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定位高考:跆拳道运动高考备考研究

2020-11-24 13:10李珊珊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0期
关键词:跆拳道身体素质专项

李珊珊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山东 青岛 266200)

跆拳道运动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技术特点。2000年,跆拳道运动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后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很多跆拳道运动爱好者开始参与各种各样的跆拳道运动,我国也涌现了很多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并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跆拳道运动被列入高考专项技术考试科目后,一些跆拳道运动教育者围绕跆拳道运动高考专项训练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并采取高效的训练手段能够帮助学生纠正跆拳道运动专项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提升学生的训练热情与参与积极性,这对跆拳道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高考跆拳道运动备考的专项训练内容

跆拳道运动的高考考试内容与标准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进行了明确,学生要按照规定标准准确掌握横叉、双飞、组合动作技术,这几项技术的技术要点及考核规范如下。

1.1 横叉技术及高考评分标准

横叉是跆拳道运动的基础训练项目,通过横叉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大腿内侧与髋关节韧带,使得学生在完成跆拳道运动技术动作时能够更加顺畅。横叉的标准姿势是保持双腿呈“一”字型打开,将双腿的后侧紧紧压在地面上,双脚脚后跟着地并尽量保持脚尖向地面水平方向打开。在跆拳道运动高考考核中,学生的双腿要保持直线状态并将脚背着地,学生大腿内侧离地高度是在姿势标准情况下的主要依据。女生满分标准为大腿内侧全部贴地,而男生满分标准则为离地超过5cm。

1.2 双飞技术及高考评分标准

双飞是跆拳道运动的基本动作之一。跆拳道运动对腿部动作的使用频率较高,双飞技术要领是在右腿横踢的同时左腿起跳并完成左腿横踢动作,右腿横踢及左腿起跳时机的把握是双飞技术的重点与难点。在跆拳道运动高考专项考核时,学生需要在20s的时间内连续采用双飞技术击打沙包,女生如能够完成60次有效击打可以获得满分,而男生则需要完成80次有效击打才可以获得满分。

1.3 组合动作技术及高考评分标准

腿靶组合技术具体分为5个技术动作,分别为“前腿跳下劈+后腿横踢+旋风踢”“左右横踢+后踢”“后腿横踢+后撤+旋风踢”“前腿横踢+下劈+后踢”“后撤步+后腿下劈踢头+后旋转踢头”组合动作。组合技术是为了考察考生对技术的掌握及运用情况,学生在考试时依次完成上述5个动作,要注意保持技术动作的规范与稳定,考官会根据技术动作的协调性、规范性、速度、击打力度及空间感为考生打分,满分为10分。另外,高考跆拳道运动也会进行专项身体素质及实战能力的训练,而专项技术在项目考核中占据了最大比例,同时也是考核的重点,学生能否准确掌握跆拳道技术并有效运用将会影响最终的考核成绩。因此,教师在定位高考跆拳道运动专项训练中要围绕技术训练展开全面训练,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并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案,帮助学生攻克难点。学生掌握某个技术动作可能并不困难,但要全面掌握各个技术动作并规范地组合运用存在较高的难度,特别是组合技术动作对学生的技术综合运用、身体素质、空间感与战术把握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最终的完成效果将会直接影响考核成绩。

2 跆拳道项目的高考备考训练策略选择

专项训练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跆拳道运动考核,准确掌握高考规范要求的各项技术并在考试中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教师在开展训练时应从身体素质训练入手,引导学生有效掌握专项技术,进而开展组合训练,确保学生掌握各项技术并能够组合运用。

