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体球运动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以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为例

2020-11-24 13:10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运动场手部运动

任 强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天成学校,广东 深圳 518172)

五体球运动属于创新融合项目,兴起时间不长,其创新特点、创新融合的文化内涵、项目特点和优势及其锻炼价值以及在德育方面发挥的作用等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在广东省王献英名师工作室牵头承担的教育部重大课题——“大中小学一体化研究”(编号:VFA18003-12)课题内的原创新兴项目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建设与实践研究模块中,五体球运动作为原创新兴项目代表,被认为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组成的重要一部分,专家一致认为该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今后的体育课程中将起到积极作用。但作为新兴项目,五体球运动发展主要是跟项目本身的锻炼和文化价值有主要联系,目前相关理论研究及其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无法避免的,如何有效、和谐地在中小学发展五体球运动,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1 五体球运动的起源、价值及开展现状

1.1 五体球运动的起源

五体球运动是王进安先生发明的。王进安先生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并具有国际视野,将中国文化与世界大球运动进行融合并推陈出新,发明了五体球运动规则,使手部、脚部、大脑在一场运动中淋漓尽致地得到展示和强化。五体球运动的发明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体育文化方面的重要创举。五体球运动是以手部、脚部、头部等人体五大部位为主进行控球、转换并得分的新型球类运动。五体球运动架巧妙地将球筐与球门组合在一起。五体球运动场划分为手部区、脚部区、五体转换区三大区域,球员在手部区可以利用手部实现运球、投篮、盖帽和得分,在脚部区可以利用脚部实现盘带、过人、射门和得分,在五体转换区可以实现手脚科学转换。因此,五体球运动能够充分调动和开发双手、双脚、大脑的运动协调性与配合度,真正实现了手部、脚部、大脑运动的有机融合。

1.2 五体球运动的价值

1.2.1 五体球运动的健身价值五体球运动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篮球技能、足球技能和综合素质,也是检验和发掘中小学生未来方向的重要依据,擅长五体球运动手部区的可以往篮球方向发展,擅长五体球运动脚部区的可以往足球方向发展,手部脚部均擅长的可以选择五体球运动、篮球、足球和其他运动项目,且通过五体球运动选拔的篮球人才,通过五体球锻炼的脚部技能又会进一步促进其在篮球场上的步伐。更重要的是,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五体球运动对手部、脚部、脑部进行强化训练,使其身体综合素质更好,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

1.2.2 五体球运动的文化价值五体球运动融合世界大球运动精华,文化包容性强。同时五体球运动的规则、场地、用球和技战术又自成体系、特点鲜明,所以可以走向世界。

1.2.3 五体球运动的教育价值五体球运动和一些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丰富了中小学的体育课程资源,使中小学生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教育理念。五体球运动课程在学校的开展,可以弥补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不足,满足中小学生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学生在符合自己意愿的体育领域中发展个性,有助于丰富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成为改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手段。

1.2.4 五体球运动的一场多用价值由于五体球运动场地可以通过篮球场地进行改造,比赛实际上就是在篮球场地大小范围内进行的,三分线内的是篮球方面的技术手部区,三分线与以底线为直径画弧线是转换区,在同一块场地内用两种球类创新融合的技术动作组合,巧妙地做到“一场三用”,解决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活动场地有限的问题,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

1.3 五体球运动的研发现状

五体球运动在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可以起到纵向衔接、横向联合的作用,丰富了大中小(幼)“一体化”体育课程建设内容。2017年,五体球运动被国家体育总局作为科学健身指导丛书项目立项。2018年,五体球运动在参加“全国体育与健康校本教材等相关资料征集活动”中,位列原创项目组第一名.由广东省王献英名师工作室牵头,对五体球运动研发的相关理论做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五体球运动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已经步入相关技战术动作的拆分环节。

1.4 五体球运动在深圳市的开展现状

五体球运动经过4年多的发展,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均有学校学生接触并积极参与。五体球运动已经在广东地区举行了3届大学生联赛,第一届联赛有8支高校队伍参加,第二届和第三届扩展到16支高校队伍,且在高校中已成立多个五体球运动社团。部分中小学校已将五体球运动纳入课程体系,如深圳第二高级中学开设了五体球运动社团和五体球运动选修课;深圳龙岗五联崇和学校的部分年级开设了五体球运动课程;广州真光中学、汕尾可塘中学均将五体球运动作为素质教育引入学校;肇庆市的高中组和初中组分别组队参加五体球运动“肇庆杯”赛事,该赛事已作为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的表演项目。同时,五体球运动还在部分幼儿园中开设了兴趣班,很受小朋友的喜爱。

