教学能力与深厚的理论功底。思政课教师在关注教育内容深度的同时,要注重教育内容的温度,运用贴近大学生的教学语言,就是用大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语言体系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授思政课内容,用大学生喜欢的语言把思政课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

(二)在教学内容上,要贴近国家社会实际、大学生实际

广大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思考怎样使思政课“有趣”,还要思考如何让思政课“有用”。学生只有觉得思政课“有用”,才会有更大动力学习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要贴近国家社会实际、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大学生关注的世界问题、中国问题、青年人出现的热点问题等等。今年整个世界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这学期的思政课内容要以此事件为重要出发点,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的内容时,要充分发掘与时事相关的教学素材,结合思政课教材内容,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不断丰富思政课的讲授,使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的认识,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

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为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带来许多的便利条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推动思政课的发展。

(一)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提高教学实效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内涌现出很多的在线教学平台,如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雨课堂、智慧课堂等,我校教师主要运用超星学习通、智慧课堂等教学平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的教学平台技术,结合学校实际,选择适合自己课程的教学平台,作为教学的辅助。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是对思政课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考验,更是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契机。笔者在线上教授“概论”课程时,提前将电子版教材、课件、录制好的讲解视频、案例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上,供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授课环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头脑风暴”“随堂测验”“即时问答”,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同时设置开放性讨论题,引发学生对热点问题的思考;教学平台布置多样化作业,综合考核学生。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拓展课程教学资源

思政课是与世界、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尤其是“概论课”,与现实联系更为紧密,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要时刻关注世界动态、国家发展,关心国计民生,关心社会热点,而在今天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就是来源于互联网。当今世界,信息纷繁众多,这就更需要思政课教师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从繁杂的信息中甄选思政课的优秀课程资源,为思政课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案例资源。同时要创新课程资源呈现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信息化技术发达的今天,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方式,广大思政课教师也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技术,更新教育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加快推进思政课的网络资源建设,不断丰富网络课程的内容,积极运用类似于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线上”授课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将思政课延伸到课下。在教学方法上面,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探索,既要有教学管理,比如学生考勤、维持课堂秩序等,又要有教学互动,比如学生讨论发言、课堂辩论等;要处理好教学管理与教学互动的关系,过度关注某一方面都会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三、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举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对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提出具体的要求。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思政课的具体实施者,对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树立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

政治意识与政治素质,是思政课教师具备的首要素质。思政课教师向学生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坚定“四个自信”。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深有体会,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判断能力参差不齐,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很容易受教师影响,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提高政治素质,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与加强品德修养,同样十分重要,思政课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懂”,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才能为学生讲明白,讲透彻,真正入脑入心。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以德立身,严格约束自己,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用高尚的人格感人学生,做好学生的表率。

(二)增强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授课水平

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质,而要想把思政课讲好,讲到学生脑中心中,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高超的教学能力,离不开思政课教师宽广的理论视野。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在学习方面综合素质稍弱,思维方面却非常灵活,涉猎社会中诸多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拓宽理论视野,多关注国内国际热点问题,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同时要增强理论的讲解能力、对最新的时政问题的把握能力,不能只停留在教师懂得多的阶段,要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讲授给学生。要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重要使命,任重而道远,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思考,从多方面努力,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效性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