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下依托翻转课堂的教学重构研究
——以会计学基础课程应用为例

2020-11-24 02:26祁瑞雄张力吴海燕
商业会计 2020年15期
关键词:会计学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祁瑞雄 张力 吴海燕

(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 山西大同 037009)

一、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混合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是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紧密融合。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克服传统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虚拟学习环境的支持下,教师因材施教,对学习者开放课程相关资源和在线学习课程,进行个性化培养。近年来,MOOC和SPOC等在线教育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流行和推广,对传统教学理念带来了颠覆和冲击,为我国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及教学范式改革创造了新契机。

当前,我国在线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智能+教育”“互联网+教育”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习与教育过程全面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疫情期间,我国高校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学习革命”,截至2020年4月3日,全国在线开学的普通高校为1 454所,95万余名教师开设了94.2万门、713.3万门次在线课程,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达11.8亿人次。同时,在线教学资源迅猛增长,教育部组织了37家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率先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在线课程,带动了110余家社会和高校平台主动参与。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在线课程平台上线慕课新增了5 000门,其他在线课程增加了1.8万门。

会计学基础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是学习经济、管理相关学科的入门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为丰富。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程氛围不理想,教学内容中涉及大量的概念和专业术语,使初学者感到生疏不易入门。因此,借助混合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会计学基础课程的翻转式教学改革,与应用型培养目标相契合,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意义深远。

二、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Blended Learning)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相结合,以“线上+线下”互补的学习形式实现教学任务,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统一。混合教学模式是在合适的时间,恰当应用与学习风格相契合的学习技术,通过传递给不同学习者匹配的能力,进而获得学习效果最优化的全新学习方式(Singh&Reed,2001)。从本质上看,混合教学模式包含教学形式、学习理论、媒体视频、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协同。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与发展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在课前调阅资料、学习教学视频与课件、自主预习知识、与小组和教师在线讨论和交流,在真实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组织小组活动、解答学生疑问、组织作业或测试和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等。Maureen J.Lage和Glenn J.Platt于1996年首次提出“翻转课堂”的设想并在大学实验。2000年J.Wesley Baker提出了“翻转课堂模型”。2011年Salman Khan在其创办的可汗学院中成功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一对一教学,教学视频制作技术得以实现,突破了翻转课堂的最大瓶颈,影响力扩大到了全美及全球。近年来,公开课、慕课、微课等教学资源的涌现,推动了翻转课堂在课前实施的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发生改变。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的传授创新转换,正在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教学模式变革的方向。

(三)依托翻转课堂的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李艳(2018)从“MOOC+翻转课堂”模式分析了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优势与实践,通过成绩计量和问卷调研两个角度证明了该教学模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显著。Le Roux I.&Nagel L.(2018)对企业教育课程作对比案例研究,试验翻转课堂形式的混合教学效果,发现翻转课堂在本科教育中适合发展深度学习,在线个人学习空间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教学状态,其特点是独立活动和个人学习偏好,在线视频资源有助于课前了解理论,合作空间研讨可将理论运用于案例解决实际问题。骆淑芳(2019)整理了“微课+翻转课堂”的实施条件与教学模式内涵,通过创建学习平台、教学互动、知识拓展和教学创新等手段实现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互联网+教育”时代,混合教学模式是将课堂空间与学习时间有机融合的创新模式,翻转课堂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杨浪萍、刘婷婷,2020)。

三、翻转课堂在会计学基础课程中推广与应用的优势

(一)学习流程再造与细化

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学设计、课堂讲授、教学评价与教学考核四项流程予以重建,学习氛围、教学质量和工作流程将发生根本性变革。教师不再是教学设计的中心,课堂也不再是单向的传输和讲授知识,翻转课堂使学生获得了主体地位,教师扮演着启发式、探索式的角色,更加专业、多元和职业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留有足够的自主讨论、提问和设计空间,对于以往忽视的课前与课后学习环节予以弥补和延伸,发现知识漏洞,带着问题进入教学环境,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全新教学手段促进深度学习

翻转课堂最大的优势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灵活的教学活动安排,从而创造出个性空间、探究空间和协作空间,有利于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习者进行深度学习。现阶段,我国40多项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已对学习者开放,如: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超星尔雅、蓝墨云等云平台,极大地丰富了知识获取的范围,学习者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沉浸式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和课堂形式的约束。同时,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及安排互动,有效转换、巩固和内化知识,利用构建主义思维合理应用和迁移知识点,最终使学习者加深理解、强化知识点。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合理

翻转课堂也变革了课程考评方式,从以结果为重逐步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在整体教学中突出个性化方案。会计学基础课程不仅是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是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对接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传统课堂中学生人数众多,教学安排及进度以学生整体的知识接受程度为标准,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传统课程评价以期中、期末考核结果为主要权重,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过程贡献,导致了期末突击式学习现象。因此,翻转课堂的立体评价体系涵盖课外与课内、线上与线下、自学与讲授,伴随学习的始终,更为科学合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帮助学生应用会计专业技能,突出人才培养的能力本位,使学生在未来更具竞争力。