2 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开展五体球运动存在的问题

2.1 五体球运动场地不足

运动场地是开展运动项目的基础和保证,五体球运动想要在中小学得到发展,就必须有正规的五体球运动场地及配套的运动设施,才能保证中小学生正常的上课和训练。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得知,龙岗区中小学中建设了正规五体球运动场地的只有1所学校,其他的五体球运动场地都是在篮球场上改造的,只是在有训练或比赛时才使用,其他时间还是用作篮球场。绝大多数中小学场地、场馆的建设及器材设备上的配置仍然以传统项目为主。目前,五体球运动场地类型和使用面积都有很大的欠缺,此问题已成为五体球运动发展的瓶颈。

2.2 五体球运动师资力量缺乏

专项素质人才是带动学校甚至地区项目开展的催化剂,1个人的成就可以产生连带效应,如1所学校中篮球专项的体育教师,会带动学校篮球训练队、社团、教学的发展。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得知,现任教师中从事五体球运动教学工作的教师是五体球运动专项的少之又少,大部分教师不具备专业背景,大多数教师依靠自学掌握五体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教师基础理论和专业程度的欠缺严重影响了五体球运动的教学质量,靠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师资来满足学校五体球运动教学的需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3 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五体球运动的认识不足

五体球运动作为国人自主研发的新兴运动项目,已经有4年多的发展,但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学生对五体球运动的认识还停留在懵懂阶段,很多人并不知道五体球运动是什么,只有少数人真正了解五体球运动,五体球运动的开展氛围没有营造起来,前期的宣传和推广也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2.4 五体球运动课程内容一体化不足

在开展的几所中小学中发现,现阶段五体球运动教材和授课单元编写较为简单,目前的大多数教材针对的授课对象都有一定足球、篮球基础,或者是较大年龄的人群,缺乏针对大中小幼各年龄段的特点编制的科学性较强的教材,没有形成教材的一体化。现有的五体球运动课程内容缺乏一体化建设,没有形成自己的课程理论体系。这就使得现有教学内容没用兼顾项目与新课改的要求和中小学生所处身体素质的特点,不能使中小学生全方面地发展综合身体素质,各阶段学习侧重点不清晰,课程内容上下衔接不够,没有围绕一体化衔接精准定位学习目标。

3 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开展五体球运动的策略

3.1 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场地

五体球运动作为新兴项目,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从中小学发展的角度看,学校领导要重视五体球运动在本学校的发展,大力支持五体球运动进校园,加大对五体球运动的经费投入。学校在有条件扩大运动场地的前提下,可建设正规的五体球运动场地,没有条件的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建,完善五体球运动场地,确保五体球运动的正常教学和训练。

3.2 搭建平台,培养专项师资

五体球运动现在处于创建初期,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师资的数量和专业度,所以在政府层面要组织更多的体育教师或学者参加五体球运动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各学校间的交流,不断培养专业的五体球运动教练和裁判员。学校层面可组织本校体育教师掌握五体球运动的规则、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提高其业务水平,再将五体球运动技术传授给学生。

3.3 创编一体化课程体系

可组织专家对五体球运动进行研究,开发出与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和技能掌握规律相匹配、上下衔接一致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五体球运动一体化、资源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教学手段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学与训练一体化、评价体系一体化、及时反馈与纠错一体化、学练用一体化。可从实践研究中总结和归纳相关问题,提出五体球运动发展对策,使其成为“一体化”体育课程教材,从而更好地发挥五体球运动项目的优势,适应时代需求和中小学生及社会需求,切实提高中小学生对五体球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素质,更加科学地挖掘和丰富项目特征、文化内涵,积极引导创新价值和融合精神的价值传承,同时为此项目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4 结 语

五体球运动是区别于传统体育运动的,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要想在中小学大力普及,需要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五体球运动作为一种集趣味性、挑战性、益智性于一体的项目,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调整,五体球运动未来的发展还需要中小学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的同努力促进。

猜你喜欢
运动场手部运动
大美运动场
高通联手Ultraleap 为XR2提供手部交互解决方案
厨房料理小妙招——山药去皮手不痒的窍门
不正经运动范
家有运动场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运动场上笑点多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