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分析
——基于A大学B学院2019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实证研究

2020-11-24 22:54王慧杰
大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敬业精神用人单位毕业生

王慧杰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210023)

随着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高校教学实践形式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起到积极作用,而且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当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任务中日益凸显。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能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就业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

(一)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一体两面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一体两面、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如果说创新教育是学生内在才能的培养装置,那么创业教育就是让内在能力存活下去的维生装置,二者缺一不可[2]。

(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赛事以及到企业参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以便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改革传统教学制度、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标准,把“填鸭式”知识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3]。

二、综合情况分析

A 大学B 学院2019 届毕业生已毕业一年,本次实证研究面向2019 届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向其所在单位发放问卷120 份,实收116 份,其中有效问卷112 份。参与调查的用人单位的性质,按照统计分析,其中机关比例为2%,事业单位比例为5%,国有企业比例为23%,私营企业比例为70%。

该项实证研究以2019 届毕业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知识水平、综合工作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等层面19项要素构成的问卷作为实施载体,信息整理分析如下: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B 学院毕业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评价普遍较好,4 个问题均在较好以上,其中奉献精神和组织纪律评价最高,好评均高达83%,工作责任好评达80%,道德品质好评达70%。在这4 个调查维度中,用人单位对B 学院毕业生评价都在较好及以上。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水平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B 学院毕业生的知识水平评价较高。其中,专业知识水平、计算机水平、业务工作能力较好及以上评价达到92%,外语水平、对本行业的了解较好及以上评价均为87%。多数用人单位对B 学院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业务工作能力等表示肯定,但对本行业的了解这一维度评价稍低。因此,毕业生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提升对本行业领域的认知,通过选修课、第二课堂、讲座等多种渠道加强对课堂外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工作能力的评价

相较于其他能力,B 学院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较强,好评均在75%以上,但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心理素质的评价稍低,评价一般,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7%、3%、2%。因此,B 学院在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方面,不仅要重点培养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更要加强对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心理素质上重视,也要在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思想教育等方面加强上述三个维度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管理水平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B 学院应届毕业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较好,管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好评占比不足50%,创新能力好评率仅为17%。由此可见,B 学院毕业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肯定,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则有待加强。因此,在人才培养和日常教学中,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毕业生关键综合素质分析

对用人单位进行十项综合素质的调研得出,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关注最高的十项综合素质分别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竞争意识、组织纪律以及适应能力。

其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度排名第一。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应届毕业生运用人际沟通分析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排名可见,用人单位更关注应届毕业生现实可操作性相关的综合素质。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此外,排名第三的是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是用人单位比较重视的。此外,用人单位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工作形势下,应届毕业生需要具备足够的心理成熟度,才能尽快消除本能和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行自我调适,顺利完成工作。此外,用人单位对于应届毕业生的道德品质、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组织纪律、竞争意识、适应能力等主观性较强的能力关注度较高,体现为毕业生的价值观和道德信仰追求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毕业生是否具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能否为企业尽职尽责,对于自我认识与发展空间是否与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等。在最受用人单位关注的综合要素中,B学院应届毕业生的评价较好,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应届毕业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加强这两项能力的提升,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着重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

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分析

根据2019 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以及B 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抽样调查分析结果,本文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推动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就业观念,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宣传,注重创新创业引导;鼓励、指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加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投入,整合、优化创新创业项目,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成立校友创客空间,为在校生提供创新创业资源和商务洽谈交流平台[4]。

(二)重视应届毕业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是应届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校生在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实践能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增加应届毕业生实习机会,积极开展实用型创新创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增强其实操能力,重点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应届毕业生的心理和沟通能力

当今职场竞争激烈,应届毕业生需要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毕业生要结合自我学习能力的特点,充分发挥心理调节能力、沟通能力,在职场尽快调整心态,适应工作环境,专注于事业的建立和开拓,塑造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5]。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背景时代下,进一步提升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在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应届毕业生要充分适应职场环境,调整心态,提升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要具备强烈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加强团队合作,提高竞争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早日适应职场生活,让青春在职场中展现价值。

猜你喜欢
敬业精神用人单位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意识
谈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到分公司任职工龄可连续计算
我爱我的家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