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研究

2020-11-24 22:54陈蕾
大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工作院校

陈蕾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211168)

教育教学管理是高职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对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新时期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在教学中不仅要强化学生的技术技能和理论基础,同时也需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构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一、新常态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管理工作能够让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最大化,高校通过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对办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在资金、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加以投入,进而满足高职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得教学水平得以提高[1]。同时在教学管理的改革工作中,高校还能够对陈旧的教学思路以及方法等进行创新,引导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理念以及模式等,结合专业特色以及高职学生的发展目标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师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不能仅仅注重理论层面的教学,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整合社会以及企业的教学实践资源,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高职院校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以及专业型人才队伍的学校,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教学管理,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创新和创造,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使其在工作岗位中能够有所突破。

二、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现状问题

(一)课程设置较为单一,教学管理体系缺乏合理性

高职学校在教学管理中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为核心。虽然在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各项制度也逐渐得以完善,但仍存在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课程的设置方面还不够合理、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2]。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难以将理论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操作有效地衔接起来,加上教师枯燥的理论陈述,使得高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由于缺少比较完善的教师引进计划,高职院校还面临招聘困难、教师容易流失、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等难题。虽然很多教师具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和行业技能,但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大纲难以把握,因此课堂经验不够充足,教学水平难以有全面的提升。虽然校企合作模式已经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得到了推广,但是教师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比较少,部分教师对新时期下的行业发展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就很难为学生融入新技术和新理念等,从而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评价考核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很多高职学校已经将线上以及线下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但是目前很多高职学校仍然使用理论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考核体系难以清晰地展示出学生的实际能力,部分教师没有将线上评价与线下考核相连接,线上考核内容比较少,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其次,在教育教学部分,教师对现代化的设备使用效率不高,没有使其发挥最大价值。

三、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相关建议

(一)优化教学模式,开展数字化教学工作

在新常态下,高职必须要对教学模式以及课程的设置进行创新,结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高职学生成为教学和实践中的主人,全面提升学生的积极性[3]。同时在教学管理中,高职学校应准确界定每个专业的特征、发展方向、行业动态以及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中要重视提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率,为教师的教学投入多媒体教室、虚拟实训基地等,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范围。同时学校也可以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服务型教学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利用微课、慕课等方式,将课件上传到平台中,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完善的教学网络,开展数字化教学工作。在教育工作中,大数据技术可分为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两大分支,前者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数理统计技术、机器学习技术方法来分析处理原始数据,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组建教育数据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学习资源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等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此预测学生未来的学习结果与趋势,为教师、学生、教育专家和教学软件开发者提供参考,促进教育系统内各种教育资源的良好互动;后者以学生和学习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目标是分析海量教育数据,通过建模来了解潜在的问题,优化学习方法,预测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与表现。学生学习分析技术模型的基础数据是学生数据,经过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表示来评估、预测和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最后,收集智能数据,所谓的智能数据包括现场实景、语音视频、教学交互行为与过程评价等数据。此外,学习分析技术会根据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数据信息来构建数据模型,运用数据处理技术解释模型中的数据,根据数据信息探究和分析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为优化教学方案提供参考,辅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学管理中应该积极借助社会以及企业的教学资源,打造双师型的教师团队,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在政策方面的引导,让更多有技能和有实力的行业骨干以及专家等,积极地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教师构建中,还应该为学校、社会以及企业之间搭建交流的平台,并在资金、设备以及技术等方面加以投入,进一步完善高职教师的管理体系。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构建有了新的方向,应依据“产、学、研”的理念,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共赢,采用引进“柔性人才”办法,使行业企业专家在不脱离原单位原工作环境下,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订开始参与,全方面提高师资水平,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三)完善教学评价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应注重完善教学评价管理体系,细化评价指标,从高职学生的思想、技能、情感以及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还应将学生的实操能力融入评价环节,借助学生自评或者互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清晰的认识,然后取长补短,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和学生互动交流,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尤其需要对其提供帮助,鼓励其能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个性,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从而使教学评价管理工作更科学。

(四)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丰富授课形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注意将创新创业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习惯,通过独立思考和团队探索将创新思路转变为创业成果[4]。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对创新教育有系统的认识和掌握,然后结合高职学生的不同专业类型以及职业发展方向等,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构建出具有特色化以及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其次,高职院校应注意丰富授课形式,如:邀请创业领域的专家、企业家等,为学生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讲座或者论坛等,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氛围。此外,高职院校应注意在专业课程中紧密融合创新创业内容,比如:对于电子机电专业的学生,可在原有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开设机电产品创新、机电服务、机电产品营销和管理等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创新活动,如:电子技能大赛、创业模拟演练、创业成果分享等,将创新创业融入高职教学管理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在新常态下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通过优化管理体系以及完善管理制度等,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和全面化的教学管理方案[5]。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对教学管理的作用有清晰的认识,然后分析在教学管理的现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等,开展高效的教学管理工作。其次,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强创新能力,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创造;同时高职院校还要打造出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提升教学管理的整体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工作院校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