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优化策略的几点思考

2020-11-23 19:23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夏逸伦
办公室业务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个性化图书馆服务

文/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夏逸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任务都发生了重大调整,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学习活动日益强化,这就对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高校自身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硬件设施方面提升较为明显。但是需要看到的是,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较为明显,比如服务理念不新、服务方式滞后、人员素质不强等,需要进一步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不断优化。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新时期和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和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调整,已经逐渐从丰富“馆藏资源”向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读者服务转变,因此,一所高校图书馆发展从读者服务工作上就能得到重要的检验和验证。同时,只有为广大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了读者的认同和认可,高校图书馆自身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彰显。

(二)是高校校园文化打造的重要载体。需要看到的是,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储存知识、提供服务的文化机构,更是一个构建和传播优秀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高校图书馆提供优良的图书馆读者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展现出高质量的服务素质,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继而更好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起到巨大的影响,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和成才。

(三)有助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高校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创新,大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也不断调整,更多的学生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日益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创新读者服务工作,让学生从图书馆工作中获得优质的读者服务,从潜移默化之间就可以引导和影响学生们进一步树立热爱学习、尊崇文化、积极探索的思想意识和学习理念,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保障。

(四)有助于高校自身的良好发展。从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为了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整体素质,高校往往会结合自身实际实施大量的教学创新和科研活动,在此过程中,就需要高校图书馆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基础数据和读者服务等,而通过为教学创新和科研活动提供科学保障,高校图书馆将会为高校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推动。

二、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读者服务观念稍显滞后。当前,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传统理念的影响仍然较强,一些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仍然认为图书馆的主要作用是丰富和完善馆藏资源,读者服务工作只是众多职能之一。因此,在实施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被动意识较为突出,缺乏主动服务的观念,没有真正站在读者需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没有将读者服务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导致很多珍贵的馆藏资源无法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图书馆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读者服务同质化突出。高校图书馆服务不仅要面对广大的高校在校生,为他们的日常学习提供有效服务,还要面对广大的高校教师,为他们开展教学科研和教学创新等提供高效服务。因此在提供读者服务的时候,就要区分不同的对象和不同对象的个性化需求。而从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现状来看,这方面存在很大的短板,没有真正从读者的需求出发,而更多从方便自己提供服务的角度出发,虽然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但是提供的服务大体一致,导致读者无法获得高效率的服务,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三)读者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不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方式和媒介也不断创新和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现实需求也不断提升。而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较低的问题。一方面,会造成读者无法便捷高效地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和文献;另一方面,会导致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科技手段落伍,无法适应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趋势。

(四)工作人员素质急需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读者服务意识不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与高校学生和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联系不紧密,无法及时获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高校教师的科研需求,导致读者服务工作滞后于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同时,在薪酬制度、个人成长发展方面空间不足,导致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服务能力不足,存在对数字化信息手段等不熟悉的问题,无法有效地应用高新技术手段提供读者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不断创新读者服务理念和意识。以服务为中心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流模式。一要突出服务意识。高校图书馆管理者一定要立足于高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不断突出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和工作理念,将更多的资源放在完善和满足读者需求上,进一步突出主动服务理念。二要突出创新意识。要突破和革新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对馆藏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进一步从读者服务制度、读者服务模式、读者服务媒介等方面上寻求突破,让读者服务工作的效能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不断提升读者服务的个性化水平。个性化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点。一要对不同读者群体进行摸底调查,通过与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主动对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现实需求。要通过微信、问卷等方式,主动征求学生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意见和需求,让读者服务实施做到有的放矢。二要针对不同的读者设置个性化服务模式,对读者服务的全过程要进行提升优化,不断突出服务细节的完善,对查询方式、借阅方式、服务时间等方面进行弹性调整,努力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不断提升读者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化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动力。一要不断加大硬件设施的完善和建设。一方面,立足于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科研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等,让高校图书馆与高校自身发展协调互动;另一方面,要突出高起点设计和高标准建设,从未来读者服务的需求入手,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比如,致力于网络图书馆的建设等。二要不断加强软件开发力度。要加强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让馆藏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网络化资源,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和便捷度。同时,要自主研发和使用先进的信息检索、信息查询软件,不断增强高校图书馆网络平台建设,有效实现高校图书馆间的信息互动和共享,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综合能力。

(四)不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一要激发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优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更加突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通过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完善,激发工作人员实施读者服务的主动性。二要提升专业能力。一方面,要提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网络化、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和激励工作人员立足工作现状,开展多样化的服务创新活动,不断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个性化图书馆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图书馆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同桌宝贝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