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2020-11-23 19:23湖南中医药大学钟晴
办公室业务 2020年15期
关键词:社团组织高校学生社团

文/湖南中医药大学 钟晴

高校学生社团是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身体素质、社交能力、技能的重要素质教育平台。加强社团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动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促进高校甚至社会的发展。但是高校社团人数一般较多,流动较为频繁,同时也存在社团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对社团组织建设影响较大。而物联网技术通过将人员信息、制度情况等与互联网相连接,可实现对人员信息的密切监视,并进行实时管理,可优化社团运营现状和发展方向,促进社团的稳步发展,应用意义较为深远。笔者对物联网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高校学生社团和物联网概述

(一)高校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指学生群体由于兴趣自愿组成的群众性非营利性学术、艺术、文化组织团体,其没有专业、年级等因素的限定。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是由青年大学生组成,根据学科特点、爱好兴趣等所创立的团体,是高校大学生发展自身爱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社团组织在不影响教学秩序、学习任务和遵守相关院校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以增强学生团结互助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丰富了学习活动及校园生活,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目前高校学生社团主要分为功能性社团和学生委员会。功能性社团就包括了学术型社团,即具有学科特点、主要进行学术交流的社团组织,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共同提高学术能力,如科普协会、英语沙龙协会等;文体类社团作为功能性社团之一,是高校文化艺术水平和体育锻炼的具体体现,如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武术协会、吉他协会、器乐协会等,均是为高校大学生文化艺术和体育运动提供空间的社团组织,有利于营造高校文化氛围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次还有其他兴趣社团,如戏剧社、棋艺社、摄影协会等,其社团宗旨主要是增强大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相互交流兴趣心得。最后则是公益性质的社团,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社等,其将公益性社会实践作为主要活动,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进行无偿服务,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能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其能力素养,还可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二)物联网技术。物联网起源于传媒领域,是一种构造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可以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互联网模式,其根据协议可将任何物体通过互联网相连接,并进行信息通信与交换,可密切监测、跟踪、管理被连接物品,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性。在计算机网络和物联网的迅速发展下,人们的生活形式也在逐渐变化,目前物联网应用逐渐趋于广泛,已经被用于安防、医疗、污水处理等方面,在医学方面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尤其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若有相关指标不在正常范围,可第一时间被医生知晓,并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在安防和污水处理方面也可以做好安保工作,密切监管污水排放情况,应用价值较高,前景广泛。

二、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建设中的应用

在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中,其在高校校园建设中也已取得了优良成果。物联网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高校校园的安全管理、教育管理、教务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都有着积极应用意义及价值,可以更好地推进高校的智慧化和数字化建设,使学校管理更加智能,推动高校迅速发展。

(一)物联网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高校学生的安全管理是学校重点工作之一,为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加强安全管理格外重要,多数高校采取了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全面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建设。在学生的安全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一方面可以优化整合众多学生的详细信息,管理较为方便,同时可有效避免学生信息泄露的情况发生,保障了学生的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实时监测网络情况,优化网络环境,为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学习和信息的获取等提供优质的网络基础,确保大学生能够在校园里随时使用校园网络,同时也可以尽可能保证学生们的网络安全。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物联网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重点区域位置安装感应设施和监控设备,采取物联网智能监管控制,全面对校园内的情况进行监察,可以全面加强校园内的交通安全管理和安防管理,消除人为监察死角,全面对安全隐患进行实时监察,若有情况发生,可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管理。安装感应和信息识别系统可对外来人员进行详细记录,防止意外发生,保障校园安全,感应设备可以全面监控水电安全信息,保障师生用水用电安全。

(二)物联网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在高校的日常教学中,物联网使得教学任务和制度更加轻松和完善。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的教学设备上,物联网应用于教学设备上可使设备被统一管理使用,如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设备、机房的计算机设备等,将实验教学设备器材统一进行可视化监管,可使学生们在安全的条件下使用,避免了操作失误所带来的损失,同时也有利于设备统一维护管理;另一方面,体现在教育工作上,使用物联网技术可建立针对性强的教育系统,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详细信息,了解其学习情况,可以丰富学生在网络上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物联网也被用于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管理上,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进行电子信息录入,便于统一管理,可快捷查阅,并可及时更新图书和文献信息。

(三)物联网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物联网技术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立,可以极大方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使用一卡通就可以在校园里进行快捷饮水、打饭、图书借阅等,通过持卡就能详细对学生信息进行调用,节约了学生们的时间,提高了其校园生活质量。同时,物联网技术还控制着校园生活中的多项设施系统,如对校园内教室的灯光系统、温度系统的调节管理,实现自动控制,如在白天的灯光调节、教学结束时进行断电,这些操作都可节约学校资源,确保校园生活中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物联网在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一)物联网在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中的应用价值。目前,高校大多数学生社团存在较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全面、不规范等现象,社团内部分工不清,各个部门、干部的任务不明确,社团内部沟通较少,对活动工作的开展缺乏条理性;社团种类虽然较多,但是由于高校的专业性,存在社团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多种原因使得有些社团人数相对较少,开展活动较为困难,对社团发展较为不利;高校社团总人数较多,而且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人工记录人员信息较为繁杂,且不易处理。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社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完全处理这些问题。而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可全面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实践应用价值。首先,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完善相关制度,降低活动成本,优化活动流程。物联网可将社团人员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免除人工记录的繁琐,同时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可以直接将活动形式、内容等直接告知参与活动人员,将传统活动步骤进行跳过及简化,在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优化活动流程,提高社团开展活动的工作效率。其次,应用物联网可使社团内部交流更加便捷,丰富活动内容。传统社团交流往往是采取面议的方式,只有在开展社团活动或者社团会议时才能进行交流,交流方式较为复杂,也不利于人员之间的沟通。而物联网技术可以让会员们进行实时在线交流,通过信息云端,可以将具体活动内容等进行通知,并便于会员及时交流反馈,实现信息同步传递共享,会员们可以献言献策,共同筹划活动内容,对丰富活动形式、加强社团内部沟通交流、推动社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最后,使用物联网技术有利于创新社团内容,形成社团特色,打造社团品牌。网络已成为青年大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利用物联网将社团内容与网络进行联系,通过多媒体可将社团打造成具有不同特色的组织,宣传社团形象,并为社团建设发展提供科技化、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同时可开展网络上的社团活动,使得会员可以自由参加活动,并发挥自己的作用,有利于社团内容的创新扩展,以促进社团特色的形成,推广社团在网络上的发展。

(二)物联网在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中的政策取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更加重视,并采取相关政策,促进其实践应用和发展。在国外,韩国和美国已经分别出台了《物联网基本规划》和《推动物联网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践保驾护航,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支持。而我国虽然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但也极为重视物联网的发展应用,多地大力敦促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学校的基本设施建设、教育建设和校园建设等方面,并逐步应用到社团组织的建设中。在高校社团组织的建设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是正确和积极的发展方向,虽未广泛应用,但是应用实践案例也展现出优质的成效,为青年大学生在社团组织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便利,促进高校社团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社团组织高校学生社团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民办高校基于项目管理理论下的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协同创新模式初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