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探索

2020-11-23 10:04易斌
天津教育·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生自治以文化人教育工作

易斌

【摘要】班主任何其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教育的本真是什么?……把这些问题弄清,可以使我们在教育中少走弯路,回归本真,进而理解教育的根基是“以文化人,学生自治”,并在实践中准确地、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工作;探索;以文化人;学生自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0-0027-02

Explor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Work of Class Teachers

(The 18th Middle School of Guil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 YI Bin

【Abstract】Anyone of the class owner? What kind of people should education train students into? What is the core ofquality education? What is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Clarifying these issues will enable us to avoid detours in education andreturn to the truth. and then understand that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is "self-government by cultural people and students",and carry out education work accurately and scientifically in practice.

【Keywords】Class teacher; Educational work; Exploration; Cultural people; Student autonomy

学生为何而来?班主任何其人?教育的根基是什么?……这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了,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回归本真。

一、学生为何而来

中国首席教育专家顾明远指出:学生不是为考试而走进学校,是为了进步与成长而走进校园,是为了发展和提升而走进校园,因此“培养良好的习惯、积极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对未来社会的理解和追求”是学习的本真,打好“身体基础,学习基础、心理基础,走向社会的基础”是学习的核心。

二、班主任何其人

班主任是学生心田的播种者、童蒙养正的奠基者、良好习惯的塑造者、目标理想的引导者、幸福人生的谋划者。应给学生一片成长的天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班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奔腾。

三、教育应怎样培养人

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结构——人的智能》中提出:人大概有“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内省、自然观察”八种不同的智能。教育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朝不同的方向培养,而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朝一个方向培养,比如自然观察智能发达的人,应培养其成为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等自然科学家。教育要“以生为本”,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培养成他能成为的人,其次要培养成“大写”的人,要充分开发潜能,把学生培养成行业精英,乃至行业领军人物。

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学画画、弹钢琴、跳舞……认为学到这些就是搞好了素质教育,其实不然。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搞好素质教育,应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不要舍本逐末。

五、什么是成功的教育

成功的教育,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社会学者们比较认可美国哈佛大学对成功的教育的判定标准:一个人经教育后,能充分发挥潜能,全力为社会服务,实现自我价值。

六、教育的本真是什么

对教育的本真许多教育家都有过见解,其中我国孔子、陶行知和德国的第斯多惠提出的教育观广被认可。

孔子被称为“圣人”,培养弟子三千(本科生),七十二贤士(博士),倡导教育平等,大爱天下(即爱是教育的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精辟教育观,回答了“教谁?怎样教?”两个问题。陶行知是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现代教育观,回答了“教什么”的问题。第斯多惠从教育的艺术角度提出了“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舞”的教育观,回答了“教育方法是什么”的问题,道出了教育的最高技巧和境界。

七、以文化人,学生自治

基于上述理念,笔者倡导“以文化人,学生自治”。其中“以文化人”就是通过弘扬国学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润泽学生灵魂;“学生自治”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一)弘扬国学文化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最高智慧的,是以《易经》为首的七部经典,又称“一根六经”,另外还有八典、九要和十四蒙。八典中的《论语》更是国学的精华,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研通《论语》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发出联名倡议: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由此可见《论语》的光芒。

此外,还有《鬼谷子》《毛泽东选集》等也是值得读的国学著作。鬼谷子是中国第一任军校校长,捭阖之道,纵横四海,其四个学生孙膑、庞涓、张仪、苏秦搅动风雨,摆弄朝局,左右战局,掌控了整个世界,读鬼谷子,可以从中学习智慧;伟大开国领袖毛泽东,曾在“万里长江横渡”中“极目楚天舒气”,这是何等的宽广胸襟,何等的英雄豪迈?他以宇宙为心,行走两万五千里长征,把地球当乒乓球看,这又是何等的气度与格局?读这些国学著作,可以修炼胸怀、智慧、气魄、格局和境界。“格局、境界、胸襟”不是训练出来的,是修炼出来的,通过读圣贤书,不断滋养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应让学生在圣贤的光芒下成长,读圣贤书,感觉自己与宇宙接通,源源不断地吸收宇宙的能量。可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一本国学书籍,写读后感。通过以文化人,拓展学生的格局和境界,让学生感悟天地大道、大爱之道、大美之道,形成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并树立“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抱负,达到“童蒙养正,少年养志”的目的。

(二)促进学生自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因此,教育的根基是“学生自治”。促进学生自治,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要养育学生习惯,促进自我管理。养育学生习惯包含养育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做事习惯、锻炼习惯、卫生习惯、自省习惯、劳动习惯、谋划习惯、思考习惯、感恩习惯等,心理学普遍认同萨克雷规律:行为收获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二是要打造团队文化,促进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班级是集体大团队,它是由微型团队(约4~5人小组)构成。微型团队要有队徽、队名、队长、队歌、队魂、目标、分工、评价。微型团队成员构成要考虑学科成绩、学生兴趣、性格等诸多因素。好的微型团队是组员彼此信任、各尽其才、各显其能、能力互补、相互激活、共同发展、充满凝聚力的优秀组合。社会学者研究表明:目前最理想的微型团队是西游记取经团队,它是由“意志坚定的唐僧、本领超群的孙悟空、欢乐搞笑的猪八戒、老实忠诚的沙僧及载乘唐僧的白龙马”从五个维度打造的完美组合,最终取得了真经。团队与团伙有区别,团队应有团队文化,团队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这是团队的“灵魂”)。要重点打造团队的“魂”(精神文化),把班级打造成朝气蓬勃、文明健康、进取向上、敢于亮剑的英雄团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培养是复杂、深入和需要意志耐心的。我们知道,居里夫妇在艰苦卓绝的努力下,经过5677次,才终于分离出了镭。教育本身不亚于“镭”的发现,不要相信教育的“速成论”,非常认同特级教师魏书生所说:“教育要不折腾、不动摇、不懈怠!”若通过我们长期的教化,能让学生由自卑变得自信,由狭隘变得开阔,从迷茫走向明亮,从愚昧走向智慧,使学生心灵深处的“镭”能闪光,这就是做班主任最大的幸福。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編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学生自治以文化人教育工作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严格管理”与“学生自治”:民国著名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逻辑与当代启示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强国兴邦?青年担当
对高中语文教材的两点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