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剖析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工艺品开发设计课程为例

2020-11-24 22:54何燕芳
大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工艺品双师师傅

何燕芳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肇庆526000)

工艺品开发设计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此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要求学生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传统工艺和现代产业之间搭建良好的桥梁,掌握工艺品开发和创新设计的方法。现代学徒制能有效培养技能型人才,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和双师共同指导,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以此提升学生技能。

一、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基于校企联合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面临着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由学校的专职教师和企业师傅来共同带领和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校企联合培养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一直都面临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学校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社会的现实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具体的岗位[1]。校企联合培养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通过高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企业或企业群引入学校,由企业师傅指导学生实践,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工艺品开发设计的技能。除校内实践之外,企业还提供了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和学校签订相关实训协议,学生能定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工艺品开发设计技术,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二)双师共同指导

双师共同指导也是现代学徒制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指由学校的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学生,学校的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通过优势互补培养出兼具理论和技能的人才。学校专任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可能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企业师傅实践经验丰富,二者共同指导学生则能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各司其职,培养出理论知识雄厚并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工艺品开发设计人才。双师共同指导和校企联合培养互为支撑,双师共同指导建立在校企联合培养的基础上,能促使企业师傅深度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体系中。校企联合培养要想落到实处,就必须依赖双师共同指导。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工艺雕刻设计与制作的知识,通过学习掌握工艺雕刻的主要工艺流程知识,具备识别和判断工艺雕刻材料的能力以及了解工艺雕刻门类品种的能力,掌握工艺雕刻制作的方法与步骤。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学生则进入企业开始实践操作,和企业师傅一起完成工艺品雕刻,以此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剖析

(一)缺乏良好的导师评聘机制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要求学校的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培养学生,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要形成双导师模式,对工艺品开发设计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工艺品设计相关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等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创意思维和艺术审美能力等,而企业师傅则通过实践来指导学生掌握工艺技能,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够从事工艺品开发设计相关的岗位[2]。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教师和企业师傅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培养学生,但是两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教师的教学和企业师傅的指导处于割裂状态,很难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效深度融合,最终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导致此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缺乏双导师的考核、奖励以及评聘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也较为欠缺。

(二)缺乏“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的管理机制

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兼具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但是对学生来说,进入企业之后的定位比较模糊,企业和学校均没有明确指出学生在企业中的定位、权利和义务,包括是否需要和企业签订人才聘用协议,在此期间学生是否能够取得薪酬,出现意外伤害由谁来承担责任等,都并未做出明确规定。由于现代学徒制缺乏“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的管理机制,导致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顾虑,最终影响了校企参与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热情。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对策

(一)完善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双导师队伍的建设是落实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完善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设。对学校来说,其应培养出优质的双师型人才,安排学校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帮助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出具备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在工艺品开发设计的教学中,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结合岗位需求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工艺品开发设计理论知识。对企业来说,也应建立健全的选拔制度,通过企业推荐和学校考核的方式来选拔师傅,最终选拔出具备一定职业资格和工作经验的师傅。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下,学校和企业要注重双导师的培训,要让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都能理解并高度认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自愿、积极地投身其中。

(二)采用校企双元化管理学生

采用现代学徒制来培养工艺品开发设计人才,要对教学实施、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的考核加以改革,要从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出发重新制定相关标准。教学内容要和企业实践相适应,课程设置要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理论知识的传授要能够为学生的工作和实践做好准备。双方应采用校企双元化管理学生,明确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和权利,管理队伍也要分工明确[3]。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要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和学校辅导员共同组成管理队伍,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进行管理,在理论课程教学中,企业师傅也应该适当参与进来,而辅导员应跟随学生一同进入企业,让辅导员成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也应和学生在企业共同实践。为了更好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高校可在学生进入企业培训之前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

(三)创新学徒制改革

在工艺品开发设计的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落实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作用,还应创新学徒制改革。首先,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建设工艺品开发设计的实训基地,将专业技能训练和理论教学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基本技能,为工艺品设计行业提供重要的储备力量。其次,实行双导师制度,让学生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校企合作项目,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完成市场订单,组建项目团队,结合具体的订单来设计项目计划,让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工艺品设计市场,并了解工艺品设计行业的动态需求,从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出发,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4]。学校和企业可以从工艺品开发设计行业背景出发,建立工艺品开发设计工作室,让教师带领学生对外开展设计服务,积极引进各种竞赛项目和企业商业项目,引导学生通过比赛项目、实战演练项目不断提升自己的工艺品开发设计技能和水平,并实现项目化教学。

另外,学校和企业可以推进“工艺品开发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工艺品设计行业的行业动态,要求学生自行筹建项目,完成工艺品的设计制作,并由学校和企业以文创品牌的形式在校园集市、周边街道和展会中售卖,引导学生结合双导师指导来完成工艺品的开发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工艺品设计、生产和售卖的整个过程中,真正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5]。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其运用到工艺品开发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可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和双师共同指导培养出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让学生熟悉工艺品设计开发的理论体系,培养其工艺品设计和创新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学校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办学成本,企业也能甄选任用专业人才,以此实现多方共赢。

猜你喜欢
工艺品双师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两块木头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社会版(五)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