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2020-11-24 20:42永靖县刘家峡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表现欲变质教师

○ 永靖县刘家峡中学

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上进心,并在一次次展示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不断进步,自我提高。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抓起。

一、构建一个平等的表现平台

新课程对教学的表述是:“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发展的过程。”言下之意,教师为“高参”“教练”“朋友”。教师必须建立起新的育人理念,明白课堂是教学改革的立足点,也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劳动的天地。这就要求我们完全摒弃“权威式”的教学、投身于“学友式”的参与学习活动,彻底丢弃教师的架子,离开讲台并俯身倾听,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

因此,在教学中搭建一个平等的表现平台是极为必要的。平等是课堂教学的根基,没有平等的课堂教学注定是无效的教学。新型的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在平等的方式中进行课堂教学,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基础和关键。首先,教师要从权威教学转变为共同探讨教学,因为教师只是学习的一个发起人和引路人,而学生才是学习的接受方。教师应该逐步摆脱老师为尊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动走近学生,建立起开放轻松的友好关系。其次,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理解学生的性格,关注个体差异,不能有偏心、私心,尽量满足不同要求。同时,学生犯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教师要做的是正确的指正和平和的说教,告诉学生大胆承认并改正错误最为可贵。教师要对学生应有更多的尊重和欣赏,能够敏锐地找出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出自己的见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营造一个平等的交流、对话、展示空间和平等、自由、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明白学习并不痛苦,也不是他们肩负的责任,进而选择学习,享受学习。

二、克服表现的心理障碍

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讲,恐惧与紧张是他们学习生涯中可怕的拦路虎。一直以来,教师的职责是教人读书,教师只需将所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这是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认知。但是教师其实也担负着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重任。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教师的正确教导和指引对学生克服恐惧和紧张的心理是极为重要的。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大致有:担心同学说自己自鸣得意而默不作声;想展示但勇气不足,因恐惧展示而胆怯畏缩;对于提问有自己的思路,但是害怕出错出糗而选择做一个旁观者。针对这些心理障碍,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诱导、引导、开导,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妥善处理,帮助学生克服、走出心理障碍的阴影。否则,这些思想会阻挠学生的表现行为,影响表现效果,最终影响学生的进步、成长。

三、树立正确的表现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自发表现的想法,对此进行确切的指引。教师尤其要让学生明白表现并非是自高自大,而是自我进步发展的表现,是把学习到的知识进一步练习与实践,是巩固,更是学习与检验。每一位同学必须以平等的身份、角色,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有些同学在表现自己时会出现各种差错、漏洞,难免会遭受一部分同学的嘲笑,产生展示阴影,甚至否定自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防止出现起哄的现象,告诉学生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是在摸索中前进,都是在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伟人也不例外。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虚荣心作祟,可能进行弄虚作假或者华而不实的展示,教师要及时针对这些行为加以批评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表现观。例如,在实验室做氧气的制取实验时,学生在讲台上操作,有的学生显得手忙脚乱,给试管套上铁夹时没套好,给集气瓶装满水(不能有气泡)并倒立于水槽中时很费劲,于是有些同学就在下面大笑。教师要及时制止并加以批评,同时要鼓励有失误的同学继续努力,课下要多练习,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四、精心设计表现的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爱表现这一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有趣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了净水器的制作之后,让学生课下动手制作净水器;在学习灭火器原理时让学生利用家中的碱面(碳酸钠)和醋自制灭火器;在学习了一些“化学之最”后,让学生收集整理“化学之最”,并且进行比赛看谁收集得多;在所有的化学方程式学习完毕之后,让学生自行归纳概括,看谁概括得最全面,通过比拼的方式复习旧知识;在学习了塑料、化肥、农药时,学生通过答辩的方式说出它们给生活带来的好处与害处。在采取的各种平等展示台上,出现了许多的精彩者,学生的展示欲有了充分的施展,学生的展示能力有了充分的锻炼,学习的积极性也自然而然随之增强,可谓一举多得。

五、尽力提供表现的机会

在教育中,学生的创新参与就是课堂的活力源泉,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无疑是无根之草。教师的根本目的就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让学生能够亲近老师、相信真理、享受学习[1]。让学生自主创新、主动学习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次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表现的机会不只是给几个学生去准备的,而是为所有的学生准备的,教师应该明白所有学生都是值得和应该培养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且完整的,他们不仅有着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也有着各自的特长和弊端,死板地用一套标准来判断学生是否是天才既不合理也不应该。教师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全体学生,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特点,发挥优势,改进短板,全面发展。在课堂展示时,教师也要注意到这点,尽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不仅要维护表现欲强的学生的上进心,尽量分配给他们难度更大的任务,使其表现力得以充分发挥,更要保护表现欲弱的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将难度小的表现机会留给他们,使他们也能成功,享受到展示带来的满足和喜悦,进而树立自信,提高展示热情。也就是说,教师展示智谋要有层次,有一定的难度。比如,一些简单的实验基本操作,如取固体药品、量取液体体积、给试管加热、清洗仪器、过滤、加热蒸发等操作可以让表现欲弱的学生去做,而复杂的操作如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设计难度大的实验就让表现欲强的学生去做,合理地分配表现的机会,去造就不同的人才。

例如,《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这一专题复习课就可以很好地提供给学生许多表现机会。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常常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不断抛出问题来引导学生一点点深入思考[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的瓶口出现了白色粉末,教师对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产生了怀疑,该溶液是否变质?如果变质,那么变质的程度如何?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如何验证?如何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等等。然后将展示活动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步,笔者会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药品及自制仪器,按科学探究的思维程序分组实验探究,总结出验证氢氧化钠变质的三种常用方法。第二步,通过播放分别用氯化钙和酚酞溶液、氢氧化钙和酚酞溶液为试剂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的动画模拟对比实验,照顾部分可能想不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和试剂的学生。第三步,采用类比教学法,引导学生根据除杂的基本原则选择试剂并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总结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的方法。事实证明,大量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展示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六、强化表现的内功与魅力

展示的内功包括:扎实的基本知识,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较高的分析、归纳的水平,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个性品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表现欲最强的年龄段,渴望表现与进步。但这个阶段的他们往往基础薄弱,知识累积不足,思维片面单一,尤其在面对多层次问题时,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展示时失误频频。想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教师就要注意在平常的各种教学活动中,多渠道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培养,使其掌握良好的展示手段,提高自己的展示能力,增强表现的信心,这才能体现表现的魅力。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乐于表现,而且还会有出色的表现。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时,笔者给出了不同的药品和仪器,每一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并且说出设计该方案的理由。提供了可以完成以下七个反应的药品:.石灰石粉末和稀盐酸的反应;石灰石粉末和稀硫酸的反应;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的反应;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的反应;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提供试管、烧杯、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锥形瓶、注射器、集气瓶、有孔塑料板、单孔橡胶塞、双孔橡胶塞、水槽、导管、胶皮管、铁架台等仪器。通过选择仪器、药品,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认知力;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操作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描述现象、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归纳和分析能力等[3]。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就能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到表现的巨大优势,在活跃课堂氛围、拉进师生距离、促进学生对新内容的吸收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猜你喜欢
表现欲变质教师
最美教师
变质
合理对待小学生的表现欲
——体育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析青少年手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欲的作用
采用稀土-B复合变质剂提高ZG30MnSi力学性能
圆我教师梦
正说、反说表现欲
正确处理以弱胜强的量变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