2.1 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是实施一切技术动作的基础,跆拳道运动练习者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则无法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动作,特别是在速度、力度、完成度等方面会出现明显欠缺。因此,教师在高考跆拳道运动备考训练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对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视,确保身体素质训练与体能训练贯穿始终。很多学生对身体素质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传统训练方式相对枯燥,这就导致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无法保持浓厚兴趣,训练效果因此受到影响。教师在制订跆拳道运动训练方案时可从力量与灵敏训练入手,在训练时可以采用提膝与立定跳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首先进行30s的双腿交换快速提膝训练,然后完成5次立定跳远,以此作为一组训练。训练时学生需要至少完成3组训练,并根据水平提升情况逐渐增加训练组数,这对学生的力量与灵敏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在速度与耐力训练时,教师可选择短跑与中长跑相结合的模式,学生训练时需要完成5~7组的200m跑、3~5组的800m跑及1~2组的1500m跑。田径训练穿插于跆拳道运动技术训练之中,将匀速跑与变速跑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无氧糖溶解能力及体能耐力水平。在柔韧性训练中,可将横叉与竖叉训练相结合,同时在训练中引入了下腰、坐式韧带拉伸、卧式韧带拉伸等舞蹈韧带训练动作作为辅助。柔韧性训练也是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构成,这对学生跆拳道运动技术完成具有重要意义,而横叉也是高考考核项目之一,学生柔韧性的提升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又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的攻击范围与攻击距离。

2.2 专项技术训练

从高考跆拳道运动考核标准及近年来的评分标准可以看出,综合性技术掌握情况是考试的重点,而学生要想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准确掌握各个分项技术动作并将其有效整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动作整合,实现动作组合的高水平完成。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专项技术训练时,首先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各个专项技术动作的要领。相较于传统跆拳道运动训练方式而言,高考跆拳道运动训练的时间有限且训练任务较为繁重,如何带领学生快速熟悉训练内容是教师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在跆拳道运动专项技术训练过程中可引入微课模式,鼓励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教师可将自己制作的微课用微信小视频方式发给学生,学生观看视频,对各项技术就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完成知识预习之后,教师再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示范和指导,着重讲解技术细节,立体而全面地展示专项技术训练要点。在示范环节,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一些技术要领用大屏幕放大慢放展示,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有的技术要点,消灭学生的技术盲区。完成展示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其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特别是薄弱环节进行交流和讨论,深入讨论教师指导的重点。学生间也可通过实践演练深入掌握技术动作,小组其他学生也可帮助同组学生快速发现技术中的问题。在经过上述环节后,学生对技术动作就会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能够更好地完成下一步的知识渗透,使其更加全面地领会技术核心,独立完成各项技术动作。教师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学生在技术动作学习与练习环节经常会因为理解不到位、动作不到位或养成了不正确的习惯而出现技术错误,教师帮助学生纠正这些错误能够确保他们更好地完成动作。高考层面的跆拳道运动专项技术考核评价重点是学生的动作标准程度与连贯性程度,教师必须要用高于高考考核的标准去要求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案,确保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达到高考要求。教师在学生准确掌握了技术动作并能够流畅规范完成的前提下展开力量、速度和难度的强化训练,为学生营造接近考试状态的环境,确保学生能够在考试环境下更好地完成训练,提升学生的临场适应能力。

2.3 组合能力训练

组合能力训练的关注重点是高考组合动作考核,通过前期的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技术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技术水平,能够有效完成考核项目要求的各项技术,同时在力度、速度和身体控制方面均得到有效锻炼。在完成单项技术训练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实现技术组合能力的提升,确保学生能够将各项技术融会贯通,准确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特别是高考要求的组合动作能够高效而娴熟的完成。在组合能力训练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重点完成多方位支腿上踢、移动脚靶练习、弹膝腿、沙袋踢打等训练项目;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训练内容,不断优化训练结果,使学生的技术能力得到根本性提升。

在实际组合能力训练过程中,师生需要共同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通常整个训练周期要控制在9个月左右,具体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技术训练阶段、考前综合阶段。基础训练的重点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了解学生身体情况后制订专项提升训练计划,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在3个月时间内得到提升,以满足技术训练要求。技术训练则包括单向技术训练和组合技术训练,这也是整个训练的核心阶段,时间应为5个月左右。在考前1个月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适应考试环境,了解考试要求,有效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确保学生在考试时能够更好地完成动作。

猜你喜欢
跆拳道身体素质专项
跆拳道奶奶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嘻哈跆拳道
锻炼
新发现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