四、混合教学模式下翻转课堂教学重构与课程建设探索

(一)融合SPOC与MOOC的特色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MOOC,即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能够为翻转课堂提供多元的优质教学资源。SPOC,即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能够使翻转课堂针对具体受众实现私人订制。混合教学模式在动态发展中稳步推进,有效结合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化教学优势,实现学习者态度的转变,以热情饱满的主动性参与到专业学习的全过程。翻转课堂应融合MOOC的资源优势和SPOC因材施教的特征,在实现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融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及发展。

1.翻转课堂在会计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架构。实践类、实验类和应用类课程尤为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会计学基础课程是会计学专业核心基础课,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教学目标是实现对会计学基本方法和原理的掌握,完成对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处理,能够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生成财务报告。因此,会计学基础课程改革适合建立“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集中解决会计要素与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基本原理与方法三大问题,突破填制与审核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对账与结账、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五项重要学习任务。

2.分阶段、分时空的教学模式重构方案。以线下课堂和线上学习两部分的开发,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三阶段的融合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构。在教师端主要设计教学任务的分解,包括问题导向和子任务构建、制作教学音视频和多媒体课件、链接相关资源和扩展阅读等,建立学习任务和实施步骤,并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发布和统筹安排。在学生端主要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课前有效预习和发现问题,课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汇报、讨论学习及教师交流、答疑和讲评等环节的实施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进行有效的学习反馈,通过学习测评、教学评价等方法查漏补缺,并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和学习进度给予个性化的再指导。

(二)翻转课堂在会计学基础课程中的实施与保障

1.整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本文认为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适宜整合为基础理论和会计实务两部分。基础理论主要解决会计要素与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原理与方法等会计学基础性的原理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资源,将概念、理论、专业名词予以具体化、简单化,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和案例构建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建立以会计概念为核心的会计价值认知,包括会计的产生、发展和前沿、内部控制与职业道德等内容。会计实务要以任务为导向,教学资源中要使用会计工具实物,使初学者对于认识、填制及审核凭证有基本认知,能辨别、分类设置及登记账簿,熟悉会计循环和经济业务处理,可以读懂、编制及分析财务报告。

2.多元化的考评方案。建立“线上+线下”“学习过程+终结考核”“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等多种方式、多维度方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和考核,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化发展特征和教师的引导角色,克服传统教学考评中学生“搭便车”和教师“单方评价”的问题。同时,要引入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团队的评价方案,可以突出个性化辅导、教学内容设置、信息化运用、教学活动安排、在线及课堂答疑等方面,在实现教学相长的同时强化责任意识和创新教学成果。

3.跟进学习监督与激励。翻转课堂的教学监督方面,建议在教学平台中合理设置成绩权重,尽可能量化成绩标准。成绩权重可以设置三大类:核心学习、课程考核和教学辅助,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分别赋值三大类成绩60%、30%和10%的权重。核心学习包括:音视频及直播学习、PBL(项目研究学习)、课内互动及讨论、作业、章节测试等,课程考核包括线上模块化测试和线下终结性考核,教学辅助包括:签到、访问数、扩展资料阅读等,三大类考核的内部权重再分配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处理。在教学激励方面,对于已设权重,平台会自动给出成绩得分,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缺项要及时予以提示,查漏补缺,对于排名领先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彰,如在下一项PBL中担任组长。

(三)混合教学模式下翻转课堂发展方向的建议

1.构建新时代“大数据+教育”理念。近年来,在线教育在我国迅速升温,教育融合信息技术深度发展。大数据为教育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实现以数据驱动的“因材施教”,符合个性化、精准的教育方案,教育大数据也使得教学研究由宏观群体逐步进入微观视角。“大数据+教育”理念的宝贵价值在于,真正变革传统教育数据应用的范式,借助大数据可以全样本对教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通过建立教育领域的相关模型,研究教育变量间内在的系统关联性,能够为科学教育、教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进而实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教学模式、科学化的教育决策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2.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运用能力。教师对于现阶段的线上精品课程和MOOC、SPOC资源要进行观摩和甄别、取长补短,适度借鉴视频处理和教学资源设计思路,以满足自身教学资源设计和制作,充分运用Adobe Presenter、Power Cam、Articulate Presenter等基于PPT的插件快速录制课程,或者借助Premiere、Adobe After Effects等专业视频编辑软件定制自己的教学视频资源。在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中,应充分借助大数据会计运用、云财务和区块链等技术提高理论认知及教学水平,对于会计信息化前沿知识应融入会计的发展教学内容中。

3.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资源。目前上线的40多项在线教学平台,极大地丰富了MOOC和SPOC的线上资源量,但是大部分平台的教师端和学生端功能模块雷同,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和跨平台学习的不便,部分SPOC课程为付费资源,在不同平台的多次支付带来了一定的学习成本。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可以适度融合或者共享学习资源,对于海量资源实施筛选和优化,以高质量水平更好地提供知识服务。配合网络平台,借鉴和引用优质MOOC、相关电子书籍、参考文献、网站等,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同时,配合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线上互动工具,实现课堂的延伸和沉浸式体验效果。

猜你喜欢
会计学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