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合力机制探讨

2020-11-24 22:54马国超赵长青
大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生会管理工作思政

马国超,赵长青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济南250031)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师应该注意教育方式和方法,特别要结合现有的网络技术来开展具体教育工作。网络发展给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力,教师应该仔细思考网络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将网络技术引入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密切联系,但目前高校在开展两项教育工作时,多是辅导员老师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而思政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思政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教师的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理念需要创新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老师应该仔细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生活习惯情况等,并为学生制定灵活的管理标准。思政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时,应该积极落实新课改的教育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在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并给学生机会参与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接触较多,且他们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帮助影响是较大的。如果教师能够以身作则,开展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就能够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工作。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在教育教学中也大都依据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展开教育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长久单一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更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思政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完善、创新,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二)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有待完善

在实际的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政教师制定的班级管理规定实施效果往往不佳。教师没有给学生及学生干部机会参与制定班级管理规定,班级管理规定固化,部分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在制定班级纪律和规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的规定过于苛刻和严厉,管理效果不明显。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特别是要让学生做好自我管理,提高学生对思想、学习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开展实际工作。但是现有的学生干部管理制度不够清晰,导致部分学生干部思想松懈,在学生会组织管理工作中发挥了负面的影响。同时,部分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有待考核,管理日常思想汇报也不及时,以致于学生组织管理工作效果不佳。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合理机制构建策略

思政老师和学生干部是班级的重要领导者,也是接触普通学生生活、学习等最多的老师。他们的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细致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班级的管理氛围和学习氛围。因此,高校老师应该积极思考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切实提高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以人为本,邀请学生参与制定人性化的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参与专业实践训练。思政老师应该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邀请学生参与制定相对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大学生在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也会深刻理解每一条管理制度的适用性,进而配合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部分大学生学习落后,如果教师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辅导帮助,该类学生就很有可能在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中产生负面作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并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制度制定时,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的模范作用,并让自我管理能力较强或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班级主要干部,引导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班级学生干部的责任心越强,就越能带动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提高对班级的归属感[1]。教师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督促生活中来,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开展思政主题教育,营造团结向上的学习气氛

教师应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不同专业知识的特点,并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高校学习生涯规划。要想提高高校的学风,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向上的学习气氛。教师在深入学习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后,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理念,将思政与学科教育的思想渗透到课程中,真正做到“育人,育心,育思想”。比如在英语复习课上,教师让学生按照章节对知识进行整理,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对英语知识点所涉及的语法、句型、解题技巧进行复习。学生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学习是有窍门的。教师要把班级引导为学风强的班级,组织“中国梦”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板报设计、歌咏比赛等系列活动,拓宽思政教育载体。还可以以微电影、歌谣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契机,紧跟时代脉络,通过集体学习、座谈会、微型党课等形式学习理论贯彻精神;志愿服务,不求回报,甘于奉献,在助残扶弱、心理帮扶、文化宣传等多个领域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此外,思政教师要坚持开门讲课,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发展的鲜活实践、身边的生动典型,抓住时机、选好载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重视社会责任意识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消费观

思政教师要定期开展消费思想教育工作,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消费问题,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师空谈理论是很难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教学案例,结合学生的生活消费情况,来提高学生对消费的认识[2]。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消费思想行为,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校园贷课件的演示中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消费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师要根据教育内容,合理讲解消费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心理。比如在高额利息的校园贷款的认识学习时,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具体的生活情境内容来建立消费问题解决方法,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陷阱,并正确看待校园贷。在消费课堂教育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网课教育工具让学生加深对消费的认识,并让学生分析如何从自身出发树立健康的消费观。现有的网络教育资源可以让学生充分挖掘现有的消费知识,并搜集校园贷款的素材,开拓自身的消费知识面。消费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学生干部参与进来,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潜在消费问题,并让学生干部及时督促学生走出消费陷阱,不攀比,踏实提高文化本领。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校园贷款陷阱情境来发现消费问题,并着手解决实际的校园贷款问题。教师通过注重消费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消费知识,规避消费风险,并掌握基本的消费技能和方法[4]。

(四)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思想信念,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能力

学生干部的思想观念越坚定,对其周围同学的影响力就越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该为学校学风建设服务,为学校科技创新水平提高而服务,帮助学生为走进社会参与工作做好准备。可以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让大学生干部发挥积极主动作用,要服务于学生群众,带动学生积极了解学生组织,并解决学生群体的实际问题。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校现有的学生会组织建设还应该与现有的网络平台挂钩,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QQ、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培训,让学生干部不断地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并树立远大的理想,用思想理论武装自己,同时,思政教师在培养学生干部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人文主义教育,以每一个学生会部门为阵地,开展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督促学生完成日常学生会职务,创新学生会科技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整个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进而深化高校学生会、社团改革工作,提升学生会、社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推动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5]。

三、结语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忽视的。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合力机制,构建思路,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知识过硬、实践本领较强的技术型专业人才。思政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进行整合,构建更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生会管理工作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