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语文课堂

2020-11-24 19:20周永红
读与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音频辅助课件

周永红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上射雁庄乡望都庄初级中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已经走入各个普通校园,这些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恰当地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让它真正地为语文课堂服务呢?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归纳以下几点做法:

1.发挥好传统多媒体功能

1.1 合理运用音频辅助语文教学。随着视频影像功能的普及,有些教师单用音频的时候越来越少,认为只用音频不如视频展示丰富。语文课堂则不然,尤其是课文朗诵范读,还是看着课本,听着音频更合适。如在教学文言文课文时,我会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或不会断句的地方后,看着课本,听着音频,再根据音频上的正确朗读标出正确读法。

再如我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也没有播放朗读视频,而是让学生闭上眼,听着音频中的配乐朗诵,头脑中想像着书中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自己想像画面之美,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2 恰当运用图片辅助语文教学。在多媒体没有普及的年代,我们只能借助课本上的几幅插图或是另外订购的挂图来辅助教学,而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普及,我们可以搜集更多的图片资源让教学变得更直观。

如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我搜集了多张紫藤萝的照片,在现代摄影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了“紫色的瀑布”的形态。

再如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我把不同区域的照片呈现出来,学生对端门、午门、三大殿及基座、后三宫等都有了直观的了解,对故宫整体布局和作者的参观路线也都一目了然。

1.3 适当运用视频辅助语文教学。视频具有声像结合的突出优点,适当运用,能发挥其它媒介无可比拟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平时学生接触不到、看不到的现象、景观等。

如教学《太空一日》时,学生通过文字描述,并不能充分想像当时场面的紧张、兴奋。我下载了神舟五号发射的视频,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当时的场景,对课文内容理解更加透彻。

2.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手段

2.1 运用网页课件资源,上好网络与学科整合课。网页课件的优势在于课件容量大于课堂所用容量,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拓展,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点选择辅助学习资源。

如教学《长江之歌》,我课前做好了由多个网页组成的网站课件,在微机室授课,自学环节中学生可以听歌曲、看长江视频介绍、看资料拓展,多角度了解长江。在课后环节还可以在通过网页上留言、录音等方式抒发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再如教学《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时,也由网站课件呈现出了一个小“资源库”,学生可以按需浏览,在辅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拓展了很多课外知识,深受学生欢迎。

2.2 运用互动教学多媒体系统,提升课堂互动效果。现代的多媒体系统已不单纯是教师呈现,学生接受的“单行道”,借助于网络和硬件系统已变成师生双向呈现的“双向通道”,更有助于调动学生兴趣、展示学生成果等。

如现在较流行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或交互式触摸屏系统,都提供了电子笔,师生可以随时在屏幕上勾划重点,增强了授课的直观性。数学、物理课堂上还可以把一些图形、图象等随时拖动组合,进行演示,并随时增加辅助线等,使一些抽象的演示变得更加直观。

再如某软件教学系统,学生可以把在家查询的资料上传到网络资源库中,课堂上教师随时可以通过网络从资源库中调用资料,为课前预习成果展示增加了更多方便。

2.3 利用微课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知识点辅助。近几年,微课逐渐兴起,微课一般只有5至7分钟,只展示某一两个知识点,具有时间短,重点突出的优点,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芦花荡》一课时,在学生合作完成人物形象分析后,我播放了《芦花荡人物形象分析》这个微课视频,学生结合视频补充了自己的答案,同时也学习了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再如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学生借助微课进行学习,微课中声图并茂的解析,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诗句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不论是传统多媒体还是新兴信息技术手段,都需要我们恰当地运用到课堂中,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我们教师正是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最佳角色,也是受益者。愿每位教师在每节课堂教学中,都能充分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升课堂效果。

猜你喜欢
音频辅助课件
倒开水辅助装置
柏韵音频举办Pureaudio 2021新产品发布会
开盘录音带音频资料的数字化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超音频复合脉冲GMAW电源设计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